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您的企業萬無一失 l 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隨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政策調整,高企申報、材料評審、後期審查等環節趨於規範化,很多企業在準備高企申報材料的過程中仍在知識產權、領域選擇、科技人員、研發費用與高新收入、創新能力評價、申報材料準備方面存在困難,接下來請隨著本篇文章對上述難點進行逐一梳理。

一、知識產權準備

知識產權不僅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八大必要件之一,同時在創新能力打分中佔30分,所以知識產權情況與申報成功率息息相關。與知識產權的幾點建議及注意事項如下:

1、評分指標

在對企業進行創新能力評價時,需對知識產權的技術先進程度、技術核心支持作用、知識產權數量、獲得方式進行打分,根據打分標準,Ⅰ類知識產權打分遠高於Ⅱ類知識產權。建議企業首選申報Ⅰ類知識產權,如果沒有Ⅰ類知識產權且科技成果轉化、成長性較差的,建議申報10項以上Ⅱ類知識產權。

2、準備時間

近年專利審核時間較以往延長且有不通過情況,建議企業申報高企前要做好時間規劃,儘早申報以防申報時專利未授權。即使申請專利在申報當年拿不到授權,在下年認定或者後三年重新認定申報時也可用。

3、所有權

知識產權所有權人,必須是企業本身。如果企業沒有自有知識產權、自主申報來不及,可查找並轉讓核心專利。如果企業在獲得知識產權授權之後更名,其知識產權也要進行變更,保持與企業名稱一致。

4、加分項

有條件的企業可爭取知識產權加分項,但是相關標準、方法和技術規範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認證認可才能享受加分。

無論是高企申報前還是成功認定後,或企業是否為高企,知識產權無不發揮著重要而具體的作用,所以建議企業加強在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以,同時有條件的企業可進行申報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知識產權貫標、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單位、專利獎等,提升企業的軟實力。目前,知識產權示範單位,知識產權貫標等有政府專項補貼!

二、企業生產領域選擇

根據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範圍,判斷企業所進行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活動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符合重點支持方向。

1.2016年國家四部委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了較大調整,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很好,但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

2.另外研發項目既要結合企業實際體現行業的先進性,在技術材料的編制過程中也要注意與領域的契合。往年專家評審時都會否定一部分企業的低水平研發項目或編造的不切實際的前沿高端項目,與之對應的研發費用、成果轉化也被剔除,危及申報結果。

三、科研人員數量

政策要求“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新的管理辦法去掉了大專以上學歷要求,但是從科技人員的定義來看仍需要相關技術領域專業背景或工作經驗。人員部分作為稅務審核的重點之一,建議企業規範人員管理,將工作做到位,尤其是規模大的企業,不可兒戲。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新的申報系統,需要上傳企業研發人員的社保彙總材料。

四、研發費用與高新收入的比例

1、比例要求

研發費用按銷售收入規模分別滿足不低於3%、4%、5%的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滿足不低於60%的比例。關於比例需要注意研發費用是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是佔總收入的比例。部分企業,符合技術合同登記要求的,建議做技術合同登記!

2、規範核算

企業在高企認定申報前,除了確保研發費用比例達標外,還要規範研發費用核算。在研發項目立項時在賬內單列研發費用,核算各研發項目的明細科目費用,以此作為研發費用專項審計的依據,並留存以備稅務核查。部分地市目前認可輔助賬,建議企業和地方稅務溝通核實確定具體要求。

另外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同樣進行規範核算,在賬內單列或者分類統計以作為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的依據。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名稱應與企業日常財務記賬名稱一致,並與企業開具發票名稱一致。如果開具發票名稱是統稱,建議附上銷售明細單或者產品出庫單加以證明。

3、一致性確認

關於研發費用與高新技術產品收入還要關注與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一致性,如: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中的研究費用、A107041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中的收入、研發費用等相關數據。

五、創新能力評價

高企打分項,主要包括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研發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四個方面,70分以上才可以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1.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打分主要包括技術先進程度、發揮的核心支持作用、數量、獲得方式以及標準制定(加分項)五個方面,專家評審時多提出知識產權薄弱、核心性不強等問題,關於知識產權部分建議可參照上文知識產權部分。

2、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考核企業近三年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和轉化強弱。對於單純的查新報告、區級立項項目等認可度較低,建議企業結合自身研發項目補充科技成果評價等第三方證明材料。該部分材料的準備對高企是否申報成功至關重要。

3.研發組織管理水平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意見表中也增加了企業是否有實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不可格式模版化簡單處理。具體建議如下:

(1)建議企業不斷健全研發組織管理體系,特別是項目立項、項目中期目標管理、項目結項、項目成果管理,規範研發投入核算制度,做好研發項目記錄管理,包括項目立項報告、中期試驗過程文件、測試報告、結題報告等過程文件;

(2)建立符合企業情況的成果轉化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完善人員培訓引進和績效評價制度,切實提高人員研發與成果轉化熱情;

(3)建立健全研究開發機構,有條件的可申請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加強研發機構軟硬件建設,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活動。

4.成長性評價

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淨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分值。對於成長性低於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專家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於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