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作為華語樂壇90年代的“情歌王子”,張信哲風頭正勁的時候,甚至可以與張學友、王菲等歌壇巨星相媲美,而他自出道以來也是實力派和偶像派歌手的典型代表。然而,自2000年以後,張信哲的音樂逐漸走了“下坡路”,嘗試過的轉型也沒有獲得成功。時至今日,一代“情歌王子”已經52歲,是什麼導致了張信哲音樂路上的轉折呢?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首先是音樂市場的情歌歌手飽和。張信哲的定位是“情歌王子”,其優秀作品都是對都市情感的傾訴,在聽眾群體選擇上本身就有侷限性。而同時期的華語樂壇百家爭鳴,具有情歌浪子、情聖等頭銜的歌手數不勝數,能排上“情歌王子”名頭的也不止張信哲一人。毫無疑問,在眾多吟唱都市愛情的歌星裡面,張信哲清澈細膩的嗓音具有很高的殺傷力,但諸多同類型的歌手為聽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音樂風格上的千篇一律難免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所以,當“情歌王子”感受到了音樂市場的變化之後,張信哲也嘗試在個人定位上進行轉型。2004年,張信哲發佈唱片《下一個永遠》,此張專輯雖然延續了慣有的唯美柔情路線,但刻意捨棄了很多流行、現代的元素。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區別於其他同類型歌手,另一方面則是由“情歌王子”向“中年紳士”轉型,但唱片行業的整體不景氣,也讓張信哲的這次轉型未能徹底完成。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其次是年齡帶來的聲線變化。歲月從未饒過任何一個靠嗓音打天下的歌手,而這點在張信哲身上尤為突出。唱詩班出身的阿哲,具有著“童聲”一般的清澈、空靈的聲線。但隨著年齡增長,不可避免的生理功能的退化,也影響著他的音樂。清亮有活力,年輕又治癒,這是早期的“哲式情歌”留給聽眾的共同回憶,但後期的張力卻明顯下降了很多,儘管感染力不減,卻少了一擊之下便能穿透人心的力量。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如果為張信哲的嗓音變化找個分水嶺的話,《信仰》是最能體現其前後對比的專輯。發行於2000年的《信仰》雖然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但也成為張信哲音樂生涯中的最後一個巔峰。同樣,儘管它是標準的“哲式情歌”的延續,但蕩氣迴腸、返璞歸真的大麴大調已無法喚起聽眾對小情小愛的認同。由苦情到硬朗,這看似是演繹方式的改變,但其出發點依然是嗓音的退化,而此張專輯之後,張信哲的聲線變化較之以前已顯而易見。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最後是音樂大環境帶來的轉變。華語樂壇發展史上,2000年上下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坎兒”,不管是網絡時代的來臨,還是周杰倫的橫空出世,都對整個音樂市場形成了十分明顯且巨大的影響。張信哲風靡的90年代,本就是流行音樂的天下,流行樂壇儘管百花齊放,但基本承包了所有聽眾音樂喜好的,仍然是以情歌為主調的旋律。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而在2000年以後,音樂市場逐漸由節奏布魯斯和流行搖滾主導,這些崛起的音樂風格短時間內就贏得了年輕人的青睞,也很霸道地對老一代情歌歌手進行了碾壓。2006年張信哲發佈新專《做你的男人》,這張專輯的名字更為直接,也依然浪漫,但大多數的支持依然是來自老歌迷,“哲式情歌”再沒能在年輕聽眾中找到歸屬感。而這,也促使張信哲開始由唱歌向其他領域探索,並最終完成了由藝人向商人的身份轉變。

52歲的“情歌王子”巔峰不再,張信哲的音樂路為何會發生轉折?

張信哲戲劇作品

華語樂壇裡情歌唱得好的人有很多,但獲得最多認可的“情歌王子”是張信哲。出道22年,發行過32張經典情歌專輯,這是張信哲留給所有人的專屬記憶和感動,儘管歲月沙啞了他的嗓音,但陪伴孤獨的記憶不會消退。更值得欣慰的是,他也在通過其他的方式繼續留在大眾視野內,比如音樂劇、戲劇,甚至是收藏和開餐廳,儘管已不能重回歌唱巔峰,但對於每一個喜歡阿哲的人來說,這已經是一種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