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結局,孫儷與“吸血”家庭和解:原生家庭真的無法擺脫?

​電視劇《安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之前孫儷扮演的房似錦因為母親的盤剝,弟弟的索取,終於下定決定與自己的“吸血”家庭斷絕關係。

然而,在劇情的結尾,房似錦卻因為姑姑的一句話:“你母親壓榨你,是為了這個家”,而選擇了原諒。

這樣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原生家庭的痛,真的會伴隨我們一生嗎?


01 你現在的樣子,藏在原生家庭裡


只要是看過《安家》的人,一定會對孫儷扮演的房似錦印象深刻。

她精明,幹練,理性,專業,做事雷厲風行,為人極有野心。

在所有人看來,她的人生都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前程無量,繁花似錦。

可是,房似錦業務能力雖強,為人卻讓人喜歡不起來。

升職第一天,同事對他自我介紹,她裝作沒有聽到徑直走過;

下屬跟了大半年的單,她毫不留情地就撬到自己手上;

同事在她生病時,為了讓她好好休息不被打擾,將傳單上的電話改成了自己的,卻被她誤以為對方要撬自己的單,惡狠狠地前去質問。

很多人都說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可是揭開她原生家庭的面紗,就會發現這不擇手段的背後,更多的是迫不得已。

房似錦的背後,有一個“吸血鬼”老媽和一個“無底洞”家庭。

在她的母親看來,房似錦的出生原本就是個錯誤。

她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姐姐,到他出生之時,父母一看是女孩,便要將她扔在井裡溺死,多虧了爺爺的阻止才撿回一命。

《安家》結局,孫儷與“吸血”家庭和解:原生家庭真的無法擺脫?

然而,小命雖然撿了回來,但生活上卻依舊受盡磨難。

父母姐妹都都不愛她。沒事時,對她不理不睬;有事時,對她拳打腳踢。再多的討好也無法換回母親的一個笑臉,但寶貴的上學機會卻差一點就輕而易舉就被母親放棄。

好不容易,房似錦憑著一口氣,在爺爺的庇佑下大學畢業,成了金牌銷售,本以為能夠擺脫原生家庭,開啟新生活。

可是,原生家庭卻依舊如幽靈般糾纏著她。

母親得知她現在混得好,就威脅讓她寄生活費回家,美其名曰“還債”;

弟弟的新房需要錢,母親便到房似錦公司去鬧,獅子大開口就是100萬。

《安家》結局,孫儷與“吸血”家庭和解:原生家庭真的無法擺脫?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下,房似錦的性格也變得冷漠又偏執。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過:“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無疑,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童年被愛包裹的孩子,內心便有了安全感和價值感,也能夠以更大的善意去對待這個世界;

而童年被厭惡、仇恨和暴力圍繞的孩子,將會活在懷疑裡,即使外表再堅強,內心也大多敏感而脆弱。


02 原生家庭,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曾經看過一期《奇遇人生》,節目中小S和阿雅一起去非洲探險。

其間有一個小片段,一家人為小S剛滿6歲的小女兒過生日,在許願時她說:

“我希望我們三姐妹,永遠永遠不要結婚,”

《安家》結局,孫儷與“吸血”家庭和解:原生家庭真的無法擺脫?

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可能對婚姻還沒有任何概念,卻已經早早地婚姻滿是恐懼與絕望。

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她的父母與家庭。

小S的丈夫許雅鈞是有名的“花花公子”,經常與眾多女模不清不楚,出入夜店。

而小S則是表面千般維護,背地裡卻經常以淚洗面。

她被出軌,被家暴,這些都被女兒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在家庭中,孩子們從未見過幸福婚姻的模樣,試問未來又如何有信心去愛他人,或是接受他人的愛呢?

《知乎》中有一個問題:在哪一刻原生家庭的傷害讓你絕望?

一個回答令人心酸:

“原生家庭的不幸在於,你以為你長大了,你可以獨當一面了,你可以逃開那些陰霾著內心的烏雲,你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談笑風生,揮斥方遒,但你身邊的人卻總是好奇地問你是不是曾經經歷過什麼,不然為何你的眼裡總是藏著傷心?”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

在爭吵和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對婚姻失去信心;

在質疑和猜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對他人失去信心;

在打壓和責罵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原生家庭,就像是培養我們的土壤,它的好壞,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人生走向。


03 原生家庭,是你與自己的一堵牆

既然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深,那我們真的就無法擺脫嗎?

並非如此,東野圭吾就曾說過: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你無法選擇父母。命運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安家》中房似錦的扮演者孫儷說過一句話:“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比戲裡更精彩,也更血淋淋。”

瞭解孫儷的人都知道,她的原生家庭相比房似錦,有過之而無不及。

12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得到的就是一個小小的女兒,和2000塊錢撫養費。

為了補貼家用,母親白天在商場工作,晚上去做清潔工,可她那個生身父親,卻未盡到一份養育的責任。

孫儷與母親一直居無定所,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在這樣的環境中,孫儷在對父親的仇恨中長大,她曾無數次在心裡想:

“他一定忘記了我和媽媽吧?他一定在和他的新妻子過著幸福的生活吧?”

直到20歲,孫儷對父親的怨恨依舊沒有消散。

對旁人尤其是異性,孫儷充滿了敵意,甚至決定一輩子不結婚,陪著母親度過一生。

直到鄧超的出現,融化了孫儷冰凍的心。

她變得不再敏感,不再多疑,學會了愛人與被愛,學會了和曾經的自己和解,讓婚姻充滿了幸福感與安全感。

原生家庭的影響的確很大,它是橫亙在我們心中的一堵牆。

當我們想要追尋幸福的時候,它告訴我們幸福並不存在;當我們想要靠近溫暖的時候,它告訴我們處處都是冰冷。

這堵牆橫亙在我們的心靈之路上,阻礙了我們通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然而,其實只要推到這堵牆,或許另一種新生活就會在我們面前展現。

除了“原生家庭”外,還有另一種我們自己組成的家庭,叫做“次生家庭”。

如果說童年時原生家庭的不幸影響了生命初期的生命質量,那至少我們還能夠通過“次生家庭”讓自己獲得重生。

出生,是一瞬間的事;成長,卻是一輩子的事情。

和原生家庭和解,打破橫亙在我們心頭的那堵牆,是自我寬恕,也是人生智慧。


04 原生家庭的爛牌,要自己打好它

很多人都將原生家庭作為自己失敗人生、失敗婚姻和失敗事業的藉口。

然而,原生家庭卻不是我們逃避現實,逃避成長的藉口。

有些人,被原生家庭壓了一輩子,最終成為了原生家庭的犧牲品;

而另一些人,卻努力抗爭,用“命有己不由天”的信念,活出了全新的人生。

只要你願意,原生家庭並非無法戰勝。

首先,要正視原生家庭,不否認,不逃避。

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原生家庭,無比厭惡,然而他越想逃避想否認,就越是無處可逃,最終將舊的原生家庭複製到自己創立的新的次生家庭,陷入無限循環的怪圈。

所以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第一步,就是正視它,不否認,不逃避。接納自己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原生家庭中,唯有敢於面對現實,才不會被現實所打敗。

第二,要對自己有信心,學會愛自己。

正視了原生家庭之後,就要區分開原生家庭與自我之間的界線。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痛,不能成為阻擋我們通向幸福的障礙。

或許別人不愛自己,但我們自己可以愛自己。對自己好一點,耐心一點,寬容一點。用我們內心渴望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相處。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既然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已無可避免,那不如向前看,讓自己一點點變得更好。

《人生自定義》中說:“出身無法選擇,人生可以。”

原生家庭或許是一手爛牌,但我們自己卻能憑藉努力打好它。

願你能夠與原生家庭和解,放下舊的,迎接新的;

更遠你能夠與自己和解,放下錯的,擁抱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