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數說故事

DataStory(數說故事)是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服務提供商,長期致力於海量互聯網數據的深耕與商業價值的挖掘。幫助企業實現數據價值與業務深度融合,並在營銷、研發、生產等各大應用場景下更科學地決策,促進最大化效果提升。

用一款口紅創下月銷千萬記錄的花西子,用三年時間估值超70億的完美日記,都是人們近年來所關注的國貨之光,新興的增長奇蹟。然而傳統企業卻讀不懂它們。


許多人希望用一個簡單的概念就能概括新品牌的崛起,相信你也曾聽過類似的聲音:某某品牌能火全依靠網紅經濟/國貨當道/KOC營銷……但在一個個外界賦予的“概念”之外,卻少有人用最客觀真實的數據去回答:


國貨美妝品牌影響力(Influencing Power)之王完美日記是如何做出驚人聲量的?國貨美妝品牌美譽度(Sentiment Level)第一的花西子是如何出圈的?在各有千秋的品牌之中,到底誰的品牌購買潛力(Purchase indicator)更強更能讓用戶買單?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讓我們從當前最麻煩的一道營銷難題說起——


1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如今互聯網時代下的營銷人並不輕鬆,他們面臨著一道數字化悖論:


隨著數字化渠道越來越多,反而越難觸達消費者。日漸枝繁葉茂的數字渠道背後,其實有三道難以擺脫的硬傷:


其一,用戶的注意力始終是有限的

。如今,有超2.5億人註冊了小紅書,每個月有4.62億人活躍於微博,有11億人註冊了微信, 2019年在抖音上有430萬次“太難了”以及3791萬次“加油”……數十個主流平臺加起來可能有破百億的用戶數,但2019年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當前網民規模僅為8.54億。這意味著每個人的注意力都被分散在各個圈層裡。


其二,品牌的投入預算也是有限的。有些人會認為與領域內最頂級的KOL合作就肯定錯不了,或者大面積地進行測試性投放,就能逐漸篩選出優質渠道。但有限的預算在無限的KOL和渠道選擇面前,許多聽起來很美的策略其實很難落地。


其三,以前難也就罷了,畢竟競爭對手也和自己一樣難。但如今每個行業中總不乏有人能率先奪取紅利,甚至在新渠道上從此獨佔鰲頭。比如截至目前完美日記在小紅書上擁有194萬粉絲,而蘭蔻僅15萬、雅詩蘭黛僅14萬、科顏氏僅9.7萬……在小紅書這塊地盤上,即使是國際巨頭也無法與完美日記相提並論。


浩瀚的互聯網世界中,品牌如何尋找用戶所在的圈層?


基於品牌價值出發, 企業可以根據功能、用戶屬性、用戶標籤、內容標籤等數據對圈層進行精準定位,並找到相應的目標用戶


舉兩個例子,如果一份化妝品的賣點是安全低刺激,就可以針對性地賣給那些有“敏感肌”搜索記錄的消費者,這是基於需求逆向確定目標人群。而反過來從用戶圈層的角度出發,某明星的粉絲群體、18-21歲的女大學生、一線城市辦公樓裡的上班族,則分別是按興趣、社會屬性、消費場景所劃分的圈層。


針對不同圈層就可以開展不同的品牌營銷策略。比如對應上述三個圈層,品牌就可以尋求明星代言、打出平價替代的定位、推出熬夜面霜等。特別提醒一下,

尋找品牌的圈層需要與品牌本身的策略相結合,例如品牌所處的生命週期、產品/內容的相關度,以及品牌營銷預算,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2

完美日記「入圈」,三步引爆新流量


完美日記的用戶定位是Z世代,更準確的說是剛剛走進大學或職場的美妝領域的新人。這些人基於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屬性,在互聯網上參與並構成了一個個圈層,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在互聯網上快速定位他們。但完美日記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操作是,在品牌發展的不同時期,他們會鎖定不同的用戶圈層以實現階段性的營銷目標。


根據《數說故事品牌加購指南》顯示,與完美日記關聯度較高的圈層分別有娛樂飯圈、自然保護圈、國風圈、時尚圈、藝術圈、麗人圈: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而結合完美日記2017到2019年的圈層變化特徵來看,完美日記有著不斷迭代進化的流量營銷思路:


(1)在品牌初期,完美日記基於自身“從T臺獲取靈感、提煉時裝週元素和色彩”的產品方向,從時尚圈、麗人圈起步,

以強調品牌定位,獲取核心用戶的歡心與口碑;

(2)在品牌中期,完美日記開始尋求用戶規模更高,但仍然有一定關聯度的圈層如流量飯圈、藝術圈,可見隨著銷量上升,初期圈層中的聲量逐漸飽和並觸及圈層規模的天花板,完美日記急需新的可擴張的圈層陣地

(3)而在品牌成熟期,完美日記開始有能力和餘力去探求更多的可能性,此時關聯度已經不太重要,是否有鮮明的主題和大量的用戶規模,反而成為圈層選擇的重要考量。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在靈活的圈層組合之下,完美日記到底把錢投給哪些KOL?


以探險家十二色動物眼影為例,從2019年3月份的預熱到一個月後該產品走向常態運營,完美日記在此期間選擇的微博KOL及其互動量如下: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這個圖表會顯得有些複雜,但簡單來說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KOL投放規律:


(1)“美妝達人”這一高度精準的KOL是完美日記長期保持投放的,並且完美日記通常會選擇微博互動量在20000以下的小型KOL。顯然這部分流量對完美日記而言是性價比最高,轉化率也最為理想的流量。


(2)符合完美日記要求的優質的“美妝達人”數量有限,因此在需要大力宣傳明星產品的時期,比如2019年3月16日-3月22日這段時間,完美日記會尋找關聯度較高的其他圈層KOL:時尚達人、品牌賬號、搞笑博主、娛樂八卦,以求在短期內達到較高的全網曝光量,引發話題討論。


(3)在新產品擁有足夠的市場認知度之後,完美日記就會迅速放棄對其他圈層KOL的投入以節約經費,

僅保持對優質的“美妝達人”KOL的持續發力,引導用戶轉化購買。


我們可以找到兩個具體的例子作為對比展示。


其一是粉絲數高達178萬的@奇蹟暖暖高分攻略組,完美日記僅在2019年3月20日這一天與其進行了探險家十二色動物眼影的廣告合作,從評論1498條轉發3645條來看聲量效果爆棚,但後續完美日記並沒有繼續投放該賬號。對完美日記而言,或許這只是在衝擊品牌聲量時才會考慮的合作選擇。


而另一個名為@魷魚iouu的粉絲僅23萬的博主,在其微博主頁搜索“完美日記”關鍵詞,足足有90條微博,雖然轉評贊只有偶爾較高時才能有三位數,但卻是完美日記的“長期合作對象“——小而美的垂直型KOL。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微博KOL的種草內容


除了對KOL的組合優化,完美日記的精細化流量運營還體現在推廣內容的制定上。我們抓取了完美日記在小紅書2019年3月至4月(同樣為探險家十二色動物眼影上線推廣期間)的內容變化數據,結果如下: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在探險家十二色動物眼影這一新品推出的初期,傳播的內容重心是“產品信息”的輸出和植入,快速讓用戶瞭解產品核心優勢,或進行爆點打造。在這一階段完美日記的內容形態以博主試色、體驗描述為主的「產品推薦」。


但隨著一整個月的重點曝光,用戶必然會產生閱讀疲勞致使轉化率下降,此時完美日記迅速轉為以“化妝教程”作為投放的重點——知識乾貨自有其價值,這一內容具有更顯著的可讀性,在維護品牌美譽度的同時又保持了品牌聲量的穩定輸出。


同樣我們以兩個KOL為例,一是3月份KOL“沒下巴的小王“發佈的種草文,KOL放上了自己試色的照片與文字推薦,並附上了產品的購買鏈接。(下方圖左)


而在4月份KOL”tuzCG“發佈的卻是產品的使用教學,不僅有視頻示範,更有詳細的文字講解。(下方圖右)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小紅書KOL的種草內容


最終,完美日記2019年的品牌購買潛力相較於2018年實現了2431%的增長率,並且在品牌美譽度上,也從2018年的18.6%提升至24.2%,真正實現了營銷人不斷追尋的“品效合一“。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總結出完美日記找到用戶併成功入圈的執行路徑:


其一,基於品牌需求,通過關聯度數據確定種子用戶在互聯網上的“位置”,即圈層;


其二,根據圈層、KOL、用戶標籤等數據的分析與篩選,建立自身多元化的數字推廣渠道;


其三,根據不同的營銷節點與目的,比如新品推廣、節日促銷等等,實時調整渠道組合,進行全域流量優化從而達成營銷目標


這個入圈路徑讓完美日記肆意地切入時尚圈、飯圈、藝術圈……在不斷的跳躍間創造了驚人的品牌聲量。


而其中最關鍵的是,品牌營銷在進行圈層引爆的時候,如何進行流量的優選和優化?


其一,針對圈層用戶規劃出品牌的「大流量陣地」

。比如針對“00後女學生”開展數據挖掘,發現這一圈層活躍於微博、抖音,並且熱衷於明星A,喜愛綜藝節目B,那這裡的微博、抖音、明星A、綜藝節目B就是品牌可以進駐的大流量陣地。


其二,基於不同的內容生態、數據格式、營銷目的等,採取最合適的流量優化模型。比如假設00後熱衷的美妝KOL有10位,且他們之間的粉絲數量相差無幾,但品牌可以計算目標用戶在他們各個粉絲群中的比例情況,從而找出受眾最匹配、和品牌關聯度最高的KOL1、KOL2、KOL3。進一步又可以通過重合度計算、剔除部分選擇,避免把預算浪費在同一批用戶上。隨後,還可以根據品牌當前需要是著重提升曝光量還是美譽度,調整不同KOL配比以達成各階段的營銷目的。


不同的品牌,將會涉及大量不同的數據處理與計算模型,但總體的數據營銷邏輯仍然是不變的:廣覆蓋+可優化。


3

花西子“出圈”,為國貨開新天


大體上,越是小圈子用戶的黏性就越強。2019年國貨品牌里美譽度第一是誰?正是一直以來持續深耕“國風”這個圈層的花西子,其美譽度高達43.6%,要知道上文所提到的現象級品牌完美日記,美譽度也僅為24.2%。


但不可否認的是,小圈層有著明顯的規模天花板。做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品牌專注某一小圈層,就像拍電影堅持文藝片題材,輕易就能在豆瓣上拿下較高的評分,但票房和觀眾卻往往相對較少。


但花西子偏偏在保持 “國風”定位的前提下,在2019年實現了近30倍的品牌影響力增長,打破規模限制並迅猛出圈,成為一個現象級品牌,這才是它們真正出彩的地方。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其一,“國風“是一個充滿了增長潛力的垂直圈層。根據數說故事《Z世代人群圈層研究報告》顯示,越是年輕的用戶對國風就越是感興趣,而攻陷年輕人,就意味著攻陷了未來的市場消費主力。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其二,則是花西子的單品爆發。我們不妨先將花西子的「動作」以及帶來的聲量「結果」在時間線上一一對應: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在這張圖表的大幅起伏中,似乎品牌聲量最直觀的增長點,就是明星產品帶來的單品爆發。比如在4月中下旬推出的「雕花工藝口紅」,花西子四月份的總體聲量值僅為839,到了5月份聲量就迅速增長至8,298,近乎十倍增長,而1年內僅僅和雕花相關的用戶評論就足足有11,743,728條。

還有2019年10月中下旬推出「百鳥朝鳳眼影禮盒」。彼時花西子10月份的聲量值僅為7,820,到了11月份聲量已經翻倍增長至16,178。3029年僅僅“百鳥朝鳳浮雕禮盒”相關的聲量,也已產生了3,382,259條用戶評價。


對於數據表現優秀的明星單品,花西子也不留餘力地持續投入營銷推廣。據報道,花西子於2019年10月正式官宣李佳琦為品牌首席推薦官,並與芭莎雜誌攜手推出花西子全新雕花口紅宣傳大片,該宣傳片由陳漫親自操刀拍攝,畫面中李佳琦手持花西子全新雕花口紅,融合東方元素,展現了極具中國風的藝術神韻。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李佳琦任花西子品牌首席推薦官


開創式地將「雕花」、「浮雕」等國風元素融入產品之中,是花西子聲量暴漲的原因,但單品爆發還不是最根本的奧秘:花西子的奧秘在於對內容的持續深耕。


這便是其三:花西子力圖將內容做到最高處從而穿透整個圈層,成為國風文化標杆。


一方面,花西子針對不同圈層輸出定製化內容。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推出開箱視頻,發起#卸妝卸出臉譜妝#挑戰賽;在另一個短視頻平臺快手上,是尋找KOL主播進行口紅試色;在淘寶直播上,則是推出各類古典妝容的仿妝教程;而在B站上,還推出了華服展示、國風歌舞、古代食物做法等等內容。


定製化內容將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閱讀場景。比如同一個人點開快手APP和點開淘寶APP時的目的和興趣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側重於娛樂消遣,傾向於閱讀“顏值“高、短平快的內容;而後者有相對明確的購買慾望,傾向於瞭解對產品詳情、使用教程、體驗評價等等資訊。因此花西子的定製化內容擁有更強的可讀性,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另一方面,花西子不斷融合各類新元素,重新定義國風。從他們最初推出的“粉系“主題國風產品,針對國風圈的少女受眾,“粉系國風”聽起來簡直就是一個頂級爆款的名字;“星穹口紅”則在顏色之外,“新增閃光”這一獨特的視覺感;和瀘州老窖聯名推出的“桃花醉”,更是具有李白詠歎花間一壺酒的詩意。


在2020秋冬紐約時裝週上,花西子X三澤夢X楊露三者跨界合作,以瑰寶《本草綱目》為靈感來源,將東方元素的多樣化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2020秋冬紐約時裝週上,

以瑰寶《本草綱目》為主題的走秀場景


花西子憑藉出彩的內容,甚至空降日本推特熱搜。2020年1月份,一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佈了東方彩妝花西子“西湖禮盒”相關推特內容,表示被花西子西湖禮盒的包裝和質感所驚豔,對花西子彩妝傳承東方雕刻工藝的設計非常欣賞。


推特內容發出後,一時間引發了日本網友對中國彩妝的熱議,話題熱度迅速上升,空降日本推特熱搜榜第7位,瀏覽量達370萬,互動量達74萬。不少日本網友對西湖禮盒頗感興趣,非常希望未來可以在日本當地買到花西子彩妝。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日本網友關於花西子的熱議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花西子西湖印記禮盒


無論是什麼行業,“內容“都是一個極其宏大的命題,作為人類,個體其實很難成為某一內容領域的百科全書,但對於一個品牌而言,如何深耕內容賽道,這種”百科全書“一般的認知能力卻又是必要的。


品牌想要真正有效地深耕內容,就需要根據不同的圈層、平臺、用戶屬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定製,但面對浩瀚的互聯網,單純依賴人力進行內容的分類與識別是不太現實的,這就必然要藉助數字技術對熱門內容、明星話題、圈層語言乃至視頻配樂都進行數據分析與展示,從而定製內容輸出,並持續優化。


流量叢林裡, 如何找到用戶所在的桃花源?


4

做了這麼多,消費者到底有沒有“加購”?


以往營銷人通過品牌健康度、知名度、美譽度等方式評價一個品牌,數據的來源高度依賴於用戶調研。


但隨著社交媒體的大變革,品牌-消費者的生態也發生了變化。一個例子是,以往品牌所接觸的用戶數據維度較少,通常只能依據用戶“身份”屬性做出判斷,比如性別、年齡、歲數、職業等等,然而如今能讓用戶高度認可並追隨的並不是他的某一個身份,而是用戶們以興趣和網絡習慣相互組隊形成的“圈層”。


這些“圈層”有著各自成體系的語言、價值觀、組織架構、信息傳播方式,品牌要如何打入其中?如何根據目標圈層的語言和偏好定製化地輸出內容?內容製作好後,如何找到圈層中的意見領袖進行傳播?在傳播中,如何規劃預算投入才能帶來最高的性價比?


在外部環境的劇變之外,品牌內部的營銷工作也將受到挑戰。市場競爭進入不透明、高速、無序狀態,企業隨時在打無準備之仗,要如何讓企業足夠的 “敏捷“?渠道多元的同時,也意味著營銷策劃從預算到創意都更難標準化如何持續且準確地判斷“做法是否有效”?數據和科技整合得越好,營銷的效率和有效性越明顯,那麼,品牌如何成為這其中的佼佼者而不是被人甩在身後?


數字世界瞬息萬變,我們需要擁有一套適合當前時代的數據營銷解決方案。而這套方案的核心,就是本文所提出的“數說品牌加購指數”,實質便是系統化數據管理及運營。


在當前品牌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品牌營銷不再是一件單一的事情,因此這一指數也由品牌影響力、品牌美譽度、品牌購買潛力三者共同構成。這三者背後對應著不同的執行路徑,也是企業最佳的三個切入點。

你的品牌加購指數到底幾何?未來要如何用數字講述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