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疫情顯著衝擊美國就業,3月實際情況更差,Q2失業率可能升至10%以上。基於開工率和5大指標推算,我國二、三產業暫未工作人數可能還有0.9-1.2億,對應7.7億就業人口占比11.7%-15.6%,而且實際就業情況應更低。對於中國,穩就業和保翻番,哪個更重要?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國盛宏觀研究員何寧,國盛宏觀研究員劉新宇,文章來源於“熊園觀察”微信公眾號。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事件:


受新冠疫情影響,近期美國就業情況急劇惡化:3月21日、3月28日兩週的初請失業金人數分別為330.7、664.8萬人,是之前歷史最高記錄的4.8倍、9.6倍;3月新增非農就業下滑至-70萬人,和2008年美國危機爆發時相當;3月失業率跳升0.9個百分點至4.4%,單月升幅為45年來最大。


核心結論:


1、基於美國就業市場結構、美國疫情最新狀況和美國潛在失業率測算,3月美國就業的實際情況更差,Q2失業率可能升至10%以上。


2、基於開工率和5大指標推算,我國二、三產業暫未工作人數可能還有0.9-1.2億,對應7.7億就業人口占比11.7%-15.6%,而且實際就業率應更低。


3、鑑於一季度我國GDP負增、歐美經濟二季度將暫停以及全球陸續“封國”的大背景,翻番的難度十分之大,後續大概率會弱化,穩就業的重要性也會進一步凸顯。


4、不管保不保翻番,都需要政策持續加碼。


正文如下:


1、疫情顯著衝擊美國就業:3月實際情況更差,Q2失業率可能升至10%以上。


美國就業市場結構:美國私人服務生產部門就業佔比71%,私人商品生產部門就業佔比14%,政府部門就業佔比15%。分行業來看,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教育保健、休閒酒店、零售、其他服務、運輸倉儲五個行業的就業佔比合計達45.1%,隨著美國新冠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將直接影響到近一半的就業崗位。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美國疫情最新狀況:截至4月5日,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31萬人,已是全球最多的國家。3月29日特朗普宣佈將隔離措施的實施時間延長30天至4月底,截至4月3日美國已有40個州+華盛頓特區實施“禁足令”,限制居民外出、並強制關停非生活必需機構的經營,這也是近期美國失業人數大增的主要原因。


美國潛在失業率測算:3月21日和3月28日這兩週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合計近1000萬,而截至2月美國總失業人數為578.7萬人、失業率為3.5%,據此推算,美國當前的潛在失業率可能達到6%左右。此外,由於美國3月失業率在3月12日已完成調查,因此3月4.4%的失業率並未反映美國就業真實的惡化程度。我們預計,美國二季度失業率將升至10%以上。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2、基於開工率和5大指標推算,我國二、三產業暫未工作人數可能還有0.9-1.2億,對應7.7億就業人口占比11.7%-15.6%,而且實際就業情況應更低。得益於各地政府限制裁員的規定和各種補助舉措,當前工業企業就業已無大礙,服務業的失業不少可能是待業在崗,後續是否爆發“失業潮”取決於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尤其是和海外關聯緊密的外貿、旅遊、航空等行業。總體看,傾向於認為,近來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仍持續出臺穩就業的政策,指向我國實際就業情況應比開工率更差,不容樂觀。


城鎮調查失業率:2月為6.2%(此前12個月為5%-5.3%),為有統計以來最高。


百度“失業金領取條件”搜索指數:剛過去的3月,日均升至4145次(2019年為日均1703次);近一週(3.26-4.2),日均達1.5萬次,其中:3月26日、3月31日、4月1日均躥升至2萬次以上,創2011年有數據以來最高。需注意的是,3月26日以來我國搜索“失業金領取條件”的次數突然變多,應和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爆增以及國內媒體加大報道有關,可能並不意味著我國失業人數變多:簡單統計,3月1日-25日的日均搜索為1870次,和此前大體相當;而且在百度輸入“失業金”,出來的新聞基本和美國相關。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統計局每月會公佈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人均營業收入,可用兩者相除來倒推:今年1-2月規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1139萬人,較過去3年同期均值1368萬人減少229萬人、減幅16.7%。


三大產業從業人數:2019年我國總就業人口7.7億,一產、二產、三產大體分別為2億、2.1億和3.6億。截至4月3日我國二產復工率可能有9成,據此推算,第二產業可能還有2000萬人暫未工作;據商務部數據,截止3月27日餐飲、住宿企業復工率分別達到80%、60%(但銷售額僅恢復至去年同期的35%左右),據此推算,第三產業可能還有7000萬-1億人暫未工作。


中小微企業從業人數:2018年我國私營企業和個體戶就業人數3.74億,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3月28日中小企業復工率為76%,據此推算,大約還有近5200萬中小微企業人員暫未工作。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3、之於中國,穩就業vs保翻番,哪個更重要?


重申我們此前觀點(《政策的底線與方向—逐句解讀3.27政治局會議》、《穩就業更重要,會放棄“翻番”麼?》),基於2.21政治局會議、2.23“17萬人大會”和3.27政治局會議等一系列會議繼續強調要“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預示當前保翻番仍是努力的方向,

但鑑於一季度我國GDP負增(樂觀-5.3%、中性-7.5%、悲觀-12.6%)、歐美經濟二季度將暫停以及全球陸續“封國”的大背景,翻番的難度十分之大,後續大概率會弱化。


需指出的是,即便今年GDP增速目標調至3%-4%,中性假設下Q2-Q4最低平均增速也需6%-7.3%,壓力同樣很大。換言之,不管保不保翻番,都需要政策持續加碼。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超預期,政策力度超預期。■


熊園:疫情下美國就業究竟有多差?中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