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式發表論文無益?UCL教授建議一年只發表一篇論文?

爆發式發表論文無益?UCL教授建議一年只發表一篇論文?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爆发式发表论文无益?UCL教授建议一年只发表一篇论文?

當許多成功的科學家自稱每年發表數十甚至數百篇研究論文時,要求出版物的發表“質量勝於數量”的呼聲似乎很空洞。

日前,英國科學協會(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的前任主席UCL教授Uta Frith提出了一個解決該問題的激進建議:將限制研究人員每年只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Frith教授呼籲進行一場“slow science(緩慢科學)”革命,他說,學術界需要新的共識,即“做得少但做得更好”,以解決無休止的出版壓力所造成的“信息超載”。

爆发式发表论文无益?UCL教授建议一年只发表一篇论文?

Frith教授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認知科學趨勢》一書中寫道,現在是時候“ 問問我們自己快速、爆發式發表論文對科學有什麼好處了 ”,特別是因為出版後的論文“ 在未來,因無效結果或無法重複而導致驗證失敗 ”。

“ 我的建議中最具挑釁性的是嚴格限制任何人每年可以發表的論文數量。就我個人而言,我的目標是一年只發表一篇。”她寫道。

作者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根據她的機構簡介,她親自撰寫或合著了351份出版物,她承認她發表了希望自己沒有發表的論文,因為論文的原創性或方法學不夠強大。

Frith教授認為,重要的是要向年輕的研究人員介紹這種遺憾,並讓他們及時地意識到他們也可能會有類似的感覺。

一些學術界多產的研究人員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少數學者甚至嘗試平均每天發表一篇研究論文。

爆发式发表论文无益?UCL教授建议一年只发表一篇论文?

2016年至2018年間,世界上最多產的學者是巴基斯坦Quaid-i-Azam大學數學教授Tasawar Hayat,他發表了996篇文章。根據Scopus數據庫統計,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Gregory Lip在這三年期間與他人共同撰寫了548篇同行評審論文。

Frith教授認為必須在質量和數量之間進行權衡,在授予職位或撥款時,機構和資助者應該“ 著眼於出版物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

對於某些學科,特別是有些論文經常有很多作者,很難限制單個研究論文的年度上限。她建議,在此類論文上可以列出較少的作者,而更詳細的解釋貢獻者的具體作用,而不是指定他們都是共同作者。Frith教授說:“科學越來越成為團隊的追求,但我認為我們應該以不同的方式來承認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restrict-researchers-one-paper-ayear-says-ucl-professor

爆发式发表论文无益?UCL教授建议一年只发表一篇论文?
爆发式发表论文无益?UCL教授建议一年只发表一篇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