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反彈機會,最熱板塊看到最後!

把握反彈機會,最熱板塊看到最後!

A股全天高開高走,創業板指、深成指漲逾3%,滬指漲約2%。午後油氣、券商、新能源汽車等拉昇,數字貨幣概念繼續領漲,題材概念全線飄紅。兩市下跌個股不足百家,漲停150餘家,市場做多氛圍濃厚,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超140億元,文末有彩蛋。


  盤面上看,工信部進一步放寬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門檻,新能源汽車概念午後拉昇,奧特佳、深科技(漲停;券商股午後繼續活躍,天風證券拉昇漲停;油氣採掘概念活躍,中曼石油拉昇觸板;全天看,數字貨幣概念單邊大漲,板塊整體漲逾7%,四方精創 智度股份 、海聯金匯等十餘股封板;農業種植板塊走強,新賽股份、金健米業等多股封板。盤面大的方向其實就是疫清邏輯:


呼吸機:

今天航天長峰和和佳醫療兩個,但是後排已經沒有什麼跟風了。

看看,目送。


大米白糖(泛消費概念)

中午說過,今天農業部其實說過:我們不缺糧食。

就和我上週說的一樣的。

但是大家就是願意衝著勢頭去炒。

當然主線邏輯估計還是:擴大內需,泛消費方向。

因為擴大內需太廣,所以市場上週炒過汽車,後面就主攻吃的

金健米業和京糧控股代表的大米;

華資實業代表的白糖;

克迪乳業代表的奶粉;

大湖股份和中水漁業代表的水產品;

加加食品代表的醬油。


其實,這個擴大內需並不是今天因為疫清才提,這個邏輯,從2018年開始貿易摩擦之後,在出口相對疲軟之後,就開始提了。

而類似恆順醋業、海天味業這些大消費的中線品種,其實也是一路穿越牛熊新高的。

去年9月,我就寫過這樣一篇文章,裡面給過的不少類似標的,從去年那會到現在,拿著,也都是賺的。


衛星:

今天衛星漲了,新聞上是發北斗衛星的刺激。

有人後臺問,之前我推衛星的中線邏輯還在嗎?

我記得我推是2月。

這裡總體邏輯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硬了。

如果今天進去,建議還是快進快出吧。


大科技:

大科技總的上週以通富微電這批代表的,還是以超跌反彈看。

但是這當中也是需要區分。

光刻總體後面還是有一定的機會,然後類似臺基股份這種,今年年後補漲起來的,應該還是會有機會。


5G更別說了,零散的機會一定有,但是適合大跌低吸,不太適合漲了幾天去追。


碼字不易,請多關注筆者。想學習方法炒股,充實知識的朋友,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解決選股思路,提高買賣點的把握,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日日紅漲(ID:gdcq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