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距離華為P30 系列發佈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之前筆者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評測。P30 Pro搭載的10倍混合變焦給了我不小的震撼,讓我們看到手機在長焦拍攝上的潛力,不過6.4英寸的大屏幕也讓它機身更加厚重。

對於重度使用手機的筆者來說,我更喜歡輕便容易單手掌控小屏手機。所以,我將P30作為自己的主力手機使用了一個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P30的使用體驗。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華為P30

外觀:6.1寸黃金比例 長時間使用手不累

華為P30與P30 Pro使用上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手感差別,P30 6.1英寸大小的屏幕更適合手小的用戶,雖然並沒有採用曲面屏,但P30圓滑的中框處理並沒有讓我有硌手的感覺。相比P30 Pro更短的屏幕尺寸也方便了下拉通知欄等操作。單手操作不是問題。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底部還是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

除了小屏幕更實用更輕鬆以外,P30是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的,用有線耳機聽歌十分方便,免去了隨身攜帶轉接線的困擾。不過P30的頂部依舊沒有紅外發射口,想用手機開空調的朋友們需要注意下,P30可能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不過現在出現了不少智能空調,用手機APP和WiFi控制,沒有紅外發射口也不能算硬傷。

配色方面,華為P30與P30 Pro的配色相同,都是亮黑、極光、天空之境、橘色、珠光貝母五種配色,在配色上與P30 Pro沒什麼區別。如果對配色有要求,P30同樣能滿足購買需求。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極光色觀感不錯

總體來說,P30的外觀與P30 Pro相差並不大,除了曲面屏和手機尺寸之外,他們兩者更多是功能上的差別,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拍照差別。

拍照:超感光+3倍光變 夜景同樣強大

華為P30與P30 Pro採用了同樣的CMOS,華為在P20 Pro搭載的IMX600的基礎上換上了RYYB陣列。相比普通的RGBG陣列,RYYB陣列使用了黃色濾光片代替了綠色濾光片。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P30的超感光徠卡三攝

這是因為黃色的濾光片能在單像素尺寸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比綠色多的進光量。我們通過一個小小的算術題,為你解釋下什麼是RYYB。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我們先假設RGBG進光總量為100%,那麼RGBG光線可以分解為25%紅色+50%綠色+25%藍色。RYYB則是用黃色替換了綠色。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RGB三色

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到,黃色是由綠色和紅色混合而成,所以用RYYB的光線可以分解為:25%紅色+[50%紅色+50%綠色(由50%黃色分解)]+25%藍色。

所以RYYB的三種顏色的總進光量為RGBG的150%,當然這只是理論值。在P30系列發佈會上,餘承東宣稱這次提升為40%進光量,可見RYYB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由於RYYB的CMOS能比傳統RGB陣列吸收更多40%的光線,從而在暗光環境下獲得更清晰的照片。RYYB陣列更粗的光譜結構也讓華為P30的極限ISO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雖然P30的最高ISO低於P30 Pro的409600,但也達到了204800。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這麼高的ISO夠用麼?夜景拍攝亮度比P30 Pro低嗎?

之前我對P30 Pro的極限暗光進行了拍照測試(文章鏈接在此),在極限暗光環境下(室內0.5lux),P30 Pro仍然能拍出亮度不錯,細節清晰的照片,在查看這些暗光環境下樣張參數時,我發現ISO大多都被鎖定在25600、曝光時間1/8秒這個參數附近。

還是遠遠低於P30相機極限的,而從日常使用的體驗上來看,P30與P30 Pro拍照的差別大多在長焦和防抖體驗上。

長焦方面,P30採用了一顆3倍變焦的鏡頭,而P30 Pro採用了最新的潛望式5倍光學變焦鏡頭,當然,P30和P30 Pro長焦鏡頭都是自帶光學防抖的。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P30鏡頭組合

主攝方面,雖然P30同樣採用這顆RYYB陣列的CMOS,但沒有額外加入光學防抖,只有AIS防抖,從防抖這點來看,的確要比P30 Pro弱一點,不過AIS在日常場景中也是夠用的,手持6秒曝光依舊穩定,對拍照防抖有要求的人大可放心。

從我實際的拍照效果來看,除了沒有5倍光變,10倍混合光變,50倍數字變焦以外,其他的體驗與P30 Pro相差不大。

我們一起來看看P30拍攝的樣張,先來看夜晚的。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這是在太陽剛落山的時候拍的,可以看到,P30拍攝的夜景畫面亮度算是數一數二,對燈光的壓制非常的出色(這兩張夜景照片均未開啟夜景模式),第二張照片在壓制馬路燈光的情況下,左下角的行人同樣可以看清,可見這顆RYYB陣列CMOS的強大素質。

下面我們來看看室內樣張。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大光圈模式

可以看出,室內樣張P30同樣表現出色,動態範圍很高,色彩還原也很準確,大光圈的虛化也十分到位,並沒有出現扣錯圖的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白天室外樣張。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大光圈模式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白天大光比的場景下,P30的發揮也是十分穩定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AI助手會自動為你選擇合適的優化模式。對於攝影小白來說,AI的自動優化的確很有用處。

最後,我們通過一組樣張來看看P30的變焦能力。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這樣的變焦能力雖然不能達到打鳥的效果,但對付日常生活中的變焦拍照需求已經足夠了(比如拍黑板、拍PPT等)。當然,如果你對變焦有更高的要求,還是考慮下P30 Pro比較好。

當然,前置鏡頭也十分重要,P30上前置採用了一顆3200萬像素的鏡頭,下面我們找個好看的小姐姐,直接看自拍效果。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從樣張來看,P30的美顏效果還是不錯的,在美白磨皮的同時,還是保留了面部的細節,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下。

當然,除了拍照外,華為P30系列的雙景錄像功能也已經推送升級,打開該功能後,畫面左側是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的畫面,並且能在2倍、3倍、5倍變焦間變換,右側則是主攝拍攝的廣角畫面。在拍攝特寫的同時,也能照顧到廣角的拍攝。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雙景錄像

同時顯示長焦和廣角,對部分喜歡用手機拍攝視頻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功能。去年Mate 20系列首發的人像留色也同樣得到繼承。

總體來說,P30的相機雖然在一些硬件參數上相對P30 Pro有差距,但玩法上並沒有任何缺失,如果從普通用戶(對手機相機並沒有極致要求)的角度來看,P30的相機素質已經足夠優秀,而在手機鏡頭上省下的預算,完全可以用來購買存儲空間更大的版本。

屏幕:6.1吋頂級AMOLED屏 單手操作剛剛好

除了相機在同價位中暫無對手之外,P30的屏幕和性能在同價位中也擁有強大的競爭力。首先我們說說P30的屏幕,P30採用了一塊6.1英寸的三星AMOLED屏幕,頂部同樣採用劉海設計。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我們使用儀器對屏幕進行了測試。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可以看到,鮮豔模式下,這塊屏幕的P3色域容積達到了107.6%,且保持了優秀的色準水平——平均色彩偏離值Δ0.08,最大Δ0.68,屏幕默認色溫為7373k,屏幕素質十分出色。

性能:GPU Turbo 3.0加持 麒麟980潛能完全釋放

性能上,P30搭載的還是我們熟悉的麒麟980,配上最新的GPU Turbo 3.0和方舟編譯器的加持,系統的流暢度上升了一個不小的臺階。

麒麟980的跑分成績大家已經看的很多了,我這裡就不放了,我們直接看遊戲表現。我選擇了NBA2K19進行幀率測試。幀率測試結果如下: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NBA2K19幀率 數據來自GameBench

可以看到,全程60幀,幀率基本沒有波動,在GPU Turbo3.0的加持下,麒麟980的潛力已經被充分挖掘,也向我們展示了優化對SOC性能發揮的重要性。同樣的,優化對系統的流暢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系統:EMUI 9.1流暢度升級 華為Share越用越方便

從我個人的使用體驗上來講,P30在滑動的操作時的屏幕跟手度和切換應用時的流暢度比起之前的華為手機更為優秀。這當然要歸功於麒麟980性能的強大,但也與EMUI優化密不可分。我們可以用開發者模式的GPU繪圖看看滑動的流暢程度。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主頁滑動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淘寶滑動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知乎滑動

可以看到反應時間都在流暢線以內。

除了流暢度再次提升,EMUI9.1在圖標美化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相比之前EMUI9.0系統的圖標,EMUI9.1的圖標更簡約,色彩充滿活力,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配合EMUI清新的風格,更適合年輕人使用。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請忽略我的壁紙

除了系統表面上的改變外,華為在系統內部也做了優化並開發了EROFS文件系統,新的文件系統據稱可以實現隨機讀取速度平均提升20%,並擁有比傳統EXT4文件系統更多的可用空間。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除此之外,華為一碰傳功能也很好用,不過我使用的並不是華為筆記本電腦,所以只能把之前用P30 Pro和華為Matebook電腦演示的一碰傳給大家看看,P30與P30 Pro都支持一碰傳。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華為Share 一碰傳

除了一碰傳,工作和生活場景中,Huawei Share也是我經常使用的功能,向其他華為用戶分享圖片只需在點擊Huawei Share圖標即可,傳輸方便好用。Huawei Share在手機之間互傳的使用體驗已經很接近蘋果的Air Drop,不過在與非華為品牌的電腦間傳輸文件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易用性。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甚至能直接打印機上

總體來說,華為這些年在系統上投入的研發資源已經開花結果,華為系統難看難用的印象已經逐漸從人們心中淡去,硬件軟件兩條腿走路,我們不妨期待下一代的安卓Q升級上,華為會有怎樣的表現。

續航:3650mAh電池續航優秀 重度用戶也能抗一整天

續航上,華為P30使用了一顆3650mAh的大電池,從我個人的實際體驗來看,從早上到晚上,重度用一天是完全沒壓力的,下面請看5小時使用續航測試成績。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充電方面,雖然P30沒有配備P30 Pro上的40W超級快充,但依舊配備了22.5W的華為超級快充,30分鐘實測數據如下。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實際最高功率能達到23W

不過日常使用中,我們可能並不會隨時帶著充電頭,充電寶是否能對手機快充也是我們考慮的一個點。實際測試下來,華為P30支持FCP、SCP和PD快充協議協議,市面上支持這些充電協議的充電寶還是很多的。

總結:4000元誠品佳作 老用戶直呼真香

在這篇體驗的最後,我還是要說下我長期用下來後對P30的感受。雖然P30相對P30 Pro在相機硬件,無線充電,防塵防水,紅外接口、電池容量、曲面屏等功能上有所取捨,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該價位最划算的手機之一。

對平常不經常拍照的普通群眾來說,P30的拍照功能其實已經足夠強大,在同價位中,你幾乎找不到比P30拍照更好的手機。而在日常使用的手感方面,更小更輕的P30使用起來也不容易累手。

除此之外,舒適的使用手感配合流暢且生態良好的EMUI,再加上麒麟980和GPU Turbo3.0對遊戲的支持。出色的綜合使用體驗,讓華為P30穩穩的站住了4000元到5000元的價格檔位。

作為一個用過華為P7、P10、Mate 20 Pro的“老爵士”,這次華為P30的確讓我感受到了華為的誠意。儘管華為將P30系列中最耀眼亮點都放在了P30 Pro中(5倍光學變焦),這樣的產品策略讓P30看上去平淡如水。但對作為普通用戶的我來說,使用手感、功能體驗和售價都恰到好處的P30,才是我真正願意為其買單的那款手機。距離華為P30 系列發佈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之前筆者對華為P30 Pro進行了評測。P30 Pro搭載的10倍混合變焦給了我不小的震撼,讓我們看到手機在長焦拍攝上的潛力,不過6.4英寸的大屏幕也讓它機身更加厚重。

對於重度使用手機的筆者來說,我更喜歡輕便容易單手掌控小屏手機。所以,我將P30作為自己的主力手機使用了一個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P30的使用體驗。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華為P30

外觀:6.1寸黃金比例 長時間使用手不累

華為P30與P30 Pro使用上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手感差別,P30 6.1英寸大小的屏幕更適合手小的用戶,雖然並沒有採用曲面屏,但P30圓滑的中框處理並沒有讓我有硌手的感覺。相比P30 Pro更短的屏幕尺寸也方便了下拉通知欄等操作。單手操作不是問題。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底部還是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

除了小屏幕更實用更輕鬆以外,P30是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的,用有線耳機聽歌十分方便,免去了隨身攜帶轉接線的困擾。不過P30的頂部依舊沒有紅外發射口,想用手機開空調的朋友們需要注意下,P30可能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不過現在出現了不少智能空調,用手機APP和WiFi控制,沒有紅外發射口也不能算硬傷。

配色方面,華為P30與P30 Pro的配色相同,都是亮黑、極光、天空之境、橘色、珠光貝母五種配色,在配色上與P30 Pro沒什麼區別。如果對配色有要求,P30同樣能滿足購買需求。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極光色觀感不錯

總體來說,P30的外觀與P30 Pro相差並不大,除了曲面屏和手機尺寸之外,他們兩者更多是功能上的差別,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拍照差別。

拍照:超感光+3倍光變 夜景同樣強大

華為P30與P30 Pro採用了同樣的CMOS,華為在P20 Pro搭載的IMX600的基礎上換上了RYYB陣列。相比普通的RGBG陣列,RYYB陣列使用了黃色濾光片代替了綠色濾光片。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P30的超感光徠卡三攝

這是因為黃色的濾光片能在單像素尺寸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比綠色多的進光量。我們通過一個小小的算術題,為你解釋下什麼是RYYB。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我們先假設RGBG進光總量為100%,那麼RGBG光線可以分解為25%紅色+50%綠色+25%藍色。RYYB則是用黃色替換了綠色。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RGB三色

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到,黃色是由綠色和紅色混合而成,所以用RYYB的光線可以分解為:25%紅色+[50%紅色+50%綠色(由50%黃色分解)]+25%藍色。

所以RYYB的三種顏色的總進光量為RGBG的150%,當然這只是理論值。在P30系列發佈會上,餘承東宣稱這次提升為40%進光量,可見RYYB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由於RYYB的CMOS能比傳統RGB陣列吸收更多40%的光線,從而在暗光環境下獲得更清晰的照片。RYYB陣列更粗的光譜結構也讓華為P30的極限ISO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雖然P30的最高ISO低於P30 Pro的409600,但也達到了204800。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這麼高的ISO夠用麼?夜景拍攝亮度比P30 Pro低嗎?

之前我對P30 Pro的極限暗光進行了拍照測試(文章鏈接在此),在極限暗光環境下(室內0.5lux),P30 Pro仍然能拍出亮度不錯,細節清晰的照片,在查看這些暗光環境下樣張參數時,我發現ISO大多都被鎖定在25600、曝光時間1/8秒這個參數附近。

還是遠遠低於P30相機極限的,而從日常使用的體驗上來看,P30與P30 Pro拍照的差別大多在長焦和防抖體驗上。

長焦方面,P30採用了一顆3倍變焦的鏡頭,而P30 Pro採用了最新的潛望式5倍光學變焦鏡頭,當然,P30和P30 Pro長焦鏡頭都是自帶光學防抖的。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P30鏡頭組合

主攝方面,雖然P30同樣採用這顆RYYB陣列的CMOS,但沒有額外加入光學防抖,只有AIS防抖,從防抖這點來看,的確要比P30 Pro弱一點,不過AIS在日常場景中也是夠用的,手持6秒曝光依舊穩定,對拍照防抖有要求的人大可放心。

從我實際的拍照效果來看,除了沒有5倍光變,10倍混合光變,50倍數字變焦以外,其他的體驗與P30 Pro相差不大。

我們一起來看看P30拍攝的樣張,先來看夜晚的。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這是在太陽剛落山的時候拍的,可以看到,P30拍攝的夜景畫面亮度算是數一數二,對燈光的壓制非常的出色(這兩張夜景照片均未開啟夜景模式),第二張照片在壓制馬路燈光的情況下,左下角的行人同樣可以看清,可見這顆RYYB陣列CMOS的強大素質。

下面我們來看看室內樣張。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大光圈模式

可以看出,室內樣張P30同樣表現出色,動態範圍很高,色彩還原也很準確,大光圈的虛化也十分到位,並沒有出現扣錯圖的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白天室外樣張。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大光圈模式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白天大光比的場景下,P30的發揮也是十分穩定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AI助手會自動為你選擇合適的優化模式。對於攝影小白來說,AI的自動優化的確很有用處。

最後,我們通過一組樣張來看看P30的變焦能力。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這樣的變焦能力雖然不能達到打鳥的效果,但對付日常生活中的變焦拍照需求已經足夠了(比如拍黑板、拍PPT等)。當然,如果你對變焦有更高的要求,還是考慮下P30 Pro比較好。

當然,前置鏡頭也十分重要,P30上前置採用了一顆3200萬像素的鏡頭,下面我們找個好看的小姐姐,直接看自拍效果。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從樣張來看,P30的美顏效果還是不錯的,在美白磨皮的同時,還是保留了面部的細節,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下。

當然,除了拍照外,華為P30系列的雙景錄像功能也已經推送升級,打開該功能後,畫面左側是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的畫面,並且能在2倍、3倍、5倍變焦間變換,右側則是主攝拍攝的廣角畫面。在拍攝特寫的同時,也能照顧到廣角的拍攝。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雙景錄像

同時顯示長焦和廣角,對部分喜歡用手機拍攝視頻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功能。去年Mate 20系列首發的人像留色也同樣得到繼承。

總體來說,P30的相機雖然在一些硬件參數上相對P30 Pro有差距,但玩法上並沒有任何缺失,如果從普通用戶(對手機相機並沒有極致要求)的角度來看,P30的相機素質已經足夠優秀,而在手機鏡頭上省下的預算,完全可以用來購買存儲空間更大的版本。

屏幕:6.1吋頂級AMOLED屏 單手操作剛剛好

除了相機在同價位中暫無對手之外,P30的屏幕和性能在同價位中也擁有強大的競爭力。首先我們說說P30的屏幕,P30採用了一塊6.1英寸的三星AMOLED屏幕,頂部同樣採用劉海設計。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我們使用儀器對屏幕進行了測試。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可以看到,鮮豔模式下,這塊屏幕的P3色域容積達到了107.6%,且保持了優秀的色準水平——平均色彩偏離值Δ0.08,最大Δ0.68,屏幕默認色溫為7373k,屏幕素質十分出色。

性能:GPU Turbo 3.0加持 麒麟980潛能完全釋放

性能上,P30搭載的還是我們熟悉的麒麟980,配上最新的GPU Turbo 3.0和方舟編譯器的加持,系統的流暢度上升了一個不小的臺階。

麒麟980的跑分成績大家已經看的很多了,我這裡就不放了,我們直接看遊戲表現。我選擇了NBA2K19進行幀率測試。幀率測試結果如下: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NBA2K19幀率 數據來自GameBench

可以看到,全程60幀,幀率基本沒有波動,在GPU Turbo3.0的加持下,麒麟980的潛力已經被充分挖掘,也向我們展示了優化對SOC性能發揮的重要性。同樣的,優化對系統的流暢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系統:EMUI 9.1流暢度升級 華為Share越用越方便

從我個人的使用體驗上來講,P30在滑動的操作時的屏幕跟手度和切換應用時的流暢度比起之前的華為手機更為優秀。這當然要歸功於麒麟980性能的強大,但也與EMUI優化密不可分。我們可以用開發者模式的GPU繪圖看看滑動的流暢程度。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主頁滑動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淘寶滑動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知乎滑動

可以看到反應時間都在流暢線以內。

除了流暢度再次提升,EMUI9.1在圖標美化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相比之前EMUI9.0系統的圖標,EMUI9.1的圖標更簡約,色彩充滿活力,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配合EMUI清新的風格,更適合年輕人使用。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請忽略我的壁紙

除了系統表面上的改變外,華為在系統內部也做了優化並開發了EROFS文件系統,新的文件系統據稱可以實現隨機讀取速度平均提升20%,並擁有比傳統EXT4文件系統更多的可用空間。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除此之外,華為一碰傳功能也很好用,不過我使用的並不是華為筆記本電腦,所以只能把之前用P30 Pro和華為Matebook電腦演示的一碰傳給大家看看,P30與P30 Pro都支持一碰傳。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華為Share 一碰傳

除了一碰傳,工作和生活場景中,Huawei Share也是我經常使用的功能,向其他華為用戶分享圖片只需在點擊Huawei Share圖標即可,傳輸方便好用。Huawei Share在手機之間互傳的使用體驗已經很接近蘋果的Air Drop,不過在與非華為品牌的電腦間傳輸文件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易用性。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甚至能直接打印機上

總體來說,華為這些年在系統上投入的研發資源已經開花結果,華為系統難看難用的印象已經逐漸從人們心中淡去,硬件軟件兩條腿走路,我們不妨期待下一代的安卓Q升級上,華為會有怎樣的表現。

續航:3650mAh電池續航優秀 重度用戶也能抗一整天

續航上,華為P30使用了一顆3650mAh的大電池,從我個人的實際體驗來看,從早上到晚上,重度用一天是完全沒壓力的,下面請看5小時使用續航測試成績。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充電方面,雖然P30沒有配備P30 Pro上的40W超級快充,但依舊配備了22.5W的華為超級快充,30分鐘實測數據如下。

4000元誠意之作 華為P30 30天體驗報告

實際最高功率能達到23W

不過日常使用中,我們可能並不會隨時帶著充電頭,充電寶是否能對手機快充也是我們考慮的一個點。實際測試下來,華為P30支持FCP、SCP和PD快充協議協議,市面上支持這些充電協議的充電寶還是很多的。

總結:4000元誠品佳作 老用戶直呼真香

在這篇體驗的最後,我還是要說下我長期用下來後對P30的感受。雖然P30相對P30 Pro在相機硬件,無線充電,防塵防水,紅外接口、電池容量、曲面屏等功能上有所取捨,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該價位最划算的手機之一。

對平常不經常拍照的普通群眾來說,P30的拍照功能其實已經足夠強大,在同價位中,你幾乎找不到比P30拍照更好的手機。而在日常使用的手感方面,更小更輕的P30使用起來也不容易累手。

除此之外,舒適的使用手感配合流暢且生態良好的EMUI,再加上麒麟980和GPU Turbo3.0對遊戲的支持。出色的綜合使用體驗,讓華為P30穩穩的站住了4000元到5000元的價格檔位。

作為一個用過華為P7、P10、Mate 20 Pro的“老爵士”,這次華為P30的確讓我感受到了華為的誠意。儘管華為將P30系列中最耀眼亮點都放在了P30 Pro中(5倍光學變焦),這樣的產品策略讓P30看上去平淡如水。但對作為普通用戶的我來說,使用手感、功能體驗和售價都恰到好處的P30,才是我真正願意為其買單的那款手機。

文章轉自中關村在線,若有疑問,敬請聯繫小閘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