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這位教授的腦子“進水了”!


前天,看到一個視頻,某大學教授,圓臉,紅光滿面,吐字清晰,邏輯性很強,講了一段話,我感到十分氣憤,總覺得他說的觀點有點以偏概全,把富人捧到了天上,而把窮人貶低得一文不值,我把他的觀點對很多人談了,有高級知識分子,也有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朋友,他們都說該教授的觀點有點片面。

那麼,作為一名高校的教授,難道弱智到還不如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嗎?無論如何,我也不敢相信,根據我的推斷,這位教授說這段話可以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充當了富人的代言人,而是從頭頂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從上面倒進了一大桶水,有意讓腦子進水,目的只有一個:想出出名,當個捱罵的網紅,即便捱罵也舒服,也算沒白活一世……

他說了四個意思:

窮人沒有人格尊嚴,只有富人才會有人格尊嚴,因為富人愛面子。

窮人不能幫助人,只有富人才能幫助人,因為富人才有幫助別人的條件,而窮人則沒有。

富人有了錢之後,最大的罪惡無非是“飽暖思淫慾”,而窮人為了錢可以殺人越禍。證據是:很多窮人的兄弟姐妹反目為仇都是因為錢財而引起的。所以,富人對社會的危害遠遠不如窮人對社會的危害大。如果他從這兩者選擇的話,他寧可選擇“飽暖思淫慾”的富人,而不選擇“殺人越禍”的窮人。

富人做事有底線,但窮人做事沒有底線

我個人認為這位教授的觀點是片面的,富人之間有好壞之分,窮人中也有好壞之分。這種絕對化的觀點和結論是十分荒謬的,也是十分錯誤的,這種錯誤觀點若大行其道,那麼,富人與窮人之間就會形成兩個對立的階層,對社會的危害極大。下面,我們逐條分析:

1 富人有人格尊嚴,而窮人卻沒有人格尊嚴

我的觀點是:無論窮人和富人都有人格尊嚴。不但富人愛面子,窮人也愛面子。

我國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比如: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農民朋友或城市的底層民眾都能自覺帶口罩,就是他們有人格尊嚴。而一個從澳大利亞回國的富人婦女,不戴口罩在小區內跑步,這位從外國歸來的富人,卻不要面子,不要自己的尊嚴,成了被輿論的對象。

再比如:在疫情初期,多數富人都紛紛捐款,但總會有個別富得流油的富人,無論怎麼輿論,也不捐款,他們寧可不要尊嚴,也根毛不拔。

2窮人不能幫助人,只有富人才能幫助人,因為富人才有幫助別人的條件,而窮人則沒有。

我的觀點是: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不管富人還是窮人,只要樂於助人,都能幫助人。

在疫情防控期間,像馬雲、曹德旺等無數知名民營企業家都為災區紛紛捐款了,這是對社會的幫助;而在災區,那些無私奉獻的護士,他們並不富裕;那些為他們搞後勤服務的農民兄弟,食堂裡的打工仔、賣外賣的小哥、藥店服務員、賣青菜的、賣日用品的……雖然他們不是富人,是窮人,但是,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醫生和護士們提供生活的保障,為市民提供日用品的供應,這難道不是幫助嗎?

3富人有了錢之後,最大的罪惡無非是“飽暖思淫慾”,而窮人為了錢可以殺人越禍。

我的觀點是:飽暖思淫慾的,不管窮人還是富人都有,因為我國已經解決了溫飽;殺人越禍的,有窮人,也有富人,差別是窮人中或許多一點。

4 富人做事有底線,窮人做事沒有底線。

我的觀點是:無論窮人還是富人,絕大多數人都有底線,沒有底線的只是少數人,與窮人富人沒有關係。

比如:自從《方方日記》出現後,贊成方方的多數是底層民眾,因為方方替他們發聲,所以,贊成她的人在評論時都很有理性,實用的是文明用語。他們這些窮人很有底線;但是,反對方方中有一部分不是窮人,而是富人,他們有的用侮辱、謾罵和惡毒的語言怒對方方,這部分富人就毫無底線可言了。

再比如:許可馨由於辱華言論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了,她說話就沒有底線,她可是富人呀!

再比如:教授你,你的這些言論完全與事實不相符合,把窮人貶低得一文不值了,你是教授,不能算窮人吧!但你這個富人說話就一點底線都沒有啊!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不倒翁 2020,4,6

前天,看到一個視頻,某大學教授,圓臉,紅光滿面,吐字清晰,邏輯性很強,講了一段話,我感到十分氣憤,總覺得他說的觀點有點以偏概全,把富人捧到了天上,而把窮人貶低得一文不值,我把他的觀點對很多人談了,有高級知識分子,也有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朋友,他們都說該教授的觀點有點片面。

那麼,作為一名高校的教授,難道智商和情商到還不如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嗎?無論如何,我也不敢相信,根據我的推斷,這位教授說這段話可以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充當了富人的代言人,而是從頭頂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從上面倒進了一大桶水,有意讓腦子進水,目的只有一個:想出出名,當個捱罵的網紅,即便捱罵也舒服,也算沒白活一世……

他說了四個意思:

窮人沒有人格尊嚴,只有富人才會有人格尊嚴,因為富人愛面子。

窮人不能幫助人,只有富人才能幫助人,因為富人才有幫助別人的條件,而窮人則沒有。

富人有了錢之後,最大的罪惡無非是“飽暖思淫慾”,而窮人為了錢可以殺人越禍。證據是:很多窮人的兄弟姐妹反目為仇都是因為錢財而引起的。所以,富人對社會的危害遠遠不如窮人對社會的危害大。如果他從這兩者選擇的話,他寧可選擇“飽暖思淫慾”的富人,而不選擇“殺人越禍”的窮人。

富人做事有底線,但窮人做事沒有底線

我個人認為這位教授的觀點是片面的,富人之間有好壞之分,窮人中也有好壞之分。這種絕對化的觀點和結論是十分荒謬的,也是十分錯誤的,這種錯誤觀點若大行其道,那麼,富人與窮人之間就會形成兩個對立的階層,對社會的危害極大。下面,我們逐條分析:

1 富人有人格尊嚴,而窮人卻沒有人格尊嚴

我的觀點是:無論窮人和富人都有人格尊嚴。不但富人愛面子,窮人也愛面子。

我國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比如: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農民朋友或城市的底層民眾都能自覺戴

我懷疑這位教授的腦子“進水了”!

口罩,就是他們有人格尊嚴。而一個從澳大利亞回國的富人婦女,不戴口罩在小區內跑步,這位從外國歸來的富人,卻不要面子,不要自己的尊嚴,成了被輿論的對象。

再比如:在疫情初期,多數富人都紛紛捐款,但總會有個別富得流油的富人,無論怎麼輿論,也不捐款,他們寧可不要尊嚴,也根毛不拔。

2窮人不能幫助人,只有富人才能幫助人,因為富人才有幫助別人的條件,而窮人則沒有。

我的觀點是: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不管富人還是窮人,只要樂於助人,都能幫助人。

在疫情防控期間,像馬雲、曹德旺等無數知名民營企業家都為災區紛紛捐款了,這是對社會的幫助;而在災區,那些無私奉獻的護士,他們並不富裕;那些為他們搞後勤服務的農民兄弟,食堂裡的打工仔、賣外賣的小哥、藥店服務員、賣青菜的、賣日用品的……雖然他們不是富人,是窮人,但是,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醫生和護士們提供生活的保障,為市民提供日用品的供應,這難道不是幫助嗎?

3富人有了錢之後,最大的罪惡無非是“飽暖思淫慾”,而窮人為了錢可以殺人越禍。

我的觀點是:飽暖思淫慾的,不管窮人還是富人都有,因為我國已經解決了溫飽;殺人越禍的,有窮人,也有富人,差別是窮人中或許多一點。

4 富人做事有底線,窮人做事沒有底線。

我的觀點是:無論窮人還是富人,絕大多數人都有底線,沒有底線的只是少數人,與窮人富人沒有關係。

比如:自從《方方日記》出現後,贊成方方的多數是底層民眾,因為方方替他們發聲,所以,贊成她的人在評論時都很有理性,實用的是文明用語。他們這些窮人很有底線;但是,反對方方中有一部分不是窮人,而是富人,他們有的用侮辱、謾罵和惡毒的語言怒對方方,這部分富人就毫無底線可言了。

再比如:許可馨由於辱華言論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了,她說話就沒有底線,她可是富人呀!

再比如:教授你,你的這些言論完全與事實不相符合,把窮人貶低得一文不值了,你是教授,不能算窮人吧!但你這個富人說話就一點底線都沒有啊!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不倒翁 2020,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