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古漢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啟迪古漢(000590)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近年來,在國家醫保控費、三醫聯動的大背景下,藥品相關政策持續推出,“兩票制”、“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4+7”集中帶量採購、抗感染藥物分級管理、中藥注射劑限用、部分中成藥列為輔助用藥,以及國家對安全環保督查力度不斷加強等政策對藥品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9年,公司經營層審時度勢,外拓市場,內抓管理,興利除弊,挖潛增效,持續完善藥品生產質量管控體系,加快經營轉型發展,順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年度經營目標,公司穩步前行。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03.45萬元,同比增長69.55%,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4,244.23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2019年,公司主要工作如下:

(一)營銷管理.

1、調整優化業務結構.

公司在積極開拓市場的同時,創造性地對營銷模式和銷售體系進行改革:即形成扁平化渠道結構,設置以主流連鎖為核心的垂分體系,建立良性的渠道秩序。設置兩級商務分銷體系,輔以批零一體的商務格局。隨著全省連鎖一體化的推進,運用連鎖強勢資源,簽訂戰略目標責任狀,實施連鎖客戶分級管理。

2、終端管理精細化.

公司緊緊圍繞年度經營目標,加強終端基礎市場建設:按銷量劃分區域,實行梯次開發。即市場佔有率高,銷量較穩定的成熟市場以穩定市場份額為主;在市場佔有率不高,潛力相對較大,存在一定上升空間的地區實施重點開拓;在發展較快的地區加強市場管理以及相關的增量建設,打好基礎,為市場的增長做好準備。

3、實現宣銷分離營銷格局.

古漢養生精以“體虛”為切入點,完善產品市場供銷宣傳定位,將人群擴大至40歲以上,推廣“養生精+”組合營銷概念,線上充分發揮互聯網等資源統籌規劃,線下利用廣告構建立體化傳播體系。加強與商業公司、主流連鎖以及區域連鎖的深度合作,有層次有目的地開展培訓、宣教等活動,形成新的傳播渠道。

(二)生產管理.

1、中藥公司加強精益製造,嚴控成本費用.

中藥公司各項管理提升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全年先後通過ISO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三項管理體系認證。創新激勵機制、實施技術攻關和管理突破,克服由手工操作向自動化生產模式轉型過程中的人機磨合、設備運維等各種困難,提高柔性生產製造管理能力。在一系列管理措施下,降低了生產費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中藥公司加強了對物料趨勢的分析判斷,嚴格按“重質量控價格”的採購原則,充分研判市場趨勢,深入產地比質量,考察市場比價格,同時也制定積極的採購策略,預防物料大幅上漲對採購成本帶來的衝擊。

全年批藥材採購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40個品規的包材基本實現了價穩質升,節約了採購成本,充分利用供應採購控價,同時確保原輔包材質量穩中有升。

2、製藥公司積極穩生產、逐步調結構.

製藥公司全體員工圍繞公司年初制定的考核目標,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了各項生產指標和管理指標。

全力擴大原料藥-甘油磷酸鈉的生產銷售,收縮虧損的輸液產品生產,積極尋找成熟銷售渠道,實現外部委託保成本生產。積極推進新籌建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建設,為轉型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加快推進研發工作,加強企業產品競爭力.

中藥經典名方開發工作順利推進,完成了兩個新品種的物質基準(標準煎)研究及中試預試驗。特色兒科品種“五維賴氨酸口服溶液”的穩定性改進實驗基本完成。申報“黃精系統研究與全產業鏈開發與示範”等3個省市科技項目。公司建全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發佈了知識產權管理文件,積極申報產品專利,本年度已申請3個外觀專利、7個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專利7個。由此,科研技術工作重心已實現由課題研究和項目申報向產品創新、服務生產技術提升、支持市場拓展轉移。

(四)募集資金使用與管理.

公司嚴格按照《募集資金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強募集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報告期內,募投項目“年產4億支古漢養生精口服液技改工程項目”已建成口服液製劑車間、成品倉庫等工程,完成其中年產2.5億支產能生產線相關設備的安裝,並已經正式投產。“年產4億支古漢養生精口服液技改配套工程項目”、“固體制劑生產線技改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閒置募集資金投入低風險的投資理財業務,提高了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五)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增添發展後勁.

1、強化績效管理,為經營目標達成保駕護航.

與公司戰略及經營目標密切聯繫,始終是績效管理追求的目標。人力資源部根據年初與各分子公司、各部門簽訂目標責任狀,開展年度績效考核管理工作。通過評定,編寫了績效分析報告,總結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反思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向,確保年度目標按計劃實施。為優化公司人力資源配置,編寫人才儲備方案,形成分層、分類培養,實施動態管理,形成有效激勵的人才梯隊建設模式。

2、不斷優化管理流程,加強網絡信息管控.

為轉變公司傳統管理方式和組織方式,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公司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著重對銷售公司授權管理體系進行了完善,加強了對銷售公司高管行事權限流程審批,亦對人力資源等OA審批流程進行優化調改,OA系統各項功能應用也在持續深度優化中。為嚴格規範信息發佈程序及原則,制定了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加強對公司各信息平臺的統籌管理。

3、加強風控管理,防範經營風險.

公司加強了內控管理,按照湖南省證監局通知要求,組織完成了內控自查自糾工作,出具了內控自查報告,完成了整改檢查。通過加強經營過程監管,對銷售公司招商部業務流程及執行情況進行重點檢查,梳理管理問題並監督改正;對古漢養生精湖南省內市場進行巡查,出具巡查報告;參與大宗中藥材採購的市場考察,審核市場考察報告;參與各單位招投標、資產處置及工程竣工驗收等工作。通過從程序和實體上進行監管,提高了企業風險防範能力。

(六)重塑企業特色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公司開展了國慶70週年系列活動:舉辦“古漢好聲音”職工歌手大賽、職工工間操比賽,拍攝國慶獻禮MV《我和我的祖國》等。積極參與各平臺交流,外樹企業形象,在中國醫藥企業政研會第八次會員大會上,公司榮獲中國醫藥企業黨建和思想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兩項殊榮。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品牌優勢.

公司是湖南省主要的中藥企業之一,公司產品技術實力及服務質量得到市場及客戶的高度認可,樹立了較好的市場口碑,公司產品古漢養生精在湖南省內已持續銷售三十年以上,積累了一定的銷售基礎和消費群體。企業品牌信譽是公司重要的競爭優勢,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技術優勢.

公司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湖南省中藥液體制劑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通過自主研發和合作開發等多種方式不斷培養和提升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公司依據湖南馬王堆出土養生方開發的產品古漢養生精(口服液、片劑),因其獨特配方,曾被評為國家秘密技術項目品種和國家中藥保護品種。

公司目前已擁有與核心中藥產品有關的核心技術及製備工藝,並形成多項專利。

(三)質量優勢.

公司擁有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以《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制度》為基準,建立了嚴格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產品質量分析制度》、《三級質量考核細則》、《產品、物料、生產過程監控標準》、《偏差管理規程》等質量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對原材料購進、生產過程、產品放行、市場反饋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控制。對產品生產過程中質量進行嚴格監管,確保了產品一直以來穩定的質量。

(四)人才優勢.

公司集中了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較高技術水平的研發隊伍,核心管理團隊長年從事醫藥生產、銷售和投資相關行業的管理工作,在公司業務運營和財務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對行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經過多年的培養和發展,公司擁有一批優秀的技術骨幹,建立了高素質管理團隊和營銷隊伍。這些雄厚的人才資源為公司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當前,醫藥改革進入深層調整階段,政策如同瀚海波濤,助推醫藥產業駛入深水區,行業分工細化趨勢將愈發明顯,生產模式和生存方式逐步分化,醫藥流通趨向集中跨界延伸,醫藥終端渠道結構性變化加劇。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相關細則的發佈,全面健康理念正在加快落地。圍繞老年、女性、兒童等重點人群的需求變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是醫藥行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同時消費升級、技術進步也在加速行業創新轉型,打開了行業長期持續增長的空間。

2、公司發展戰略.

2020年,公司依循“先生存,後發展”的思路,結合啟迪控股對啟迪古漢“瘦身正風”的改革要求,不斷調整管理模式,創新管理思路,繼續做大做強以古漢養生精為核心的中藥保健產業;推動衡陽製藥公司經營轉型,以新建甘油磷酸鈉等原料及中間體生產基地為契機,引進新夥伴,嫁接新產品、開發新項目;盤活存量資產,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在大健康領域積極尋找適合未來公司發展的合作伙伴,以擴大公司的體量,增強盈利能力。

3、經營計劃.

(1)推進啟迪古漢深化改革.

為深刻貫徹中央巡視組以及清華大學的要求,貫徹落實“清理整頓、瘦身正風”八字方針,按照啟迪控股的統一部署,加快推進啟迪古漢深化改革,做好企業管理去除機關化,清理國有資產,制定企業發展規劃。

(2)完善績效考核管理,梳理管理機構.

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增強績效考核的客觀性和全面性,細化經營板塊績效考核指標的設置,增加因利潤變化對經營業績的影響權重,以加強與公司經營發展目標的關聯性;加強經營管控,對管理機構設置進行適度梳理調整,形成富有戰鬥力的管理格局。

(3)持續調整營銷業務結構.

2020年,銷售方面以“創新年”為年度主題,以“效益優先、科學管理、因地制宜、整合渠道、發力終端、新品開發”為主導思想,在深度改革的基礎上,結合形勢變化適時調整業務發展的力度和節奏,立足現有發展現狀和特色優勢,強化管理、創新思路,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圓滿達成。

仔細區分省內不同市場,因地制宜實施不同市場策略,關注市場變化,積極拓展中藥、西藥小品種的營銷渠道和市場,逐步提高市場佔有率。注重市場宣傳策略及板塊協同效應,巧妙利用網絡、電梯、終端櫥窗廣告等構建立體化傳播體系,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引入新客流、傳播新理念、引導新需求;與國醫館在專家資源、宣傳手段等方面相互協同,以“都市養生+”、“抖音”等為宣傳主線,以宣教團及推廣團隊為支撐,以商業、連鎖、重點客戶為戰略合作對象,鎖定目標消費者。針對渠道、終端、人員三個層級開展培訓、促銷活動,從而形成立體傳播覆蓋。

(4)管理創新.

①堅守質量底線、嚴控質量紅。

以GMP常態化管理為抓手,優化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和職能,加強內外質量數據、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的分析,完善內部質量管控預警機制,建立車間、部門質量紅線量化指標,加大質量考核獎懲力度,推進質量管理數據化,全面提升內部質控體系。

②創新計劃調度,優化生產管控.

建立年度經濟生產模式預案,優化設備及生產體系,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柔性應對市場計劃變化;針對原輔包材等大宗物資價格上漲和建設項目陸續投產轉固所致費用增加的成本上升趨勢,從供應採購、生產過程控制、設備運維、工藝技術等多方面採取措施嚴控成本,力爭2020年口服液單支成本控制在預定目標以內。

③保安全加進度,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中藥公司積極加快中藥公司固體綜合製劑、綜合提取車間完成工程結算驗收與審計,推進完成認證及投產試運行;推進科研質檢樓、輔料車間主體建設,同時完成配套道路、綠化、安防等附屬工程施工。製藥公司繼續加快推進原料藥、中間體項目建設,儘快完成項目立項、國土證辦理、環評、能評、安評等工作,力爭主體工程早日完工。

④聚焦產品技術創新,提升科研軟硬實力.

繼續以推進經典名方研究合作為基礎,對古漢養生精在改善老年認知能力、養心定悸顆粒在治療冠心病獨特療效治療等方面進行臨床價值挖掘研究;特別將以現有品種工藝改進研究支持工藝核查申報為主線,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與科研項目、知識產權申報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活動,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市場拓展動能,進一步搞好科研技術團隊的自身建設。與此同時,大力推進五維賴氨酸口服溶液上市前穩定性研究和養生精效期調整等工作,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複審的及時申報、創新研發中心的升級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公司的科技創新實力。

⑤完善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環境.

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環境需要長時間形成和改變。提倡“安全發展與經濟效益齊頭並進”的管理哲學,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價值觀等方面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

不斷創新管理,改進內部風險控制方式,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通過企業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加強溝通,配套制定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更好地貫徹企業的內部風險控制機制。

4、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風險因素及應對措施.

(1)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

“醫保控費”推動臨床用藥以合理性和必要性為主,國家新版醫保目錄對很多藥品限制使用,多地亦陸續出臺輔助用藥監管目錄。公司中藥產品“古漢養生精”為滋補類藥物,是公司最主要的盈利產品,在公司生產銷售中佔比高,產品結構單一,目前依然受限於省內銷售;處方藥系列以普藥、輔助用藥、小病種藥為主,在用藥佔主要份額的醫院市場突破緩慢,較難形成醫院臨床與零售藥店協同推進的銷售格局,受醫藥行業政策,市場波動及公司產品銷售、質量等因素的影響大,風險集中度高。

應對措施:公司一方面集中資源維護和開拓古漢養生精市場,加大省外市場投入,嚴格監管產品質量;

另一方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尋找高臨床價值、低經濟成本的產品,通過研發和併購,不斷豐富產品線,以獲取更多的新產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分散產品單一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加快公司產業鏈的延伸,佈局大健康醫藥養生產業。

(2)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為中藥材,由於中藥材多為自然生長、季節採集,產地分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自然災害、經濟動盪、市場供求關係等多因素變化影響原材料的供應,其價格存在波動的可能,導致本公司產品成本發生變化,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正常盈利水平。

應對措施:為合理控制成本,公司一方面加強市場價格監控及分析,通過產地調研等手段,加強對市場情況的掌控與預測,合理安排庫存及採購週期。對重點原輔料,積極開展戰略儲備採購,降低採購成本。

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推行成本管理,加強生產規劃,通過內部資源整合,搭建大宗原材料採購平臺,實現部分原輔材料及包裝材料集中採購;通過提高生產預測準確性,使資源優化,以降低產業鏈整體成本。

(3)製藥公司解困進展較慢.

由於近年來大輸液市場萎靡,行業競爭激烈,製藥公司受困於產品結構老化,生產線開工不足、人員負擔過重等因素影響虧損較大,現全力通過產品代加工、嫁接新產品、開發新項目等多種途徑減虧初見成效,但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應對措施:加快產品結構調整速度,積極推進市場前景好的化學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項目建設,提升企業盈利能。同時,加強公司治理,優化組織結構,引入競爭機制,統籌合理安排人力資源,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多項措施並舉助力製藥公司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