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浦東再出發!

而立之年再出發,作為“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浦東聚焦著全世界的目光。

而立之年,浦東再出發!

時間回溯到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開放浦東。它不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窗口”,比深圳晚了十年;它基礎很差,雖與繁榮的上海外灘僅一江之隔,卻是農田遍佈。當時,中國正逢經濟的重大轉折,國際輿論對它質疑頗多。


但此後的浦東,日漸令人刮目相看。


如今,浦東的地區生產總值已經超過1萬億元,正向著2萬億元大步邁進。這是一個令人驚歎的數字。而浦東的開發開放進程與成果,卻絕非數字可以形容。


日本富士銀行的經理人曾經做了一個比喻,說浦東開發如下圍棋,即在廣闊的地區有多箇中心點,在開發初期感覺有點雜亂無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像圍棋比賽中由中局進入決勝局,許多個開發中心的互相影響逐步增強,最後終於完成了一幅壯觀的圖畫,這和一般的開發方法,即現有一箇中心,然後逐步向外拓展的做法不同。


“落子”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也需要膽識智慧與遠見。浦東的拼圖,便在這些要素中,不斷完整起來。


被譽為“中國曼哈頓”的陸家嘴,每一幢高樓都是“一條垂直的金融街”,這裡的260多幢商務樓宇中集聚了4.3萬家企業、50多萬名白領,是中國金融產業的高地。


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設立,為上海的發展新添了一塊活力十足的版圖,為人稱道的“臨港速度”也讓這裡成為新的投資熱土。


從一片農田起步,張江從無到有建造了一個世界一流科學城,“創新藥”“中國芯”從這裡走向世界,這裡已成為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有多少人是從浦東國際機場開始上海乃至中國之旅的?機場的建設是浦東開發開放基礎設施建設的寫照,不論是設計還是建設都對標國際一流水平,體現出前瞻性。它是一扇窗口,無言卻生動地對每一位來客說著“上海歡迎你”。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讓這句話家喻戶曉,也給了上海與浦東一個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機會。曾經的世博園地區已經變成浦東人的“文化寶地”,正在打造的世博文化公園將成為又一個文化地標。


中國內地的第一座迪士尼進駐,為浦東與上海帶來了大量旅遊客流,也帶領上海乃至全國文化產業積極轉型。


浦東的開發開放絕非僅僅侷限於浦東,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上海乃至中國製度創新的一塊試驗田。從國家級新區到綜改試驗區,再到自貿區,浦東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一根紅線:改革開放的大試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是浦東人的座右銘。


“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這是黨中央給予浦東的新定位。


“通過7年左右的努力,未來浦東經濟總量要突破2萬億元,實現翻番的目標”——這是浦東給自己的新要求。


浦東開發開放,一直都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