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告訴你茶托、飯託、酒託到底是怎麼回事?

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很多病態、取巧的行業也油然而生,今天說的就是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普及全民社交的時代,從中衍生的行業也是層出不窮,今天就來說說什麼是酒託、飯託和茶托之類的事情,這已經變成了一個行業,在危害著社會和我們身邊的人。

親身經歷告訴你茶托、飯託、酒託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幾種形式行騙都分為一類,就是網上交友行騙。在不同的交友軟件app上開通附近的人,在傳上去一個漂亮的頭像,在微博上摘抄一些漂亮的女孩生活照片,網撒好了,就剩下魚咬勾了,等有男的加上之後,“它”相對的會主動和你聯繫,比較積極,主動約你出來見面、散步,為什麼說是相對呢,因為它太主動會讓你懷疑的。而且它不會只和你聊天,絕對是大面積撒網。

親身經歷告訴你茶托、飯託、酒託到底是怎麼回事?

記得很多年以前,有一次,網上認識一個女孩,挺投緣的,聊的很好,後來女方約出來見面,那我一男的豈會含糊,想著請她吃個飯看個電影交個朋友,因為在網上看到過飯託這類的文章,所以特意約的大商場門口,想著在商場吃個飯看個電影得了,但是剛見面說餓了,吃點東西,說那我選一家吧,挺不錯的,我又怎麼會拒絕,就答應了,她帶我去的,一家民房小區,房子是南北通透打通了做成的類似於餐廳的地方,裝修的還不錯,等著點餐上菜單的時候才明白過來,這不是一般的貴啊,他家最便宜的是罐裝雪碧,50元一瓶,一個素菜的話要200多,肉菜300到500不等,一頓飯下來差不多一千塊錢,硬生生把飯吃完了,我當時已經不在乎錢了,我在乎命啊。也沒辦法報警,後來就不了了之了。在以後我對於社交軟件的陌生人就很少相信了。你又不是彭于晏,主動約你的肯定圖你點什麼。

親身經歷告訴你茶托、飯託、酒託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這類事情頻發,因為社交方便了很多人,但也流露出很多社會問題。這種事情漸漸地衍生出來一個行業,現在手機定位地址可以全國隨意更改,我為什麼上面用這個它呢,就是因為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一個男的還是一個女的,他們會和小的商家合作,誰領的人帶過來給什麼樣的菜單,魚咬勾了發給這個城市的託,託帶著魚去吃飯、喝茶、品酒,託會帶你去指定商家去消費,商家一看是“合作的人”就會給不一樣的菜單,最後消費完是商家、見面的託、網上聊天的託和公司一起分得,當然其中有一個兩個角色視情況不同可以省略。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呢?就是想提醒現在的年輕人,線上交友需謹慎。

提出三個問題:1.如果你被飯託帶到餐館,一看餐單你會怎麼辦呢?

2.如果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呢?

3.如何判斷和你聊天的網友是不是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