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在世界地圖被繪製出來之前,幾乎沒有人對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這個星球的海陸分佈狀況產生過疑問,人們對大陸形狀的興趣產生於第一張世界地圖產生之後。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在對現有海陸分佈情況作出解釋的各種學說中,“大陸漂移說”影響最大,也最具爭議。那麼,“大陸漂移說”到底成不成立那?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麥卡托是一名荷蘭學者,他於16世紀末結合人類長期累積的地理資料,依據地理大發現,繪製出人類第一張世界地圖。由此,人們對地球表面的基本地理狀況有了比較準確的瞭解,學多人還因此對大陸狀況產生了興趣。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麥卡托投影法繪製的第一張世界地圖

科學家在19世紀末發現了一種蚯蚓,叫作“正蚯蚓”,

它在歐亞大陸與美洲東海岸廣泛分佈,但在美洲西部卻沒有。這顯然說明,正蚯蚓很可能是從大西洋彼岸的歐亞大陸遷移到了美洲東海岸。這一發現令當時的許多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魏格納是一名德國的氣象學家,1910年,30歲的他曾經因病住院。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魏格納

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出神,床對面牆上有一張世界地圖。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突然他從地圖上獲得了某種靈感,發覺大西洋兩岸的輪廓非常吻合,他還發現非洲一邊的海岸線與南美洲一邊的海岸線看上去就像一張被撕兩半的報紙,凹凸相對。他認為美洲與非洲原來是連在一起的,但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並沒有深究。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1911年的秋天,魏格納讀到了密卡爾遜寫的關於蚯蚓奇怪分佈的書。讀後魏格納不禁想到他在一年多以前注意到的那個奇怪現象,即非洲西海岸與南美洲的東海岸中,一個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與隔海相望的大陸的凹入部分相似,且遙相呼應。他不由地猜測,本來就是一整塊的大西洋兩岸大陸,後來破裂飄移開來,成為現今的東西兩個海岸線。

如果是這樣,蚯蚓就不是橫渡大洋了。沿著這個思路,他又進行了許多研究。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魏格納在1912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他提出了“大陸漂移說”。1915年它出版了一本轟動世界地質界的著作,書名叫《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他認為,地球在遠古的時候只有一塊陸地,這塊陸地叫作“泛古陸”;一個統一的大洋包圍著這塊泛古陸,這個大洋叫作“泛大洋”。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大約2億年前,地球上發生率一次重大的變化,泛古陸在這次變化中開始發生破裂。破裂了的大陸在地球自轉和天體引力的影響下向外飄移,像航行在水面上的船舶一樣。這些飄移的大陸在距今約兩三百萬年前,終於飄到了今天的位置,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即現代地球版圖的基本面貌。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許多人對大陸漂移說持懷疑態度,因為人們不相信龐大的大陸可以再水中飄移。另外,限於當時的研究水平,魏格納的理論也存在著許多破綻和缺陷。1930年,在第四次前往格陵蘭考察時,魏格納不幸遇難,從此大陸漂移說的主要倡導者也就沒有了。這一學說一度幾乎被人們遺忘。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隨著海洋地質研究的深入,古地磁研究所總結的大量資料,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在20多年後,又在新的理論基礎上重新獲得了生命力。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英國物理學家布萊克特是專門研究古代地磁學的專家。1954年,它找到了大陸漂移的直接證據。1961年英國人赫茲依據沿大洋海嶺對稱分佈有磁性條帶這一新發現,提出了地幔對流和海底擴張說。他設想新地殼的誕生處是大洋的海嶺,地幔中的物質不斷從海嶺當中的裂縫中流出來,並凝結在海嶺兩邊,造成海嶺不斷向外擴張,並以一浪接一浪、後浪推前浪的方式運動。

赫茲認為,迄今這種運動過程仍然持續不斷。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大陸地盾(中部區域)已經穩定存在了幾億年。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由於大陸板塊的漂移,它們也移動了很長的距離。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澳大利亞“紅色中心”的艾雅斯巖(大紅巖),是前寒武紀時期澳大利亞板塊接近南極大陸板塊時冰川沉積物形成的遺蹟。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1968年,法國人勒皮雄提出板塊構造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地球的外殼由20幾大板塊組成,其中最基本的是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等6大板塊。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根據他的板塊構造理論,地殼不斷髮生變化,在這個地質時代載著大陸板塊都在運動著,地球大陸在漫長的年代裡實際上被撕裂過若干次。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新的海洋就在它們被撕裂時形成了,但有時大陸板塊在它們互相碰撞的情況下又粘接在一起,原來的海洋地帶就變成了陸地,在別的地方又撕裂成了新的海洋。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通過大洋海嶺的擴張,海底也同樣不斷的擴張,這一點成功的解釋了目前地球的海陸分佈狀態。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板塊學說是一種全新的地理學觀念,它指出,大陸和海洋都有分有合、有生有滅,並非永恆不變。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隨著更多的觀測事實的積累,20世紀60年代以後,大陸漂移論又在新的理論基礎上覆活。現在通過人造衛星的精密測量,人們已經證實:大西洋在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擴展,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與南美大陸和北美大陸相互靠近的速度是平均每年5.1釐米,大洋洲與美洲大陸分離的速度則達到了每年1釐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一學說已經被所有的人無條件地接受了。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夏威夷

時至今日,人們仍不太相信這個理論。一些科學家就認為“大陸漂移說”的前提是地球體積和地表總面積固定不變,這是從地殼變動的認識來分析問題的,因而有許多疑點無法解釋。他們認為相似的“板塊構造說”也是如此。但勒皮雄關於大陸本來連在一起的思想啟發了許多研究者,包括後來懷疑、反對他的研究者。

非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曾經是否是連接的?——大陸漂移與板塊構造

關於大陸漂移說成立與否的爭論還在繼續,許多新的學說還在不斷湧現,到底孰是孰非,尚無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對該問題探討的深入,我們對它的認識必將日益接近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