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企業逐步復工 4月煤價降幅有限

3月國內煤炭市場主要呈現供給寬鬆,煤價整體承壓下行,主要表現在鐵路運輸暢通,港口調入持續增加,場地庫存回升較快,電廠庫存高位震盪,日耗低位徘徊,難以提升,北上船隻拉運偏低。產地煤礦經過一個月的有效時間,晉陝蒙三地復工復產速度加快,截至3月22日,內蒙古全區累計復工煤礦238處,全區生產建設煤礦達到280處,產能9.13億噸。截至3月24日,山西省煤礦產能復產率達到95.42%,生產煤礦數量、產能利用率和日產量都恢復到正常水平。隨著產地有效產能不斷復工復產,煤炭供給呈現寬鬆格局,但下游及周邊電廠、建材等化工用煤需求不佳和港口市場轉弱影響下,坑口煤價持續走低,均價基本下降至春節前水平。如鄂爾多斯部分煤礦累計下調40-50元/噸左右,降後鄂爾多斯5500大卡動力煤主流坑口價320-325元/噸左右,陝西榆林地區部分煤礦累計降幅達60-65元/噸,降後6000大卡動力煤主流坑口價410-415元/噸左右。北方港口,因終端電廠庫存處於高位水平,火電淡季將至,需求偏弱,均在消耗庫存,北上採購的積極性下降。疊加各省市開工結構也有所不同,整體耗煤偏底低,倒逼港口煤價下行。疊加上游發運積極,北港庫存在一個月時間內上升近700萬噸,上漲幅度十分明顯,目前已經上升至2000萬噸附近,船舶預到仍非常有限,港口交投氛圍慘淡,貿易商保持觀望為主,部分因月底銷售壓力較大降價銷售,貿易商對後市仍較悲觀,截至3月27日秦皇島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主流平倉價降至540元/噸左右,已累計下行35元/噸,暫無企穩跡象,市場煤價格基本下跌至年度長協價附近。


一、宏觀方面

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消息稱,2020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62萬億元,同比下降17.7%。採礦業主營業務收入5129.9億元,同比下降10.5%。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13.1億元,同比下降16.3%;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為1345.3億元,同比增長8.1%;黑色金屬礦採選業為451.1億元,同比下降5.9%;有色金屬礦採選業為281.1億元,同比下降18.8%;非金屬採選業為332.5億元,同比下降24.4%;其他採礦業為0.3億元,同比下降80.0%。從數據上看1-2月份各項指標都在處於下降趨勢,其主要因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整體來看,疫情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隨著疫情防控加大,有效的節制,3月份中下游企業復工復廠逐步恢復,後續的生產、投資與消費有望加快增長,帶動經濟較快回。


二、國際動力煤情況

由於異地報關的限制,目前進口煤主要靠中標完成採購,地銷商受打擊明顯,個別出現未能履約與外礦長協訂單的現象。加之受國際疫情影響蔓延,市場採購需求減少,成交縮減,國際船運價也在下行,目前現印尼(CV3800)主流報價FOB31.5-32美元/噸,澳煤5500大卡FOB報價52-53美元/噸。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內煤供應恢復至往年同期水平,但國內復工復產進度緩慢,南方市場需求偏低,前期由於緊缺導致進口煤需求,後續或將有所回落。


三、國內港口庫存及價格

隨著產地煤礦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供給產量明顯提升,北港調入維持良好的狀態,而鐵發運大秦線煤炭發運量已經恢復至110萬噸左右的中高位水平,加之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在供需格局失衡下,港口預到和錨地船舶量偏少,加之煤炭消費淡季臨近,使得煤炭調出量低位徘徊。截至3月27日,北港7港合計庫存為1927萬噸,比月初增加610萬噸。港口現貨交投氛圍慘淡,貿易商保持觀望為主,下游電廠庫存高位下采購動力不足,加之火電淡季將至,價格持續陰跌。


四、國內煤炭生產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0年1-2月份全國原煤產量48903萬噸,同比下降6.3%。1-2月份全國日均產量815萬噸,較去年12月減少255萬噸。1-2月晉陝蒙生產原煤33724.3萬噸 佔全國產量的68.96%。其中內蒙古13105.2萬噸、山西12681.2萬噸、陝西7937.9萬噸。進入3月後,隨著產地煤礦陸續復產,多數煤礦已經開始滿負荷生產,目前煤炭供應維持寬鬆態勢。

下游方面,隨著天氣回暖及疫情有效控制,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有序進行,工業生產活動逐步恢復,但各省開工結構也有所不同,沿海地區多以服務、技術、輕製造業為主,中西部地區高耗能企業開工處於低位,大多數處於補庫原料為主。而六大電廠日耗緩慢爬坡,現階段沿海電廠庫存仍然高位,日耗中位震盪,去庫進程遲滯,仍需等待後市上下游供需變化以及非電行業等需求恢復進度。從3月1日至3月26日沿海六大電廠日均耗煤量52.47萬噸,同比減少13.57萬噸;庫存總量平均1769.98萬噸,同比增加144.21萬噸。截至3月26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1765.38萬噸,日環比增加8.23萬噸;日耗58.68萬噸,日環比減少2.99萬噸,庫存可用天數30.08天,日環比增加1.32天。目前電廠在高庫存依託下其基本維持長協剛需補庫,市場煤採購意願減弱,短期內難以集中採購釋放。後續工業企業復產增加及工業用電需求提升仍需時日。


五、進口煤情況

海關總署3月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1-2月份進口煤炭6806萬噸,同比增長33.1%。2020年1-2月份煤炭進口額為599960萬美元,同比增長25.1%。由於12月份清關受限,港口大量煤炭積壓,大量進口煤擠在今年1月份清關,導致1月份進口量激增,從而致使前兩月進口量依舊保持較大增幅。從2019年,儘管我國嚴格執行煤炭進口調控各項政策措施,但月度動力煤進口量屢創新高,煤炭進口總量超過預期,可以東南沿海電廠對進口煤依賴程度補充較高,同時進口煤的價格優勢明顯,能直接降低發電成本。但2020年的總體方向依舊是平控政策,加之全球疫情影響,預計3月份國內進口煤有望放緩。


六、電力市場數據

國家能源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020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1-2月份,第一產業用電量1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0個百分點,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1%;第二產業用電量622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2個百分點,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1.0%;第三產業用電量19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6個百分點,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8.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9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7個百分點,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9.0%。

從發電來看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1026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1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121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5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780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個百分點。而新能源核電、風電略有下降,太陽能發電穩定增長,其中核電下降2.2%,風電下降0.2%,太陽能發電增長12.0%。


七、動力煤後市預測

3月份煤炭市場行情整體情況非常偏差,但隨著上下游煤價持續下跌將近一個月後,各方報價基本開始收窄,煤價下跌狀況可以說達到一定極限,而市場價格跌至年長協附近,但長協價支撐作用無法改變市場供需價格,加之進入4月初之後,煤炭傳統消費淡季降逐步顯現,雨水天氣增加,水電替代效益增強,電廠在高庫存低日耗的現狀下,以消耗自身庫存為主,疊加當前北方港口現貨市場暫時受制於北港庫存壓力,短期仍然維持弱勢,採購需求難以好轉。從非電力角度來看,近期國家倡導有序加快復工復產,後續沿海及內陸水泥、建材等民營加工型企業用煤仍有一些補庫空間,若復產進程加快,將會階段性的釋放採購需求,煤價也將止跌企穩。總體來看,4月產地煤礦產量不斷增加,調入港口情況不斷好轉,北方港口煤炭庫存將保持增加趨勢,而下游及內陸市場煤炭庫存隨著工業生產進度加快有望開始縮減,對北方港口煤價延續跌勢或將是企穩的因素。預計4月中上旬價格企穩的概率變大,後續仍需關注上下游庫存情況變化及各省企業生產用電情況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