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我的戰“疫”時刻·武漢】吳建朝

吳建朝,男,80後,衡水市人民醫院急診ICU主治醫師,衡水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1月26日,出征武漢,奮戰54天后,於3月18日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返回衡水。

26日,早上9點,正在醫院查房的我聽說需要支援武漢,到晚上8點,踏上南下的火車,一切都是匆忙,來不及交代好自己所管病人的情況,來不及跟自己最愛的人告別,來不及想自己還能不能回來。

【講述‖我的戰“疫”時刻·武漢】吳建朝

出征武漢,無論生死,不計報酬,沒有豪言壯語,只為職責所在。我要去,要去履行自己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責無旁貸,一定要去。只是愧對於自己的家人,年邁的父母以及年幼的女兒。

當列車駛入武昌火車站的時候,雖然武漢封城的消息幾天前就知道了,但是看著空空蕩蕩的火車站,只有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以及工作人員,再無其他,空蕩之中略微帶著絲絲恐懼。接我們回駐地的是34路公交車,看著窗外的景象,沒有人,沒有車。這時才意識到武漢真是“病人”,我們確實是逆行者。

安頓好後,下午就開始了第一次培訓,也是唯一一次培訓,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當時時間緊張,前線太缺少醫務人員,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我們也迫不及待想投入到一線。1月28日,便進駐武漢第七醫院,時間就是生命,是同死神賽跑。一群白衣戰士帶著僅有的一套防護服便上了前線。武漢七院,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非常缺乏醫護人員。當時的武漢,危重症患者數量急劇攀升,ICU病床數量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我們只能一邊救治,一邊加緊改造病區,擴增病床。

印象最深的一位病人,她的插管過程不是特別順利,連續三次仍未插上,此時病人指氧下降,心率也在下降。因為常年在自己單位插管,相對熟練,便主動承擔了接下來的插管操作。在新冠肺炎的戰場上,穿上防護服,霧氣擋住護目鏡,視線變得模糊不清。戴3層手套,原本靈活的雙手變得笨拙,呼吸困難和心跳加速也增加了操作難度,我只能在護目鏡霧氣的斑駁間,尋找較清楚的部分,憑著感覺完成這個“一失萬無”的工作。等到插上管,上了呼吸機,從儀器上看她的血氧飽和度就開始一點點往上走,血壓也在慢慢的恢復正常,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這時,隔離衣服已渾身溼透……

此後的日子,我們加速研究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和救治方法,與時間賽跑,盡全力的去救治每一名病人。因為,要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切儘早。從ICU方面來看,包括儘早擴充重症醫學科病房,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儘早進行臟器功能支持,包括對炎症風暴,儘早採用血液淨化,血液灌流和恢復期的血漿輸液等。儘早開展ECMO治療,縮短無創通氣時間。而在救治力量上,也要儘早磨合好,組合起來的團隊,形成合力,配備足夠的人員和設備去展開救治。

3月14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降為4人,就在這一天,武漢市第七醫院最後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同時ICU病房中最後三名重症患者被轉到武漢市肺科醫院。

奮戰54天后,我們第一批衡水支援湖北醫療隊,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受到了武漢人民的讚譽,全部平安歸來,零感染。臨床觀察期結束後,我將重返工作崗位,繼續發揚武漢抗疫精神,守護人民健康。


講述人:吳建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