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創城,我們一起】大家一起來 共圓“創城夢”


2020年3月2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2020年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召開,拉開了廊坊向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衝刺的序幕。

【廊坊創城,我們一起】大家一起來 共圓“創城夢”

4月4日,團市委、市志願者協會開展“創城 我們一起”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組織來自社會各界的50餘名青年志願者來到時代廣場、廊坊北站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


3月28日上午,市委書記馮韶慧率領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主城區背街小巷、老舊小區、農貿市場、衛生死角等地段進行實地督導檢查。現場辦公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並要求各級各部門拿出硬功夫、真功夫,咬住重點、突破難點、疏通堵點,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讓多年的“創城夢”在我們手中實現。


連日來,市創城指揮部、各分指揮部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惜時如金,快速行動,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安排部署、強力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全面展開。


3月25日開始,市直各單位、中省直駐廊各單位及廣陽區、安次區、廊坊開發區所屬區直單位志願者持續開展以“創城,我們一起”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於480萬廊坊人來說,是熱詞、熟詞。可以說,十幾年走創城路,做創城事,享創城果,在奔向這個目標的大道上,廊坊由一個基礎弱、底子薄、總量小、設施不完善的小城,崛起為整體成績在全省佔一定優勢,現代、智慧、舒適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興城市。


17年鍥而不捨抓創城,全國文明城市已融入全體市民的夢想、情感與血脈,奮鬥路上看成果、察民生、聽民意,我們收穫了成就感、舒適感、幸福感。

放下成績,甩開包袱,揹負希冀,滿懷熱情,2020年廊坊創城,從零開始再出發……



今年的創城,面臨形勢很不同。


每一位廊坊人,都像掌握教科書一樣地知道,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層面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龍頭工程,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快速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凝聚城市精神、優化發展環境的“一攬子工程”,在各類創建工作中居於主導地位。


同以往相比,廊坊今年的創城有何不同?


首先,有上級的重視與關懷。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度推進,廊坊在全省發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包括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內的“三創四建”活動作為推動全省工作的總抓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對廊坊高度關注,寄予厚望,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工作要求。明確要求廊坊“要當好河北首都政治‘護城河’的排頭兵、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典範城市、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載地”。同時,在確定2020年和2023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時,明確要求整體成績佔一定優勢的廊坊要夯實責任,強力攻堅,確保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落地落實。


其次,有美好的願景與共識。創城事關發展環境、事關廊坊形象,事關百姓福祉。2002年以來,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歷屆市委、市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市民群眾在支持參與創城中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我市多次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創建的思想和物質基礎越來越堅實。


第三,有強力的部署與推進。全國文明城市每三年評選表彰一屆,2018、2019年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基礎測評年,今年是表彰年,也是我市決戰決勝的關鍵年。今年,市委、市政府將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載體,列入重要任務,明確“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關注和“高水平、高強度、高標準”推進主基調下,市創城指揮部做了大量前期準備的基礎性工作,易40餘稿制定了《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工作標準更高,措施更細,責任更嚴,推進任務更實。


【廊坊創城,我們一起】大家一起來 共圓“創城夢”

廊坊開發區志願者積極參加“創城,我們一起”活動,圖為志願者在友誼路清洗擦拭公交站亭、站牌。



今年的創城,目標任務更民生。


從過來創城實踐看,一少部分市民認為,創城和自己關係不大,其實這是認識上的偏差。創城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簡單地說,創城不單是加強硬件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的過程,更會給老百姓帶來全方位系列“紅利”: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更加整潔,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文化生活更加繁榮,心靈世界更加愜意。


創城的核心出發點是以人為本的政績觀。創城是一項紛繁浩大、集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系統工程。中央文明辦確定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涵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方方面面,既有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精神內核,又連接百姓生活的微細神經末梢,直接觸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市多年來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當做一項事業,不遺餘力、鍥而不捨加以推進,根本目的就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為城市治理注入新活力,打造文化厚重、崇德向善、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今年我市的創城工作,在安排部署上貫徹了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體現了中央文明辦和省文明辦領導的指導意見,借鑑了創建先進城市的成功做法,聚焦了我市創建亟需解決的問題。可以說,部署推進創城的過程,就是腳踏實地踐行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的過程,就是“為民、利民、惠民”的過程。


創城的核心願景來自群眾的期待企盼。本著重民情、聽民聲、順民意,讓市民群眾真正成為創建工作“閱卷人”,力爭最高滿意度的原則,在確定重點創建任務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廣泛徵求市民群眾意見,發放調查問卷3500份,收集到8個方面、165條關乎民生的建議和意見,全部吸納充實到《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中。


創城的核心任務是圍繞百姓利益幹。今年我市創建工作將在11個方面重點改進提升40項突出問題,並開展1057項爭創活動,樁樁件件都是圍繞讓百姓受益來做。比如小街巷集中整治、老舊小區改造、道路景觀提升、城市美化亮化、打通斷頭路等,將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方便市民群眾;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小區物業管理、垃圾清運、城鄉公廁等問題的有效解決,對於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不可替代;著力解決上學難、看病難、進窗口單位辦事難的現實問題,都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願望訴求;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不隨地吐痰、不闖紅燈、文明就餐、文明出遊,就是讓我們人人創造和享有文明生活。



今年的創城,時間緊迫任務重。


2018年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兩年來,經過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我市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標準,2020年的創建形勢依然嚴峻,任務繁重,不容樂觀。


任務重在時間緊。今年的創城工作預計9月份開始測評驗收,爭創時間滿打滿算只有5個月。同時,我們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些工作入手晚,增加了難度。所以就更拖不得、慢不得。各級各部門必須認清形勢,以工作的緊迫感和排位的危機感,迅速統一認識,提前半拍,壓茬推進,只爭朝夕,掛圖作戰,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超常規的速度,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新突破,努力做到迅速達標,持續鞏固。


任務重在對手強。創城靠的是實力,是細節,容不得絲毫馬虎,半點僥倖。本輪創建工作中,全國有113個提名資格城市,“老手多”“強手多”,競爭激烈、不進則退。稍有疏忽懈怠,我們都會被標兵甩遠,被追兵趕超,甚至被淘汰出局。


任務重在優勢弱。前兩年的創城基礎測評年,我市排名情況處於成功的邊緣。同時,目前創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還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創城《實施方案》中,明確梳理出的40項突出問題,工作覆蓋面大,涉及範圍廣,關聯度強,測評標準嚴格,程序複雜,不加以認真解決,創城就會淪為空談。



今年的創城,一場大考驗作風。


創城拼的是幹部作風和執行力。今年我市創城呈現“上級期望高、市委市政府要求高、百姓對創建成果期待高”的三大特點,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對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和全體市民群眾來說,尤其對安次、廣陽、開發區作為我市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的主戰場來說,不啻為疫情防控之後的又一場大考。


創城考驗政治站位。站位和認識上的問題,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決定著重視的程度、工作的標準、投入的精力、創建的效果。市委書記馮韶慧在動員大會上指出,有些同志認為創建只是文明辦的事情,是額外強加給各部門的工作,這是沒有把創建工作的本質屬性搞清楚。他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到,“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精神文明建設部署要求,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是全面提升廊坊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各項創建工作本身就是各部門、市主城三區本職工作中的應有之意、必盡之責,必須從“部門視角”轉變為“黨委、政府視角”,堅持“全市一盤棋”思想,樹立大創建格局。按照創城指揮調度機制要求,採取無障礙工作法,壓實“屬地、部門、責任單位、分指揮部”四大責任,集中攻堅,把創建工作部署落實到堅定行動和突出成效上。同時,有了較高的政治站位,在整體創建工作中,就會把工作標準定高一些。古語講,“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每項工作不能滿足於不丟分,都要把工作標準定位在全國一流。沒有全國一流,就沒有全國文明城市。只有把為民的實事辦得更紮實,才能為創城一舉成功贏得更大的主動空間。


創城考驗求真務實。創城是系統工程,“從細處著眼,小處著手,以幹部責任感換群眾獲得感”,是市委市政府今年推進創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往的創建工作中,優勢與短板並存。“短的方面”主要體現在,有的地方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不學習創城體系,不掌握創建任務,畏難怵頭,講困難多想辦法少;有的工作標準低,缺乏長遠謀劃、系統規劃和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有的蜻蜓點水,搞“運動式創建”“突擊式創建”“應付式創建”,導致許多任務沒有真正落地落實;有的地方和部門對存在問題麻木,工作簡單粗放,查找問題不到位,落實措施不精細,解決問題不徹底,浮皮潦草、應付了事。這些不正確的認識、不良的作風,直接影響了創建的成效。市委書記馮韶慧實地督導檢查創城工作時強調“用腳步丈量每一條街巷”,就是在強調必須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保障創建工作的效果。同時,廣大黨員幹部也要清醒認識到,創城是為老百姓辦事,也是為自己辦事,出了機關單位門,大家都是老百姓。如果我們每名同志都以治家的態度治市,像裝修我們自己的家一樣“裝修”我們的城市,創建成功就會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


創城考驗實戰能力。替市委擔當,為百姓辦事,是每名黨員幹部的責任。創城工作中,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逐項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標準,找準、找實、找深、找全城市治理、管理的“短板”問題、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痛點”問題是能力;堅持責任導向、結果導向,領導幹部集中精力親力親為,統一指揮協同推進,壓實責任掛圖作戰,開拓創新破解難題,確保創建任務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遺漏是能力;善於聽取群眾意見,敢於接受群眾監督,抓基礎、抓細節、抓長效,同樣是能力。創城,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煥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錘鍊的精氣神,在實戰中擔當盡責競進,不斷投入精力,提升能力,保持耐力,一鼓作氣啃下“硬骨頭”,贏得光榮的勝利。



今年的創城,成功靠咱老百姓。


文明是幸福的源泉。市民群眾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是建設者和參與者。市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廊坊的形象,如果群眾對創城沒有熱情,再好的規劃也難以落到實處,再美好的願望也難以變成現實。今年我市創城工作強勢啟動以來,動員部署、調研檢查、協調聯動、整體推進緊鑼密鼓,以及連續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初步凝聚起強烈的“創城,我們一起”的共識,也影響帶動起廣大市民群眾積極爭做創城的參與者、行動者、點評者的熱情。


創城,我們一起,首先要知曉創城。我們每名市民群眾都要知道廊坊現在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瞭解文明城市創建的應知應會知識。在思想認識上,要充分看到多年創城工作給廊坊帶來的顯著發展變化,給自己生活帶來的現代、方便與舒適,進而充分認識創城對於廊坊發展、對於個人生活的現實意義,增強參與創建活動的自覺性。


創城,我們一起,就要支持創城。全國文明城市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綜合實力的最具權威性的指標。廊坊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們每一名市民的榮耀,歸根結底也能讓市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享受更多的發展成果。因此,每一名市民都應該打心底裡支持廊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創城,我們一起,更要參與創城。文明城市創建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只有人人文明,才有城市文明。我們應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文明風尚、文明禮儀、文明行為的踐行者,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熱情友善回應陌生人的救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別各種不文明行為;做文明交通的維護者,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文明出行、文明行車,共同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通過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為廊坊創城盡力、添彩。


讓我們不負大勢之機、勇擔時代之責,積極行動起來,關心、支持、參與創城,不斷邁出新時代加快建設“經濟強市 美麗廊坊”的新步伐!

【廊坊創城,我們一起】大家一起來 共圓“創城夢”

近日,廣陽區小伍龍村桃園的山桃花爭相綻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吸引遊人前來觀光。圖為遊人文明遊園,感受春日美景。


【廊坊創城,我們一起】大家一起來 共圓“創城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