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什麼是債券

債券是發行者為籌集資金髮行的、在約定時間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並在到期時償還本金的一種有價證券。也就是說債券是發行者融資的一種手段,收益也是約定好的。

債券分類

債券的劃分方法很多,隨便一張債券可以歸於許多種類。如:國債998,它可歸於國債,它還是附息債券,它還是長期債券、上市債券,最後,它還可以歸於無擔保債券和公募債券。所以我們對債券的分類要有個概念,不需要你記住全部內容,但是至少要知道有這麼些債券分類,避免進行債券投資時是一無所知的狀態。趕緊讓你的神經元細胞運動起來吧!

按發行主體劃分

政府債券是政府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主要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債。國債因其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而又被稱為“金邊債券”。政府債券的利息享受免稅待遇,而公司或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這些債券的發行均由政府擔保,但不享受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券的利息免稅待遇,其中由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也稱公債或國庫券,其發行債券的目的都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或投資於大型建設項目;而由各級地方政府機構如市、縣、鎮等發行的債券就稱為地方政府債券,其發行目的主要是為地方建設籌集資金,因此都是一些期限較長的債券;在政府債券中還有一類稱為政府保證債券的,它主要是為一些市政項目及公共設施的建設籌集資金而由一些與政府有直接關係的企業。

金融債券是由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在我國目前金融債券主要由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發行。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券。金融債券發行的目的一般是為了籌集長期資金,其利率也一般要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而且持券者需要資金時可以隨時轉讓。

公司債券的發行主體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業發行債券,所以,一般歸類時,公司債券和企業發行的債券合在一起,可直接成為公司(企業)債券。其發行目的是為了籌集長期建設資金。一般都有特定用途。按有關規定,企業要發行債券必須先參加信用評級,級別達到一定標準才可發行。因為企業的資信水平比不上金融機構和政府,所以公司債券的風險相對較大,因而其利率一般也較高。

按償還期限劃分

按償還期限劃分

長期債券,一般說來,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中期債券,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的為中期債券。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下的為短期債券。注:我國企業債券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準有所不同。我國短期企業債券的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的為中期企業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按利率確定方式劃分固定利率債券指在發行時規定利率在整個償還期內不變的債券。浮動利率債券是與固定利率債券相對應的一種債券,它是指發行時規定債券利率隨市場利率定期浮動的債券,其利率通常根據市場基準利率加上一定的利差來確定。浮動利率債券往往是中長期債券。由於利率可以隨市場利率浮動,採取浮動利率債券形式可以有效地規避利率風險。

按利息支付方式劃分


定息債券指在發行時規定利率在整個償還期內不變的債券。浮息債券指發行時規定債券利率隨市場利率定期浮動的債券,也就是說,債券利率在償還期內可以進行變動和調整。零息債券指採用折價的形式發行,到期時發行者以平價買回的債券。按是否可轉換來區分可轉換債券是能按一定條件轉換為其他金融工具的債券,而不可轉換債券就是不能轉化為其他金融工具的債券。可轉換債券一般都是指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債券的持有者可按一定的條件根據自己的意願將持有的債券轉換成股票。


按付息方式劃分貼現債券零息債券附息債券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

按計息方式劃分單利債券複利債券累進利率債券

按債券形態劃分


實物債券(無記名債券)憑證式債券記帳式債券


按募集方式劃分


公募債券私募債券按擔保性質劃分


有擔保債券無擔保債券質押債券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有了股票為什麼還需要債券?

金融市場上既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來進行融資,為什麼還要債券這種金融工具呢?可見債券有他特定的優勢才會存在。

不想讓投資者參與企業的經營和利潤分配

債券的購買者稱為債權人,股票和債券是兩種不同的融資方式。發行股票相當於出售企業的所有權,股票所有者可以要求參與企業的管理和利潤分配。發行債券是向別人借錢,只需要還本付息,債權人沒權利參與企業的經營和利潤分配。所以債券發行是較股票發行更加穩妥、簡單的一種融資方式。

為一些不能發行股票的機構提供融資

有些機構是無法通過發行股票進行融資的,比如政府,非上市公司等。政府為維持自身管理國家的職能,需要資金上的支持,以使政府各部門正常運轉。如果政府的開支超過稅收和其他方面的收入來源,財政上使會出現赤字,政府就要通過借款來籌得額外的資金。這是政府發行公債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一些沒有上市的公司也可能會募集資金進行發展,比如華為在2019年註冊發行兩期總額為6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票據,這也是華為首次在境內發行債券進行融資,有了債券這種金融工具,一些有潛力但沒有發行股票的機構就能順利融資繼續發展了。

國債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

國債可以連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買賣國債的“公開市場業務”來吞吐基礎貨幣,調劑商業銀行的儲備頭寸,影響其信貸能力,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水平,為貨幣政策服務。在很多中央銀行進行貨幣政策調整時,都是通過買賣國債完成的,比如美聯儲通過賣出國債來達到加息的效果。

債券收益率和價格有什麼關係

先了解幾個概念

債券面值指設定的票面價值,代表發行人承諾於未來某一特定日期償付給債券持有人的金額,這個值是固定不變的。

債券發行價格是發行公司(或其承銷商、代理機構)發行債券時所使用的價格,亦即投資者向發行公司認購買其所發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發行價格和債券面值通常相等,但是也有不相等的情況。債券發行價格與債券面值相同稱為平價發行,債券發行價格高於債券面值稱為溢價發行,債券發行價格低於債券的債券面值稱為折價發行。

交易價格,債券發行以後且未期這段時間進行買賣交易的價格。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係、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

票面利率是指發行債券時規定應付的並直接印刷在債券票面上的利率,表示每年應付的利息額與債券面值之比。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證券發行人的籌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是證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的情況和對市場條件分析決定的。債券的付息方式是指發行人在債券的有效期間內,向債券持有者分批支付利息的方式,債券的付息方式也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到期收益率 (Yield To Maturity,簡稱YTM),又稱滿期收益率、到期殖利率(簡稱為殖利率),到期收益率不是約定利率,而是通過複雜計算後對收益衡量的標,指投資者持有某一債券或其他定息證券至到期日,並假定其本金與利息都按時支付時,以買入價格計算的內部收益率。[1]按照到期收益率對債券未來所有的現金流量(包括利息和本金)進行折現,所得到的現值與買入價格相等,即滿足以下等式: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其中,C為按票面利率每年支付的利息,r為到期收益率,,Pv為債券當前市場價格,n為債券償還年限,F為債券面值。舉例說明:如果票面金額為1000元的兩年期債券,第一年支付60元利息,第二年支付50元利息,現在的市場價格為950元,求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為多少?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到期收益率是衡量兩個債券優劣的指標,一般來說,到期收益率越高,說明債券的收益會越高。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債券價格受什麼影響

債券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價格肯定會上下波動,那影響債券交易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呢?第一個就是市場利率,當利率上升時,債券交易交易價格就會下跌,因為利率上升時, 同規格的新發行的債券收益會升高,導致已經發行的債券需求減少,因為大家都不買已經發行了的債券了,已經發行的債券的價格就會降低,直到降到收益和新發行的債券收益持平的價格為止。第二個就是債券信用降低,如果債券發行方的信用出現問題,比如出現了違約現象,或是有可能出現違約,那麼此債券的購買力就會下降,價格自然下跌。

債券收益率倒掛

債券收益率倒掛是指,長期收益率水平低於中短期收益率水平的現象(正常情況是長期收益率高於中短期收益率),這個信號通常被認為是未來經濟衰退的最佳預測因素。舊金山聯儲的研究顯示,在過去60年中,每次美國經濟衰退前,收益率曲線都出現了倒掛。

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的世紀以來,我國證券市場取得了巨大發展,發行主體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張,債券種類不斷豐富,成為我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整個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與經濟金融發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還有不少問題需要研究解決,債券市場仍需要大力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