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您從未走遠

您從未走遠


清明時節到,細雨無聲飄。記憶裡幼時跟隨大人掃墓的場景,還經常浮現在腦海,我那時不理解爺爺為何偷偷抹淚,直到父親離世,我才明白這眼淚的價值。

父親於我而言,已成了生命中的一個印記。記憶起於1999年我出生,止於2012年他離去。13歲的我成了這場別離的主角,很長一段時間我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每天魂不守舍。一次,我夢到父親樂呵呵地看著我。我問他去了哪兒,他看看我,說他哪裡也沒去,一直在我身旁。

鈴響,一切是夢。但從那一刻起,我突然明白自己必須振作起來,我還有母親和妹妹,這個家不能垮。


清明追思!您從未走遠

奮進的高中時代


我的成績提升很快,從班級中下游一路向上,最好的一次考到年級第二,我成了班裡分享學習經驗的那一個。光環之下,我比別人更清楚,沒有傘的孩子更需要努力奔跑。

高考分數下來的那一天,家人都鼓勵我報考軍校,到軍營接受鍛鍊,把肩膀練硬,挑起全家的重擔。到火箭軍工程大學報到的前一晩,我遙望父親的墳瑩,心裡默默發誓:您放心,我會成為家裡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清明追思!您從未走遠

新訓的苦,超越了我的想象。我好幾次想退學,但只要想到立的那個誓言,想到不能臨陣脫逃,我便咬咬牙堅持再堅持。終於,我挺過了那段“昏暗”的日子。

在人人力爭上游的軍校,普通的我,時常刷不到存在感,也就會有一些消極情緒,直到後來學習新聞寫作,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我讓自己忙碌起來,兼職學院政治工作處幹事,協助俱樂部日常運維,擔任學員隊的宣傳幹事,擔當學校《礪劍報》的實習編輯……


清明追思!您從未走遠

努力因方向而有意義,學習、訓練任務之外,繁忙的工作讓我變得充實,我在一天天的歷練中變得自信、幹練和有擔當。生活無助時,父親是我心裡的那道光,是我心中可依靠的大山,我會和他說說話。我不再諱談父親的離幵,他其實沒有真的遠去,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陪伴在我身邊。

隨著時間的流逝,幼時保留的些許記憶越來越模糊,但思念卻越來越濃,一年又一年,我總在不經意間懷念父親。清明又至,我穿著軍裝站在父親的墓前,倒一杯好酒,聊一聊自己的酸甜苦辣,更想告訴他:您牽掛的孩子長大了!


文章刊於4月4日《火箭兵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