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作為一名常年在外漂泊的人,在每回返家的路上,心中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賀知章的這首詩。這些年來,歲月像流星般在我們的青春劃過,身邊的工作換了一份又一份,周圍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熟悉的地方轉眼之間就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記憶的空間,熟悉的面孔也慢慢的轉變成新的陌生感。

但這樣循環的生活,你無法去改變,就像多年後你誦讀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時,心中那種辛酸和無奈還是依舊佔據了你的情緒。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當我們一次次的感慨歲月不饒人的時候,時間也無形的偷走我們的記憶和身邊的一切。但時間的這種殘酷性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只不過,同樣的起跑線,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終點。

而當我看見《歲月神偷》這部電影時,我承認被那平淡卻富有衝擊力的劇情所感動了。這部上映於2010年的香港電影,讓我看到了香港電影另外的一面,原來港片也沒有子彈,沒有江湖情,也可以沒有黑社會犯罪。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歲月這個神偷,不知不覺的把我們身邊的事物偷偷的換取更新,然後讓我們不知不覺的成長。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1

《歲月神偷》的導演是羅啟銳,電影根據導演童年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所以影片中插入了以羅進二為第一人稱自白,用孩童最純粹的眼光給我們展示了生活在永字號的群眾生活面貌和自己家中經歷的變故。

影片故事發生的背景是1960時局動盪不安的香港,底層人民在英國殖民的統治下,生活無比艱辛。英國警察時常收取保護費用,醫院也以利益為基礎,對生命冷漠。在生活和醫療上都存在著壓榨,這對於香港的底層人民來說,此時的香港,是他們水深火熱的地方。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但即便如此,生活在永利街的群眾,卻一片和睦的現象。而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也就在於有著最真實而熱烈的情感。

羅先生鞋藝精湛,是永字號街的做鞋能手,羅媽媽口齒伶俐,是賣鞋的一把好手。大兒子是學校的精英分子,小兒子是弄鬼掉猴的學校差生。這樣互補的一家四口就這樣的生活在其樂融融的永字號街上。

那種鄰里情。父子情和兄弟情,以及各個羅進二與富家女之間的愛情,讓這個早已破爛不堪的小巷裡卻到處一片其樂融融的氛圍。所以,在這種氛圍中,導演也在告訴我們:物質的貧窮並不是人們痛苦的根源人的幸福感源自於內心。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而電影中的原始民房建築和傳統節日出現在熒幕上,我看到了香港電影最真實的另外一面,這裡麵包含著中國人對於根的理解懷念。因為,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每個中國人都在尋找那種歸屬感。而這讓我想起艾青的那句詩:

為什麼我的眼睛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導演用了細節的描寫,將當時每一箇中國人深藏在內心的那種愛國情懷給展示了出來。所以,這部電影講的不僅僅是亂世之中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它還間接的表露了香港底層人民的精神面貌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歲月神偷故事的時間跨度到現在已經接近60年之久,而羅家的四口,便是導演羅啟銳對於自身童年時光的那種懷念。對於童年事情的懷念,對於過去人的懷念,對於童年時光的懷念,這些成了導演羅啟銳無法抹去的記憶,所以才有《歲月神偷》的誕生。

2

災難來臨的時候。

羅媽媽說:生活就是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

羅爸爸說:最重要的是保住個頂啊!

母親的身上總是有樂觀的一面,父親則是一心保護這個家的完整性。而這,導演已經將過去中國香港的精神給展現了出來。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影片所展示的是安靜平和的情緒,但父親責罵羅進一的成績退步,在這裡開始,電影的悲劇戲份逐漸被呈現在屏幕。

颱風,時局更加動盪不安,羅進一病情的逐步加重,讓這個本來就苟延殘喘的家庭一下子變得支離破碎。

而在這所有的過程中,羅家夫婦兩個人始終保持著一種堅強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導演沒有可以把那種悲傷給放大,而是藉助了羅家夫婦,把當時的底層人民的真正的香港精神所表現出來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生活的磨難,歲月的無情。促進了羅進二的成長。歲月逐漸偷走了他身邊重要的東西,從玩具到哥哥和父親的生命,到最後也偷走了他的調皮搗蛋和童年要做宇航員的夢想。

而在這之中,我們得到了成熟,褪去了幼稚。但,我們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在得失之間,我們無法去衡量他們的價值。因為我們當下擁有的,也是即將要失去的,也許,這也是我們成長之中得到最痛的領悟。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3

《歲月神偷》這部電影的名字很有趣。神偷代表著“作案”手段的高明,而歲月這個神偷正在明目張膽得帶走我們有價值的東西。

是心中所擁有的物質財富?還是逐漸衰老的生命?不,前者是身外之物,後者是自然的規則。

那時間真正帶走了什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作為在2010年上映的,最有味道的香港電影。《歲月神偷》也在反應傳統的香港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正在慢慢的流失。所以,時間真正帶走的是精神,我們原來真正一份純樸和真實的精神。

就像電影中所發生的故事一樣。即便是生活在特殊的時期的情況下,永利街的群眾卻有著樂觀向上的精神。特別是羅家夫婦,面對生活的重重打擊,他們還是勇敢樂觀的面對所有挑戰。不抱怨,不過度的悲傷,只是一起默默的攙扶然後走下去,這樣的精神是最可貴也是當下的時代所缺乏的。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在亂世的時候,群眾的總體精神是壓抑卻生長的,而盛世的時候,卻是浮躁且倒退的。看著《歲月神偷》,反思著當下的時代。隨著時代的轉變,我們的物質水平在日益的提升,但是浮躁和空虛卻成為了當代的大多數人生活的標籤。當人們邁著前進的步伐一起奔向物質的懷裡時,也漸漸的把原來那份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真實的情感給弄丟了。

“我渴望自由,如那身伴飛翔的青鳥”。新的時代,困難有時猶如颱風般的雨點打來,我們渴望自由,但卻做不到像青鳥那樣的飛翔,但能夠做的是保住自己內心原來的那份精神不被遺棄。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而導演對這種精神的重拾也是持樂觀的態度,就像多年以後,《歲月神偷》這樣的電影能夠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也代表著流失的那份香港精神,正在慢慢的重塑起來。就像羅爸爸在羅進一的墳墓下種下的那顆樹苗在慢慢的長大,弟弟羅進二逐漸成長為哥哥羅進一的樣子卻有著健康的體魄。這也說明,那份精神得到了健康的成長和繼承。

《歲月神偷》上映後,獲得了眾多獎項和極好的口碑。在那平淡柔和的劇情裡,卻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這也說明,人們對於那份精神秉持著積極的態度。

豆瓣8.7,《歲月神偷》:讓我們再一次的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原味

因為,生活在壓力如此巨大的時代,還是需要有那份原始的精神作為我們的支撐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