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電影開播,在2020年做原創IP,靠譜嗎?

3月18日,電影《藍月》在騰訊視頻獨播上線,首日播放量近800萬,評分7.6。

從電影開始,A股遊戲商愷英對藍月這個原創IP的全面運營計劃正式啟動,之後陸續會做小說、漫畫、有聲小說、動畫、真人劇和新系列遊戲,組成內容矩陣。

比起市面上更常見的挑選成熟產品作根,從1開始做的IP運營,從零孵化原創IP運營難度更高,風險也大。

在2020年下注做這種事,要有足夠大的價值空間驅策操盤手的野心,也要有與之匹配的能力和資源。

照愷英說法,“藍月”被定義為上海愷英與盛和網絡聯合開發的原創IP,旨在宣揚一種融匯貫通的和諧共存之道,即中庸和大同的思想內涵。

IP的開發思路,是從電影開始逐步做內容拓展,吸收包括影視劇、文學、有聲讀物、遊戲在內的多個市場用戶,最終形成內容矩陣已獲得產品收入之外的版權運營收入和更多增長空間。

最先出現的,是用戶多,且適合快速鋪墊世界觀、故事架構,傳達思想的電影。

官方信息顯示,3月18日上線的《藍月》電影由愷英、盛和、湖州中環影業三方合作製作出品,製作時間近兩年,騰訊視頻獨播。

在劇情、選角、發行平臺幾個方面,調性都比較大眾。

《藍月》電影開播,在2020年做原創IP,靠譜嗎?

電影《藍月》

團隊方面,電影由老牌導演王利鋒、曾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的陳東泰聯合執導,劉宇橋、文熙、劉亦彤擔任主演。配角有老牌港星羅家英,和杜玉明、黃飛、孫八一、黃竣峰、餘鷥琦、閆藝瀧等。

《藍月》電影開播,在2020年做原創IP,靠譜嗎?

目前評分7.5,處中上游

劇情上,影片主線是藍月大陸戰神帶領一種豪傑擊敗赤月魔神,有動作、玄幻、友誼、愛情多個元素,其間通過劇情引出屠龍刀、黑袍窮奇等藍月IP中特有內容。從騰訊視頻觀眾評論、評分情況來看,《藍月》目前處於中上游,不算多出彩,但演技在線、劇情相對合理,故事有現象空間和一定話題性。

《藍月》電影開播,在2020年做原創IP,靠譜嗎?

《藍月》劇照

按照愷英網絡思路,本次大電影主要用於推出藍月IP,奠定世界觀、主要故事架構等內容基礎。

在IP內容有一定用戶之後,官方將陸續孵化小說、漫畫、有聲小說、動畫、真人劇等領域的作品,滿足不同屬性用戶需求,聚集流量和粘性,追求版權運營獲利的可能,並反哺於藍月系列新遊,在遊戲業務中取得突破。

這種思路在2020年聽上去可能有點晚了,但其實合理。

企業和市場的需求

在2020,已經沒人質疑IP於文化內容的重要性,《英雄聯盟》IP價值過500億、閱文版權營收暴增,也讓更多人確信,越大的IP約容易賺錢,越靠近IP源頭,能賺的空間就越大。

但現實是,過去10年,優質IP資源幾乎已經被開發殆盡,做原創IP,是雄心,也是迫不得已。

以遊戲業為例,據遊戲工委數據顯示,中國遊戲產業收入增速從2017年開始跌到10%以下,在玩法、技術創新瓶頸下,IP仍是最吸金的元素。

《藍月》電影開播,在2020年做原創IP,靠譜嗎?

2019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情況

從2017年開始,中國IP改編遊戲收入佔比就超過了整體市場收入的60%,之後數年仍在遞增。

為了更大限度的開發單款IP價值、尋求更多IP合作資源,光遊戲業就已涉足影視、文學、動漫、戲劇、建築等多個領域選購IP資源,嘗試過影遊聯動、漫遊聯動等操作模式。

到如今,市面所存IP(真正有帶量效果和改變空間的)資源已經基本飽和,IP所有者開始分平臺、分時間、分內容版本(如小說分部、動漫分季)出售改編權,並追求獲利更高的分成方式。

其中頭部IP如2019年火熱的《慶餘年》《魔道祖師》等版權方更注重合作方的整體實力,形成了一種大IP只找成熟大平臺,腰部IP資源減少,價格升高,底層IP開發價值不足的局面。

此時,想做長線以持續盈利,獲得更大增長空間的企業,就需要挑戰原創。挑戰成功的關鍵,在於IP價值空間夠不夠、能力資源足不足。

藍月IP的價值空間

評價一個IP的價值大小,一般是看其改編空間、用戶屬性兩個層面。

從電影來看,藍月IP故事沒有特定的歷史時空,世界觀偏向於玄幻,人物、傳說、兵刃、神功都有較豐富、完整的體系,後續獨立開發支線故事、某個元素的空間較大。

其次,從價值觀來看,IP講中庸、大同,也很中國,受眾基數受限較小。

此外,雖然藍月屬獨立原創IP,目前曝光內容也不多,但從其電影美術風格和故事風格來看,和此前的玄幻影視、國戰MMO類遊戲相似。

據巨人、愷英等多家經營過類似題材產品的遊戲商數據,此類題材遊戲產品的核心用戶為30-35歲左右的男性,基數可能不太大,但粘性高、消費能力強、有較成熟的網遊或者說網絡娛樂產品消費習慣。理論上來說,他們可以為後續IP衍生內容付費。

另一方面,同類產品在2017、2018兩年風靡互聯網的渣渣輝古天祿魔性代言宇宙和網大形式,也可能吸收到一批更外圍、年輕的玩家,當然,他們的主要意義是內容的二次創作、傳播。

愷英的IP運營能力

在藍月之前,愷英已經有過數個IP運營的成功案例,但多集中在遊戲領域,其中包括多個全球流水在大幾十億以上的項目。

憑藉相似題材遊戲的開發經驗和技術積累,做藍月IP的原創遊戲,可能並不難。不確定性更高的,是遊戲之外的其他泛娛樂內容。

據企業工商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3月,愷英旗下團隊以遊戲開發、發行為主,並無一線影視、動漫等子公司,本次電影製作也是和湖州中環影業合作。

在電影之後,想讓更年輕的網文、動漫用戶接受,還需要更專業、垂直的製作發行能力、資源支持,這可能需要更多的資本、業務合作實現。

另外,儘管IP價值被認可、哄搶,但其實從多數IP衍生產品生存狀況來看,除電競賽事、系列新作、部分周邊產品已經實現獨立造血外,更多的IP拓展價值仍是滿足IP初始產品的用戶需求,能跳出初始產品之外,形成真正IP內容矩陣的沒幾個。

這期間,IP開發商還有面對新技術、市場需求的更迭和其他廠商的競爭,開發藍月IP,或許是愷英一個認真且正確的決定,但要看到其預想成效,還需要時間和更多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