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牛角岭:小山村大变样



轮下柏油路,窗外好风光。车子行驶在平坦宽阔的柏油公路上,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盘旋复盘旋,行驶一个多小时都不会觉得乏味,甚至还有"过山车"般的刺激感。欣赏着一路风景,记者来到了蟒川镇牛角岭村,村头一面写有"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红旗,显得格外鲜艳。

牛角岭村是省定深度贫困村,地处大山深处,长年交通不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限制。

今年73岁的村民焦改回忆说:"我是20岁嫁到牛角岭的,以前村里住的是草房子和石头房子,走的是狭窄的土路和石子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到处都是水坑、泥坑,不穿深筒胶鞋都没法出门。"

"不过现在好了,这些年,村里修了两三次路,家家户户门口都铺成了水泥路,不管下雨天还是夜里,出门都方便多了。门口还修建了石头道牙,到了晚上俺都喜欢到门口坐坐。"焦改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笑着说。

"要想富,先修路。"据牛角岭村村支部书记冯中仓介绍,这些年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工作队入驻后,针对该村的状况精准施策,动员各方力量,制定帮扶规划,因村因户施策。在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同时,还加强了牛角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7、2018年,我们村分两期实施了户户通道路铺设工程,一期工程6800平方,二期工程4600平方,现在牛角岭村已经完全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今年5月份,还铺设了村外的出行道路,对路面进行了加宽并铺设了柏油,我们山里人也能走上柏油路,极大地便利了村民出行。同时,在脱贫攻坚的大环境下,我们村还完善建设了村室、游园、儿童乐园、公厕、体育建设场地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群众的人居环境条件。"冯中仓向记者介绍。

"以前村里的路面坑洼不平,听说要修路,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村委会动员以后,各家各户都自行把门前的路基铺平,然后再让施工队统一施工。现在柏油路直接通到了家门口,而且党的政策好,去年'六改一增'把我们的房屋也改善了,我家的上屋墙面做了粉刷,装修了吊顶,院门口也做了美化改造。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村民冯玉兰对现在居住条件的改变,说出了心里话。

"现在的村子不光是路好走了,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说起村子的变化,一直在外创业的村民李光超回忆:"前些年我在家时,村里面是土路不说,街上还到处都是牛粪、鸡粪,各家的垃圾门口随便乱倒,真的是脏乱差,说实话,当时心里在想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没想到精准扶贫开展以来真是大变样,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村里各个街道还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别说下雨天外出不受影响,就是晚上出门村里也是亮堂堂的。每条街道隔一段就有个垃圾桶,还有专人负责清倒垃圾,我回家时还总是看到帮扶人在各家各户帮助打扫卫生,谁要再随便倒垃圾他就不好意思。"

"我在外工作发现,城里的伙计过个周末还老想到山村玩上一两天,现在我给他们推荐俺村心里可有底气了。"李光超满脸自豪。

傍晚时分,村民冯群改带着孙子到村头儿童乐园玩耍。"现在村里路真好,天也凉快了,带着孩子出来转转也有地方去了。"冯群改和村民打着招呼,带着小孙子优哉游哉向村口儿童乐园走去。



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乐义 黄耀辉 郭营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