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作為西方發達經濟體的一員,也是我們亞洲旅遊的目的地之一,有必要全面瞭解下日本歷史文化。

日本除了北海道,都府縣以下分成 2 個系統。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關東的東京都、一北海道、二府:關西的京都府大阪府、43 縣

一個是城市系統,有市-町(街)-丁目(段)-番地(號);

另一個是農村系統,有郡(地區)-町(鎮)-村。因此,縣大市小。

北海道沒有縣,有區和市。

全國分成幾個大的“地方”,47 個行政區劃分佈在這個地方里。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整體為山地但本州島的關東與關西地區擁有大量平原,因此人群聚集

從公元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一直作為日本的政治中心,也是日本歷史上作為首都最長的城市。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關西的近畿地區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關西近畿地區的兩府 五縣

大阪是豐臣秀吉發跡之地,必去!!

大阪天守閣作為豐臣秀吉的據點

本州島的關西地區一度成為當時全日本的政治與經濟中心。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心齋橋商圈附近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道頓崛的美食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曾經豐臣秀吉的office 1931仿照原天守閣建造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逛完了大阪,順便去下京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逛完了京都,意猶未盡肯定還要去另外的古都奈良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冬天燒山活動之前 15分鐘焰火表演值得一看!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奈良町 最古老小鎮,有很多小鹿的特產卡通


日本歷史上最早的階段:彌生 古墳時代(島上的原住民都在北海道。)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飛鳥 奈良 平安時代

大和部落就在京都 大阪 奈良之間(三地之和就叫大和平原) ,大和部落的首領號稱天照大神的後代!!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桓武天皇因為忌憚佛教勢力而遷都平安京

後來的遣唐使學習長安建築,建了個小點的都城奈良(模仿長安和洛陽),後又建了個大點的都城京都(模仿長安,早期佛教從朝鮮傳入日本,並經過大化改革成為了日本國教。在奈良成型已久的“南都六宗”對皇室與社會影響很深,甚至在其鼎盛時期已經達到了左右朝政的地步。)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平安時代的武士階層

平氏與源氏兩大勢力,最終源氏勝出(徵夷大將軍)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幕府(將軍府)時代

鎌倉幕府(東京旁邊 蒙古2次渡海日本未果)

室町幕府(京都旁邊 ) ,室町幕府足利將軍15代,共240年曆史。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源氏名門 足利家

1305年,足利尊氏出生於源氏名門 足利家。足利家是鎌倉幕府有力的御家人(直屬將軍的武士),足利尊氏卻曾參與後醍醐天皇的倒幕活動,加速了當時幕府的滅亡。但在這之後他與後醍醐天皇分道揚鑣,於1336年與弟弟足利直義在京都建立了新的政權,即室町幕府。

尊氏一方面作為武家的棟樑牽引幕府,另一方面皈依擁護禪宗的夢窗疏石,建立供奉後醍醐天皇菩提的天龍寺,參與一切經的書寫事業,作為一名參與眾多佛教相關事宜的將軍為人所熟知。另外為了籌措建造天龍寺的資金,足利尊氏向中國元朝派遣貿易船,此舉對之後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施行的明日勘合貿易產生了影響。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足利尊氏像(室町將軍第一代) 14-15世紀廣島縣 淨土寺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騎馬武士像(足利尊氏)南北朝時代,14世紀京都國立博物館

日本室町幕府 南北朝時期

後醍醐天皇建武的新政後,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武家亂政局勢,也非常忌諱尊氏的影響力,所以想方設法削減了尊氏的權限,足利尊氏也不是省油的燈,雙方戰役互有勝負。後來,尊氏兄弟遭受了有史以來最慘痛的敗仗,在大臣拼死保護下才得以逃往九州,尊氏憑藉出色的人格魅力,快速得到九州豪族的認可統一了九州,尊氏再次揮師決戰。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日本電視劇《太平記》劇照

後醍醐天皇被迫退位,讓出代表皇室的三神器。光明天皇繼位,尊氏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徵夷大將軍。同時宣告日本進入由武士統治的室町幕府時代。

史稱北朝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尊氏愛用的軍扇

後醍醐怨念也是無比強大,不願意到此結束,之後又成功逃出京都在奈良縣吉野郡開闢了一個新朝廷。史稱南朝

。並宣佈讓給光明帝的三神器是假的宣言,至此日本呈現二個朝廷一個幕府的特殊局面,史稱“南北朝時代”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金銅火焰寶珠形舍利容器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足利將軍坐像 室町至江戶時代京都府 等持院

等持院是1341年由足利尊氏創建、以夢窗疏石為鼻祖的臨濟宗寺院。該寺院是尊氏等歷代將軍的菩提所,存有歷代15位將軍中的13位將軍的雕像(除第五代義量和第十四代義榮)。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至第八任將軍足利義政掌權的時期,熱心收集中國的美術作品,開創了浸染著“唐物”(意指傳入日本的中國舶來品)色彩的新文化。他們的收藏,既非基於中國的審美趣味,也不受限於日本僧侶的價值取向,體現著一種獨立的“美意識”。這種美意識,對此後日本觀看中國藝術的眼光,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足利義政收集和繼承的“東山御物”,更是被奉為最高等級的唐物,在幕府倒臺、文物外流以後,仍然為各界珍視。

江戶幕府 戰國時代

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建立江戶幕府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日本橋

德川家康 在江戶築城,同時以日本橋為起點,建立了五條通往京都、日光、福島、長野、滋賀等地的街道,德川幕府是日本歷代幕府之中最強盛的一個,它的統治持續了264年之久。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經過多年的戰爭,豐臣秀吉成為織田信長的實質接班人,當時在他之下的臣屬眾多,其中最具實力的人是德川家康,但後者並非他的嫡系,而是當年在戰場上的對手,後來通過議和的方式歸順。豐臣秀吉以自己生母作為人質來換得德川家康的臣屬後,也深知養虎為患的道理,於是在統一日本以後,就將後者冊封至遠離京都的關東地區。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豐臣秀吉覺得日本在他的統治下已經太平,就暴露出了更大的野心,他將目光轉到了隔海相望的朝鮮,甚至企圖利用朝鮮作為跳板征服中國,稱霸亞洲。

1592年,豐臣秀吉派出14萬海陸大軍登陸朝鮮。在接到李氏政權的求救後,作為宗主國的明王朝立刻派兵援朝,經過多年鏖戰,豐臣秀吉的計劃遭到重挫,不得不選擇議和。

對外侵略的失敗,讓豐臣秀吉在群臣中的聲望迅速跌落,他本人也為此鬱鬱寡歡,最終病死。由於在戰爭中德川家康並未出兵,他的實力反而得到保存。在秀吉死後,他以絕對優勢接過了大權。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德川家康在成功上位後,首先謀求的就是創建一個可以左右朝政的幕府,但在幕府統治中心的城市選擇上卻選擇了江戶而並非京都。

其原因在於,京都雖然在這一時期仍比江戶富裕繁榮許多,但一些地方大名還手握重兵德川家族的人脈與威信都比較脆弱,入主關西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江戶則不同,德川家康在這裡根基深厚,更加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就這樣,日本也正式進入了江戶幕府時期。德川家康為了鞏固自己的大本營,還向各地的大名傳令,讓他們都搬到江戶城來居住,江戶就這樣突然湧入了來自全國的資金、大名和他們的隨從。江戶的人口與經濟在這一時期開始爆發性增長,也奠定了日後東京的基礎。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明治維新後的江戶(東京),已是日本最繁華的城市

德川幕府是日本歷代幕府之中最強盛的一個,它的統治持續了264年之久,在這期間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所有與外國通商的行為都被限制在長崎一帶,且僅限與中國、朝鮮、荷蘭等國。

直至19世紀中葉,美國以堅船利炮轟開了日本國門,各地的倒幕勢力紛紛揭竿而起,幕府最終不得不將大政歸還了天皇。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位於東京的皇居,目前是日本皇室居住地

經過德川家族世代的經營,再加上臨海的優越地勢,被強制開放通商口岸過後迎來了大批外國商船,此時的江戶地區已經今非昔比,其繁華程度早把地處關西的大阪與京都遠遠甩在了身後。

美國黑船到來後進入天皇時代

明治天皇 重拾了日本皇室丟失數個世紀的權力,在大臣的建議下,江戶改名為東京,與西京大阪、京都並稱“三京”

東京人平時在外戒備心強,很少與陌生人說話,比如在出租車上,司機可能全程都不發一言。大阪這邊就不一樣,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大街都是一如既往地熱鬧,大阪人也沒有東京人那麼拘束。不過在外國人看來,也許東京更能代表日本人的形象,與之相比作為第二大城市的大阪卻“像在另一個國度”。

一衣帶水的日升之國(日本)

東京人(左)與大阪人(右)乘坐電梯時的不同靠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