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當日復一日的生活變成了生存,在麻木的上完班後坐在沙發上,好像生活一直都是這樣。為了家人、責任和金錢,終於是活成了別人的模樣,在時間的慢慢逝去時丟失了自我,與別人無異。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究竟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呢?我們丟失的其實不是夢想,而是走出去的勇氣而已,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契機就能夠重新上路。

《白日夢想家》講訴的就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生存狀態,也實現了大部分人的白日夢想。電影中的主人公沃爾特·米蒂有一個保護欲過度的母親,在母親的呵護下。沃爾特成長為了一個愛做白日夢的圖片編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幻想自己成為英雄,到處經歷各種冒險。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從北極的冰山上歸來,帶著老鷹寫著為愛人準備的情書;

在電梯裡成為007裡面的間諜一樣,收拾聒噪的收購公司經理;

為了喜歡的女孩變身超級英雄,從煤氣洩漏即將爆炸的樓裡救出心愛的小狗等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可是回過神來,現實還是給了沃爾特沉重的一擊,他的公司被收購併停刊,但是攝影師肖奈要求要用他拍攝的25號底片作為雜誌最後一期封面,可是寄過來的底片里根本沒有25號。他也為此而開啟了一段夢想照進現實的旅程。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人生旅行的車票

為了尋找冒險攝影家肖奈,他先去了格陵蘭島,找到照片上線索中的手指;再從直升飛機上躍入冰冷的海水中,險些葬身魚腹;獲救後隨船去了冰島,跑到了即將噴發的火山,用橡皮人換來的滑板在公路上滑行,隨後又登上了喜馬拉雅山,最後才在一座高峰上見到了在拍雪豹肖奈。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雖說他這一路的行程讓人覺得充滿了戲劇性的巧合,但是不得不承認,依舊讓人看的怦然心動。在充滿魅力的大自然下面,生命是多麼的美好且渺小。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如今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許多人忘記了如何去感受生活。或許手機裡有成百上千的照片,人們習慣了通過鏡頭去看世界,通過朋友圈去看自己,唯獨卻沒有用生命去感受。就像肖奈所說的那樣:

“美好的東西從不會尋求關注。”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生活的意義

肖奈感謝沃爾特多年的合作,曾寄給他一個帶有公司座右銘的皮夾子:“開拓視野,衝破險境;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其實25號底片就在這個皮夾子中,但是沃爾特並沒有打開看,他沒有找到底片被開除工作。幾乎是萬念俱灰之間,他將皮夾子丟進了垃圾桶,但是被他母親收起來

了。

距離最後一期《生活雜誌》印刷還有兩天時間,當沃爾特終於從媽媽手裡接過皮夾子,取出肖奈送給他的25號底片時,他卻已經不關心照片的內容,而是直接送給了經理。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他告訴經理,那些被他趕走的人都是因為

相信雜誌的座右銘才來的,他們一起成就了這本雜誌,也希望他能尊重這些人。

而最後《生活雜誌》的最後一本封面,居然是“最終刊:獻給造就這本雜誌的人”,而圖片就是沃爾特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這其實就是25號底片的謎底,它其實更像是關於生活的意義是看見,是所經歷的那一時刻,是成就事情卻並不想引人注目的美麗!這也是生命的精髓。

而最後,沃爾特選擇走出白日夢,打算真實的活著。迴歸生活,回到了真實。所以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的複雜,它就像白日夢一樣,空白由你塗鴉,星河由你點亮。

《白日夢想家》:生活不應該只有幻想,更需要付出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