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科技增投,新經濟指數升至31.2

4月2日,財新智庫和BBD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受資本和科技投入拉動,3月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NEI)實現持續上升,錄得31.2,即新經濟投入佔整個經濟投入的比重為31.2%,高於上月0.9個百分點。

從分項指標來看,NEI的上升主要來自資本投入的上升。資本投入指數近一年來波動上升,3月錄得39.2,環比上升2.8個百分點;科技投入指數從2019年9月開始波動上升,3月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至29.2;勞動力投入指數近兩年來小幅下降,3月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至25.5。

萬事達卡中國區總裁常青表示,“頂著疫情壓力,第一季度的NEI走出了一段持續的陽線,期間展現出的韌性與動能令人印象深刻。隨著全國範圍內復工復產復業的有序推進,多省市也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新基建’項目。我們相信,無論是面向眼下的經濟恢復還是著眼未來的經濟發展,新經濟特別是其中以萬事達卡為代表的高新科技企業都勢必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從行業貢獻度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對NEI貢獻最大,3月貢獻了13.4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名次上升最快,從上月的第八名上升到第六名,貢獻了1.3個百分點;新材料產業名次下降最快,從上月的第六名下降到第八名,貢獻了0.9個百分點。

3月新經濟行業入職平均工資水平為11593元,下降631元。3月新經濟行業的平均入職工資水平高於全國平均入職工資水平6.1%,低於上月7%的入職工資溢價。

報告通過每日人流量來觀察復工情況發現,上市公司的人流量已經恢復到年前高峰的65%左右,其中製造業上市公司人流量恢復到了年前高峰的70%,但在3月初之後有所下降,報告認為,這可能與訂單減少造成的勞動力需求萎縮有關;寫字樓復工率不及年前高峰的60%,商場的人流量恢復最為緩慢,目前仍不足年前高峰的50%。分省份來看,湖北和北京始終位列復工率倒數兩名,顯示這兩個地區的生產尚未恢復正常。

從企業招聘情況來看,東莞、蘇州、合肥、成都、南京和廣州招聘崗位數量恢復最快,3月增量均達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的70%至90%。上海、南寧、石家莊等地的招聘崗位增量恢復較慢,約為去年同期水平的40%。報告認為,二線城市中排前列的城市,恢復速度較其他城市更快。

分地區來看,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北京、廣州、杭州、青島和南京在城市NEI排名中排行前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