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 香港博文基金王文:拿好龍頭公司,放長線不會錯

本刊記者 李健


股市的下跌和上漲都是無法預測的,等你想買的時候,股價可能都上漲百分之幾十了!一定是硬著頭皮、冒著槍林彈雨地持有和買入,才能扛過來。

我認為這次危機比歷次危機都棘手,都難以看清方向。因此,我的投資行為只是我一貫的投資風格。任何人為的危機都有明確的解決辦法,由病毒製造的危機如何收場很難判斷。好在這次A股估值很低,有安全邊際,這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前不同,那時A股在6000多點的高位上,很多藍籌股比如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的PB都超過了10倍。這一次A股本來就在地平線上,被疫情打到“坑”裡去了,剛從坑裡爬出來又被一腳踩回去了。

市場什麼時候企穩還要看海外戰“疫”什麼時候見到曙光,中國市場的投資人慢慢找到點感覺了,只要外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認為A股就能上漲。但如果外圍市場暴跌或者美國步意大利的後塵那就不好說了,因為死亡會對人們的精神造成嚴重打擊。

目前來看,全球大概率要學習中國,但又學不了這麼好。前段時間國外防禦意識很差,現在形勢比人強,逼著他們做到。如果全球進行大規模隔離,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或將進入黑暗時期。

但病毒會不會永久改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呢?我認為大概率不會,但是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現在誰也不知道。不過,如果美國經濟崩潰最受害的是美國人,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所有的生產和娛樂活動都會停滯,包括他們很喜歡的籃球比賽。所以我認為,病毒不會永久改變人類,也不會造成人類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被不可恢復地打擊。

投資者對疫情的看法決定了他的倉位,有的人空倉觀望,我們滿倉觀望,倉位基本上沒有變化。但我們會進行一些換倉,我們將和外需有關的企業換成和內需有關的企業。我們一直在調整,因為我也看不清,走一步看一步,出現一個問題應對一個問題。

目前來看,我對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有一點擔憂,我以前倉位比現在還重,我現在還要留一點點子彈,還是要把生活的錢留出來。我認為錢夠生活就行了,反正現金會被“無限”地印出來。

當然,一季度的數據肯定不好看,悲觀情緒也一定會有。但問題是市場會反映多少?有時候市場認為反正已經一塌糊塗了,那也無所謂了,不見得一塌糊塗股市就會大幅下跌。最怕的是沒有預期,就像春節後股市出現了兩波下跌,第二波就是因為沒有想到美國、意大利等國家對疫情的控制不理想,所以市場出現了大跌。

當大家看到疫情控制出現了一點(向好的)苗頭,還在進行中的時候,股市就會上漲了,不會等到疫情完全得到控制才上漲。這樣等你想買的時候,股價都上漲百分之幾十了!一定是硬著頭皮、冒著槍林彈雨地持有和買入,扛過去。

見證 香港博文基金王文:拿好龍頭公司,放長線不會錯

每天都要思考市場走到哪一步了?一定是這樣的。就像2008年時,買在1664點當然好,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1664點做賣出決策的人是不會同時做買入決策的,看空和看多這件事不可能兩全。

所以,做投資真的不容易。最近三年裡,我們遇到了三大難點: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2019年香港社會風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本來我以為今年是一個最好的投資時機,誰知全球疫情會爆發呢?所以巴菲特說的很重要,不要借錢,不要做空,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市場就漲起來了。同時,一定要持有好公司。

我們沒見過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迴歸最傳統的價值投資理念很重要。我們只能拿著好股票,因為如果買的不是好股票,肯定就要砍倉了。如果拿著好股票,就硬著頭皮放長線,結果一定能贏。

我們現在持有的股票,除了茅臺外,分紅率都很高,比如,中國平安有三四個點的分紅收益率,很多煤炭公司有百分之十幾的分紅收益率。

考慮到風險的情況下,稀缺資產肯定是龍頭。最近,陝西煤業管理層增持公司股票;興業銀行管理層拿出2600萬元增持;平安公司管理層也在80元左右增持。其實管理者知道公司值多少錢,但是下個季度會怎麼樣?只有上帝知道。全球各主要國家採取量化寬鬆,這麼多錢放出來,一定會找個地方去,疫情結束後比較的就是公司的收益率和穩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