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問題解讀:

1、“92年生人,年入大概15萬左右,座標帝都非土著,為了35歲前能在帝都買個窩。只知道一丟丟金融常識。如何開始理財?”

解讀:題主25歲,剛畢業,工作在北京,理財小白。目前年入15萬左右,離35歲還有10年,為了實現買房的目標希望從現在開始理財。

2、“說年齡與個人情況的原因是,不同情況的需求不一樣啊!!20、40、60的人理財需求完全不一樣啊!!20歲單身的人把錢全賠了也無所謂啊!”

解讀:題主認為20歲階段的抗風險能力較強,想要得到這個年齡段相對應的定製化理財方案,不想要萬金油的套路。

3、 “貨幣基金、股票、P2P、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等等如何配置?穩健性投資和積極性投資比例如何分配?”

解讀:題主問題的核心是如何通過有效的資產配置,達到資產增值的目的。


策略分析:

先上一張美國經濟學家F·莫迪利安尼和R·布倫貝格、A·安東共同提出來的《生命週期假說圖》,來進行全局分析。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從圖中展示的生命週期可以看出,題主在20歲階段就有了積極理財以應對中年置產和家庭壓力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先為題主點個贊。


一般來說,一個努力工作積極向上的年輕人,從畢業一直到中年,收入是會向上增長的,而不是一成不變。題主不需要抱著“就算房價一直不上漲,我10年也攢不到首付啊!!!”這種悲觀的想法呀~~


一般來說,個人理財,從開源節流起步,向投資進階,以保險養老收尾,而投資期間要注意控制風險保障收益


鑑於題主的情況,那麼我們簡要講開源節流,投資部分重點介紹“基金定投“,深入講理財投資的資產配置。


那麼,我們就從

開源節流、基金定投、資產配置這三個方面——開始答題咯:


一、開源節流:在薪水是唯一來源的階段,職業發展可能是最重要的收入增長點。

正如樓上Alex所說:“一個簡單的理財問題,卻引起了一場關於投資自己、投資理財關係的熱議。“其實是殊途同歸,目標都是為了實現財富增值。


1、關於開源

對於這個目標而言,剛畢業的這個階段,投資的本金不高,職業收入增長可能會遠高於理財投資的增值效果


所以,年輕階段通過職業發展開源、增加收入依然是最有效的,也應該是投入精力最多的地方。理財投資的適當增值保值效果,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佔用太多精力。


像《富爸爸窮爸爸》中所說的增加被動收入,僱傭他人讓錢為你工作,目前對題主而言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所以,努力工作,提高專業/管理能力,提高職業收入吧


2、關於節流

針對年輕單身階段的節流,有兩派截然相反的觀點:


  • 存錢一派

這一派的觀點大家都很熟悉:錢是省出來的。節儉是一種習慣,不斷買買買只會債臺高築。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存錢、記賬、支配開銷等一套流程。


  • 花錢一派

這一派認為,年輕單身階段花100塊錢買來的快樂,遠大於中年階段花100塊錢所買來的快樂。中年結婚置業所需費用動輒百萬,年輕階段省這麼點錢也是毛毛雨無濟於事,況且將來能否存錢還和另一半的理財觀有很大的關係,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應該及時花掉,別存錢。


兩派觀點孰優孰劣,難有定論,大約只能得出個老套的結論,不要亂花錢,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二、投資新手:貨幣基金+基金定投

針對題主的情況,平常工作,花在理財投資上的時間少,估計是沒多少時間盯著K線研究單個股票的。因此可以

配置一部分資金分配到像貨幣基金這種固定收益、流動性高的投資品種。另外,上班白領時間有限,每月有固定工資剩餘,有長期投資計劃,基金定投是一個相對比較理想的選擇


那麼,什麼是基金定投,為什麼推薦基金定投,具體有怎樣的實操建議呢?


基金定投是指開放式基金的定期定額申購。
即:投資者委託基金銷售機構,由受託機構在每月約定時間從投資者指定的資金賬戶上自動完成約定金額的扣款,自動申購約定基金產品的一種長期投資方式。
關鍵詞:約定時間+約定金額+約定基金+自動完成 優勢:分批買入,攤平成本,無需擇時,方便省心,紀律儲蓄、適合上班族利用工資盈餘每月定投。


為什麼具有這些優勢,和定投的原理有關。定投是在不同的時點按期投入,在下跌市中,每次的扣款金額可以買入更多的基金份額,平均成本也將隨之降低,在時間上最大限度地分散了風險。


舉個例子,你從每個月工資盈餘500元購買基金定投。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從上面的表可以看到,第一個月基金淨值1元,你可以買入500份;到了第5個月的時候,你的收益達到了167元。而如果你在第一個月就把這2500元一次性投入,到了第5個月你的收益為零。這就是分批買入和一次性買入的差距,通過定投把買入成本攤低了。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A股市場牛短熊長、結構機會豐富,所以很適合定投。在熊市攤低買入成本,等待股市強勢反彈或牛市,獲得收益。


關於什麼時候取出(贖回),一般會設個止盈線,例如百分之十、二十、三十,達到止盈點的時候自動取出,賺取到相應收益,同時還有零存整取的效果。


所以,定投一般需要堅持長期投資,讓小白避開“追漲殺跌”的誤區和 “跟風投資”的怪圈。關於基金定投想要更詳細的瞭解,例如“微笑曲線“等知識,可以參看:「基金定投是一種適合學生和懶人的理財方式」是一種輿論導向還是很不錯的理財方式?


那麼,具體有怎樣的操作建議呢?


1、選擇基金

基金也分很多種,比較推薦小白們購買跟蹤大盤的指數型股票基金,指數漲了就是賺錢,簡單有效,不用去尋找“最牛基金經理”和“最牛基金”。


騰訊研究院首席專家劉明軍在騰訊理財通VIP財富私享會也提出了指數投資的四大優勢: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同時他還給出了組合投資的建議:

——指數組合投資。即通過不同資產的組合,降低投資風險,獲得穩健收益。例如:滬深300 20%+中證500 20%+恆生指數20%+納斯達克指數20%+黃金10%+債券10%,17年初到11月,收益可達17.48%。這樣全方位的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風險,使得資產波動較小。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具體參看:騰訊劉明軍:我為什麼建議投資指數基金?)


當然,這個組合也是可以做調整的,如果上班族時間有限,也可以重點跟國內的指數基金或EFT基金,例如滬深300指數,其跟蹤中國300只具行業代表性的股票走勢,所以走勢與上證指數十分接近。


如果有精力再配置跟蹤香港股市的恆生指數或美國股市的納斯達克/標普500的基金,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市場,近年來經濟勢頭不錯,所以也值得一跟。


關於資產組合,有進一步想了解的同學可以看美國經濟學家哈里·馬科維茨的資產組合MTP理論。


2、確定定投資金和時機

題主月薪1萬+,一般定投金額比例在每個月結餘的30%-50%左右比較合適,所以預計每月定投資金在2000-4000左右較為適宜。


關於投入時機,如上所述,無需擇時。但是也有進一步去強化基金定投【通過分批買入,低位時增加持有份額,攤低單位均價來獲利】這一優勢的,方法就是設定一個大致合理的估值點,

高於估值減少投入金額,低於估值就加碼買入,進一步攤低單位持倉成本,最後在牛市賣出獲利。具體方法略複雜,這裡不詳細展開。


總體來說,定投不同於炒股,更多的是看長線。因此,不要奢求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


三、投資進階:理財投資的資產配置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首先,我們通過上圖對各項資產的風險和回報有一個整體的瞭解。


然後,介紹一個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也即4321法則: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這個4321資產配置法則的數字代表佔比,即40%作為保本升值的錢投資固收類理財產品;30%投資股票和基金;20%用於意外重疾保障;最後10%用於短期消費。


這套配置主要適用於家庭理財投資,不過,畢竟不同的家庭,其經濟狀況都不盡相同,對題主目前尚未建立家庭的階段而言,僅具備參考價值。


鑑於題主認為自己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那麼股票作為一種收益高、風險也高的資產,對於一個長期持有的組合而言,在貨幣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等相對穩健的投資基礎上,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投資組合中,根據風險承受力從高到低,股票配置比例也會由高至低。


當然,股市變換莫測,大家都追求低買高賣,精準把握出入場時機比“接住天上撒下的一把飛刀還難”。所以具體如何操作多少本書也說不清楚,只能說對新手而言,建議不炒短線,在較長的一個時間段裡,買強勢行業的強勢個股是其中買股票的思路之一。或者不投個股,直接選擇專業機構代理,選擇優質股票基金進行投資,例如實力強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和業績穩定突出的基金經理。歷史證明,長期持有優質的主動基金,不需要太擇時和做波段,最後大多有著不錯的收益回報。

年收入 15 萬元左右的人如何理財?


綜上所述,鑑於題主的自身情況,主要精力在職場發展、有很強抗風險能力、一年可投入理財的錢在七八萬、有長期投資的想法,那麼題主近些年可以在貨幣基金上保留部分流動資金,以指數基金+主動基金定投為主,搏取較高收益,通過幾年職業發展和理財投資,實現中年置業的奮鬥目標。


具體投到哪些產品上呢?我們身為官方機構號,不便提供具體某支基金/股票的建議,但是可以給出大概的投資比例參考~


1、絕大部分精力投入職業發展,在一線城市拼搏又在年輕階段,提高職業收入是關鍵,這也是理財投資的本金來源。

2、20%-30%,穩健性理財,配置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或者固收理財,低風險低收益流動性好,保值的同時滿足日常流動性資金需求。

3、20%-30%,定投指數基金,中等風險回報,如國內滬深300指數基金或ETF聯接基金或指數組合投資等。

4、30%-40%,主動性基金作為核心配置,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搏取較高收益具有較高風險,注意選擇優秀基金。

以上兩種基金建議採用每月定投的方式,做好3-8年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設定好止盈點,耐心等待市場上升獲利。佔用精力少,也有零存整取的效果。如果發展順利,題主中年置業首付可能主要就靠職業收入的本金+基金定投賺取的收益了。

5、股票/P2P,目前不建議題主投資,股市變幻莫測,P2P水很深,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不太適合題主。如果特別想炒股試試,建議新手不炒短線在較長的一個時間段裡,買強勢行業的強勢個股是其中買股票的思路之一。這塊還得友情提示:投資有風險,不要盲目跟風。


以上,就是我們給出的參考,如果覺得有用,期待點個贊喲~~


最後,祝各位發展得棒棒噠~~


Ps.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以上僅供個人參考,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