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1


這段時間,最扎心的一則新聞,是財新記者的一個採訪。


財新記者問一位醫生:“你哭過嗎?”


這位醫生說了這樣一段話:


“最讓我遺憾的是一名來自黃岡的孕婦,病症很嚴重,在ICU住了一週多,治療花了近20萬了,她家是農村的,治病的錢是找親戚朋友借的。使用ECMO搶救,其實病人的病情已經在好轉,有可能存活的。是孕婦的老公最終決定放棄治療,她老公哭了,我也哭了,因為我覺得還是有希望治好的。放棄了,孕婦就死了。而且在放棄的第二天,政策變了,對於新冠病人國家提供免費治療。我很為那個孕婦惋惜。”要是她家再多那麼一點錢,再多熬那麼一天,母子倆就得救了。


2


2月5日,京廣鐵路,湖北湖南交接處,有鐵警發現兩名男子,揹著大包小包走在鐵路上。


鐵警上前詢問才知道,這兩人來自湖北,此次出行時為了趕去深圳上班。由於湖北省各種交通工具已經停運,他們決定步行抵達湖南再乘車去深圳。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被發現時已經整整走了7小時。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更心酸的是,鐵警聽完他們的經歷和打算之後,才發現他們方向走反了。


而他們聽完只剩茫然:方向亂了,我們沒來過,不認識路啊。


還看到一個爆料,說有湖北居民用木盆劃過長江,到達江西九江: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男子不是傳染源,冒險渡江,也不是為了逃災,只是要來九江打工。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這些新聞下有上千條留言,很多人譴責他們亂跑,關鍵時期給國家添亂。


同時也有很多人表示感同身受。


不懂的人看完只有責備,懂的人看完卻都是無奈和心酸。如果不是迫於生計,誰願意在這種時期冒險出去?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3


2月10日以來,多地陸續開始復工。


很多走出家門的人,穿上了各種“奇裝異服”。


有人用塑料袋給自己做了一個防護服;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有人把充氣服裝、玩偶服穿上身;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有人全家出動,口罩、塑料袋,甚至飲水機的桶都掛在了身上;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辦公室裡,每個人全副武裝,用塑料薄膜圍出了一個自己的小小“工作間”;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乍一看覺得很搞笑,笑過之後卻只剩心酸。


4


一些人不明白:有人為何會冒著疫情賣糖葫蘆?有人為何會冒著疫情賣草莓?有人為何會冒著疫情復工上班?


其實我非常理解。打一個比方,你就明白了:


當你的手機電量是80%的時候,你會在乎掉1%、2%的電嗎?完全不在乎。但你的手機電量只有5%的時候,你會在乎掉1%、2%的電嗎?一定很在乎。不是他們不怕感染新冠病毒,而是因為他們沒得選!


你不是他,你不懂他的壓力,當你有貸款要還,有一家上下要吃飯,現實會逼著你走出去。


一位記者問一位回京復工的小夥子:“路上可能感染,為何還急著回來?”


小夥子羞澀地說了一句:“感染致死的可能性才2%,不開工的致死率是100%,再不上班,我就要餓死了。


如果可以平安度日,誰願意冒險顛簸?


社會學家費正清曾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主要任務就是謀生。


沒有幾個人生下來就是王思聰,多數人拼盡全力,也不過“謀生”二字。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5


想起知乎上的一句話:

這次疫情受委屈最大的,其實是沒什麼聲音的人。你跟他們講隔離防疫,但你沒法幫他們交房租水電、一日三餐。


的確如此。


網上很多人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 @荼蘼:

“生活的壓力遠大於新型肺炎的焦慮。

我們一家在深圳,老公開的士。因為病毒深圳街頭幾乎沒人。每天出車連基本租金都賺不回來,每天還要自己貼錢交租金,還要交房租生活費。兒子又要上幼兒園交學費了。超市的青菜也是貴的不得了,再這樣下去生活太難了。

老公每天出去又擔心感染病毒,又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出去。過年不回老家就為了多賺點錢,結果還要貼錢。”


  • @路邊青青草:

“我是個單親媽媽,帶這個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以前過年我都出去夜市街擺點攤,做點小買賣,賺點小孩的學費生活費之類的。

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有的街道都沒人走動了,我和兒子倆人呆在出租屋十天了沒出去,真希望疫情快點結束,不然我們娘倆就要活不下去了,我想快點出去工作賺點生活費。。。”


對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人來講,現實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充足睡眠、作息規律、健康生活,這些被人們掛在嘴上的口號,是他們最不放在心上的,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現實的壓力並沒有給他們提供選擇的機會。


6


河南焦作一位48歲男子,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患有冠心病,醫生表示需要手術治療,費用大概10餘萬。家人為其辦理了住院手續,可是他卻默默地離開了醫院。當家人找到他時,他已經選擇輕生離世。


這則新聞最近引起了很大討論,很多網友說“看著太難受了”“沒錢太可怕”“活著太不容易了”,還有網友說“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這樣做的,我不想錢花光了,還拖累家人”。


這則新聞讓人很心酸,網友的評論讓人更感悲傷。


有人問:“難道10萬塊錢比命更重要嗎?人的生命連10萬塊都不值嗎?”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來講,這是個艱難的選擇。


再講一個故事。


有一天夜裡,急診室衝進來兩位農民工,一位用左手緊緊握住右手,鮮血直下。一位拿著酒瓶,瓶裡泡著半截手指。


不用說,手指斷了。


醫生說:現在接還來得及,以後手指功能基本不受影響。


他問:要多少錢?


醫生說:三千左右吧。


他愣了一下,說:那如果截掉呢?


醫生說:三百。


他果斷地說:截吧,不要了。


醫生倒吸一口涼氣。


“貧窮限制的不只是想象力,還有人生的選擇權。弱者無選擇,這是人生最殘酷的事。”最壞的生活,是沒有選擇權的生活。


7


很多人不理解那些冒險出門的人,還是沒學會換位思考。你生活無憂,所以你不知道:


不是每個人在家也能工作,更多人只有走出門去,才能有收入,生活才能維持下去。你工作穩定有保障,所以你不知道:


不是每個人不工作也能有基本收入,還有人是工作一天收入一天,沒工作就沒收入。覆巢之下無完卵,所有人都在這場疫情之中受難,但總是有好有壞。


當你在家無聊刷著手機的時候,你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明知街上空無一人,還要拿著氣球出門叫賣。


冒險復工,為何拿命換錢?


當你在家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時,你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因為上不了班無法入眠。


這世上的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針沒扎到你身上,你永遠不會知道有多痛。但是,即使你無法對他人的生活壓力、無奈感同身受,也請不要隨便批評。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所說: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你不理解別人為什麼在意個把月的工資,王思聰同樣不理解你為什麼買個包還得糾結好幾個月。


所以啊,真的不要輕易去評價、苛責他人的生活,因為大部分人為了謀生已經耗盡了全部力氣。


歡迎大家關注我個人公眾號:時政微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