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I’ve flown jets right up to the Venom,”

“我飛過很多噴氣戰鬥機,包括最新的毒液,”

“but nothing, nothing like her, nothing like a Spitfire.”

“但這其中沒有一架飛機,比“噴火”更令人印象深刻。”

--喬治·昂溫,皇家空軍第19中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全世界見識到了空軍無限的潛力。從英國的索普沃斯“駱駝”到德國的“信天翁”,這些快而靈活的雙翼機把空戰帶入一個全新的境界;於此同時,在一戰結束後,各國也對戰鬥機也有了新的理解與要求,但是戰鬥機的本職工作不會改變:攔截,護航,制空。攔截要求飛機具有出眾的爬升率和速度,護航要求飛機有一定的航程,而制空則要求我方戰鬥機能在與敵方戰鬥機的纏鬥中獲得優勢,在當時,便代表著盤旋性能。在1931年,英國空軍部發起了F7/30號戰鬥機招標,要求極速在400公里/時以上,並帶有4杆機槍。雖然這次招標沒有對其他指標進行具體要求,但是在最終的篩選中,爬升,加速,操控性都會被加以考慮。面對著諸多經歷過一戰洗禮的設計公司,比如霍克,維克斯,還有德哈維蘭,超級馬林公司面臨著巨大壓力。

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30年代服役的格羅斯特“鬥士”

超級馬林公司的第一個趕工出的成品是224號戰鬥機,具有下單海鷗翼(參考F4U “海盜”),固定式起落架的特點。發動機使用了600匹馬力的勞斯萊斯“蒼鷹”,散熱則利用了翼面蒸發式散熱器。1934年,224號戰鬥機的原型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飛機根本達不到400公里/時的設計極速,蒸發式散熱也十分不可靠。作為超級馬林的首席設計師,R. J米切爾並沒有放棄此次招標,立刻開始大改設計。

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超級馬林Type224

雖然超級馬林不太熟悉軍用飛機的要求,但他們有著豐富的航空競賽經驗。在1931年,米切爾曾帶著新設計的超級馬林S.6B水上飛機拿到過施耐德大獎賽的冠軍,並以655公里的時速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空速記錄。在與英國空軍部的密切聯繫下,米切爾利用自己在競賽中的豐富經驗,開始了新型戰鬥機的研發。新飛機更換了全新的超薄橢圓形機翼,以獲得極佳的升力阻力比,並重新設計了尾翼,即水平安定面,以進一步加強飛機的操控性。新型試驗機還摒棄了華而不實的蒸發散熱,利用了使用散熱道散熱的新設計,不僅解決了散熱性能差的問題,加熱過的空氣甚至能產生額外推力,以抵消散熱口產生的阻力。試驗機裝上了著名的梅林發動機的原型機,勞斯萊斯 “梅林”C型,可爆發出990匹的峰值馬力。除去這些關鍵的技術革新,新戰鬥機應用了全金屬蒙皮,全封閉座艙,而且使用了以蒙皮作為結構支撐的全新設計,進一步在不降低強度的基礎上減重。而如今鮮為人知的是,米切爾在設計噴火的同時還受著癌症的折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噴火傾盡了米切爾的全部心血。終於在空軍部的資金支持下,著名的超級馬林300號試驗機,K5054,於1936年3月5日,在南安普頓機場進行了首航。

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飛行測試中的原型機K5054

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Duxford機場的K5054複製品

在米切爾和其他工程師的努力下,第一次試飛雖然只有簡短的8分鐘,但非常成功,試飛員約瑟夫·薩默斯(Joseph Summers)十分滿意。不過即使過了操控大關,原型機離正式服役還差了很遠,而且飛機的極速並不突出,早期試飛達到的531公里/時的極速只是微微超過了同期的霍克“颶風”,而“颶風”是由鬥士改進而來的落後的半金屬戰鬥機。超級馬林在加裝了高速螺旋槳後又進行了測試,飛出了557公里/時的時速,才與同期的“颶風”拉開差距。在36年5月26日,試驗機被送到了皇家空軍的飛行器與武裝實驗部(Aeroplane & Armament Experimental Establishment),在那裡接受了進一步的測試。

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26升V12的勞斯萊斯“梅林”航空發動機

26日當天,新型戰鬥機吸引了整個機場工作人員的眼球:不僅大部分地勤都圍在跑道邊觀看,甚至廚子們都帶著廚師帽跑進了機場。在幾次試飛之後,空軍部都來不及等待詳細的試飛報告,在6月5日便籤下了“噴火”的第一批訂單,但是飛機的研發尚未終止。同年九月,皇家空軍給出了詳細的試飛報告(引號內為報告原文翻譯):噴火的方向舵“非常靈敏”,飛行穩定性“一般”,但是在機動過程中“非常靈活”。起飛“很容易”,起落架可以“良好的吸收震動”,而且地面滑行等操作“非常優秀”,得益於靈敏的方向舵。在勞斯萊斯完成對“梅林”發動機的研發後,排氣口由之前簡單的打孔更改為噴火mk1型上常見的三連向後式排氣管。在九月的測試中,新排氣管在480公里/時的空速下可產生大約70匹的額外馬力,將飛機的極速推到580公里/時。

在種種問題得到解決後,噴火正式量產,併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被視為不僅是不列顛的救星,乃至歐洲的解放任務都落入新型制空戰鬥機之手。在戰後對德國空軍王牌京特·拉爾的採訪中,他曾回憶道:“在戰爭的初期,噴火是我們最大的威脅,”而且稱皇家空軍飛行員為“二戰中單兵素質最高的戰鬥機飛行員”。噴火優秀的低翼載荷與優秀的升阻比結合起來,極速和爬升率接近梅塞施密特BF109但是盤旋和纏鬥能力遠超BF109. 在二戰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噴火被改裝成照相偵察機,遠赴幾千公里外的柏林執行任務,成為當之無愧的“萬金油”。在著名的二戰電影《不列顛之戰》中,德國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曾經問幾個下屬,“在這場戰鬥中我能給你們的已經都給到了,你們還想要什麼?”

“報告長官,請給我們一箇中隊的噴火。”

超級馬林“噴火”二戰最優秀制空戰鬥機的前世今生

2018年飛行傳奇航展上的噴火5B,清晰可見機鼻上的波蘭中隊標識

可惜的是,米切爾沒有機會親眼見到噴火在英格蘭上空保衛祖國。1937年,米切爾再次被診斷出癌症,在同年6月11日在維也納去世,年僅42歲。而他最重要的遺產,超級馬林“噴火”,將繼續翱翔在歐洲上空,執行各式各樣的任務,成為二戰盟軍最優秀的制空截擊機,並被載入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