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前言:

看到標題,可能覺得又是一篇”誇椒江,勸買房“的文章吧。其實算不上,只是近日有感而發。勉強算為一個業內人士,經歷過今年買房明年漲3倍5倍的杭州時代,也經歷過2年翻一番的椒江時候,更經歷過椒江房價大跌,能體會頤景一期和新明二期業主1萬5買進,1萬賣出的痛苦。

寫利好的文章,總是會被指責為‘房託’又或被問開發商給了你多少好處?發文已兩月有餘,細品過我文章的人大多都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基於數據和對市場的判斷,不能說易小生說的都是對的,但是從不斷的提升的關注度,以及在網上能引起熱議,大差應該不差吧!還是那句話,我的分析都會很直接了當!不唱空也不唱多!理性分析,讓樓市更易懂!


壹、

碼這篇文章其實是有感而發,主要來自於身邊幾個朋友的故事。

L是我多年的鐵哥們兒,溫嶺人,17年在椒江入手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天韻水岸,原因很簡單,僅僅是因為白雲小學隔壁的地塊,樓面價拍到了6000+而天韻入手價僅1.2w+,18年出手賺了100萬,轉眼便入手了當時最熱門的台州一號,一期單價僅1.3w+。

講他的故事,並不是想說他‘投資’有多成功,而是近日在聊天時,談及他迫切的想在椒江買房自住,卻不知該買哪裡了。對於多數新‘椒江人’來說,對椒江的第一個印象是萬達周邊,這附近是一個圈,在這裡似乎就不想出去,而年前的熱盤海尚望府就像是這個圈內最後的一道檻,怎麼跨也跨不過去。他的原話是“椒江市面上已經近乎沒有了合適的剛需項目,下半年上來的盤價格預期超過我的承受,所以我迫切的想現在就買,因為我想留在椒江。

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台州配圖來源網絡

貳、

近日跑了一趟溫州,在溫州的市中心溜達了一圈,也跟老朋友S聊了一下午。溫州的街頭樓盤的價格打的都是僅3萬元/㎡起,僅28XXX元/㎡起等廣告語,讓我不僅感慨溫州房價的昂貴!和S聊天的時候問及28XXX的房子,他說那可能在近郊吧,反正市中心這一片3-4萬是起步價

其實細觀溫州市區的組成結構,和台州還是較類似的,直到現在很多溫州人仍然只認鹿城甌海龍灣這三區為市區,而鹿城是市中心,就如談及椒黃路,只有椒江會被定為市中心一樣,而且區位也大致相同鹿城在溫州的北部,靠近甌江,就如同現在椒江的一江兩岸板塊。

S在臺州也呆了一年,談及台州房價,只說了一句“其他區域我不知道,但是椒江

還是大有前途的,做為台州的市中心,房價這麼便宜。”我順勢接了一句,那你去椒江買幾套啊,他卻說“我要買的話肯定買溫州,溫州離自己家近,管得牢也可以自住,而且溫州漲到5-6萬是遲早的事!”,話語間透露著一份對溫州的迷之自信,但是細想似乎這也是許多臺州人對椒江的迷之自信。而離的近、管的住、可自住這些想法,出現在了這些‘投資客’的身上,引用真叫盧俊文裡的一句話“這種變化叫,房產投資客在被消滅”。現在要買房的產品,自住和投資都必須要兼顧,起碼要禁得起10年的沖刷。

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叄、

雖然,很多臺州人不看好自己的家鄉,也不看好椒江,之前網上也曾流傳著一段吐槽椒江的段子台州站在黃岩,台州南站在路橋,台州服務區在臨海,台州客運中心在路橋,台州醫院在臨海,台州互通在黃岩,台州南還是在黃岩,似乎一切都與椒江無關,椒江憑什麼是市中心?”但是,無論怎樣都無法抹去椒江是市中心這個事實。中央通道(路澤太高架)、S1S2軌交、台州中心站交通配套鎮海中學、華師大、北大附屬教育配套上海紅房子、浙東醫院醫療配套寶龍廣場、萬達、銀泰、青悅城商業配套一江兩岸、商貿核心區、中央創新區、高鐵新區

清晰的區塊規劃,一顆顆圍繞著椒江的‘棋子’在不斷落下,椒江市中心的定位在臺州,越來越清晰...椒江正在完美脫變!

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無論你如何吐槽,椒江都是真市中心。

你細品,再細品!


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就這樣吧,不唱空也不唱多

理性分析!讓樓市更易懂!


為什麼還是要買椒江?


END

部分資料引用: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政策等信息以官方信息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