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踏青、川人游川、“云扫祭”……清明节,全省实现游客313.44万人次

4月7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清明节期间,我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充足,回暖缓慢。全省纳入统计的565个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13.4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88.37万元;全省纳入统计的27个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02万人次;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8.52万人次。

清明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我省文旅市场恢复缓慢。祭扫赏花踏青依然是清明节主题,游客以“川人游川”为主体,自驾游、家庭游、近郊游成为主要出行方式。全省共计565家景区恢复开放,开放率达到83.2%。与2019年比,全省大部分旅游景区接待情况呈现下降趋势;27个红色旅游景区同比下降69.1%。全省共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455家,开放率达到66%,三馆恢复平稳有序。

全省各地在清明节期间推出了游客优惠活动,进一步激发市民游客假日文旅活动消费活力。省旅游景区协会公布四月112家免票景区名单。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推出“你消费,我免费,这个四月青城山—都江堰任你游”活动。广安邓小平故里、华蓥山、五华山等景区推出门票免费等优惠政策。巴中市推出“巴中人游巴中”活动。

在文旅产品方面,节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50条2020四川乡村旅游春夏精品线路和6大乡村旅游主题产品。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节展览均重新对游客开放,并延长了展出时间。成都、自贡、遂宁等地推出“踏春风、逛古镇、游绿道、忆乡情——2020天府古镇春季旅游节”、第二十一届三多寨梨花风筝节,2020第二届遂宁莲花灯会等系列活动。

今年清明节,短途乡村游成为出行主流,备受青睐。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人次同比增长12.5%。南充市开展了第十一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配套活动,阆中古城景区接待人次同比增长67.9%。宜宾、攀枝花、凉山等地景区推出的采茶、摘果等乡村特色活动也吸引大量游客。

面对疫情影响,文旅部门积极转变思路、创新发展借助5G、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清明节部分活动转到线上开展,既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了精彩文旅活动又为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成都崇州“2020年清明会”以“线上带线下”的独特方式开展。巴中川陕苏区王坪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刘伯坚纪念馆等景点纷纷开通“云祭扫”方式,提倡游客文明祭祀、网络祭拜。乐山推出“云游乐山”小程序,联合知名APP开展“金牌导游带您云游乐山大佛”直播,近157.6万人次观看,最高在线22.2万人。

审核:闻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