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說起流浪地球,我們知道它現在很牛逼,除卻逆襲史,除卻它的票房,它的厲害在於它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它帶給中國的是科幻電影的崛起。

以前我們說科幻,說科幻電影,更多的是在好萊塢裡面找安慰,漫威裡的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等超級英雄是我們對於科幻電影的認識,他們就像一個標誌,打開了我們對於科幻電影幻想的大門,它從個人安危上升至國家安危,甚至將視角安置在宇宙這個大範圍內。

而大火全網的《流浪地球》又到底是憑藉什麼火起來的呢?

毋庸置疑的是它同大多數科幻電影一樣,營造了宇宙、災難這樣一個大話題,然而它區別於其他科幻大片的又是其貫穿於整部電影裡的煙火氣。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科幻其實就是生活的映像

作為普通人,我們很難準確的形容出某些道具佈景究竟好或者不好在哪裡。但我們總能通過知覺來判斷出哪個更能給人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在整部影片中,無論是友情、情親亦或是愛情最終都幻化為人情,而人情便是現實生活的臍帶,不斷的給予生活新的活力,點燃生活的溫度。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地下城裡,到處都是生活的影子,烤串、舞獅、麻將、王府井、北京交通委……處處都是生活,就好似這原本就是一部紀實片,只是加入了我們對於未來的幻想,而我們再也不是未來世界的旁觀者,我們——成為了這部影片中的一員。

無論世界怎樣變換,好好生活才是交與未來手中最好的答卷

置身於茫茫宇宙中,我們不再強大,我們對未來生活會害怕,會擔憂,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科幻災難片屢屢獲得超高話題度的原因。

但《流浪地球》卻告訴我們,好好生活並滿懷期待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代。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我們要學會好好生活,好好吃飯、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好好愛惜自己

作家梁文道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大禪師,日日修行,也沒什麼別的嗜好,唯獨喜歡甜食。

在他病重的時候,弟子們從各地趕來探望,當然也不忘帶一些果子送給恩師,好讓他在圓寂前嘗一嘗。終於到了快要坐化的那一刻了,老禪師端坐席上,相貌平和。然後,他拿起了一塊甜餅,放進口中,有點艱難地慢慢咀嚼。吃罷,他微微啟唇,好像要說點什麼,於是弟子們統統緊張地緊聚過去,心想師父要做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開示了,非得好好聽清楚不可。老禪師終於說話了,他只說了兩個字:"好吃!"然後就斷了氣。

一個人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心中想的還是適才甜品的滋味,留下的遺言是對那塊甜品的讚美。

這才是對生活的認真對待,對生命的尊重。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只有好好生活,我們才有面對未來的底氣。

好好生活,就算一個人,一座城,也要好好吃飯,也要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一碗熱粥,一道涼菜,拌上你愛的45°飯空辣醬,一口粥,一口菜,這才是生活的味道,簡單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