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三古鎮 由來

三古鎮原名古家場,因康熙年間古慶元遷徙於此,取名古家場,現稱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三古地屬山區,山川縱橫,峰巒疊嶂。境內主要山脈是銅鑼山,是川東平行褶皺嶺谷區的第二條山脈。北起達縣雷音鋪山北端,呈東北至西南走向。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三古鎮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老龍洞和三教寺遠近聞名,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旅遊。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老龍洞坐落在三古鎮雙豐村5組,因位於雙峰山老龍洞附近,故而得名老龍洞,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988年9月被鄰水縣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8月被廣安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老龍洞分佈面積約500平方米。該遺址有牌坊3座,其中廟大門牌坊坐西南向東北,四柱三間3樓,通高5.6米、通寬6.4米、當心間高3.47米、寬1.58米,雲紋萬字頂,四柱上都刻有楹聯,橫額是“澤潤群生”四字,左次間上方刻有修建小引,題款“清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十二日”。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大牌坊門柱上刻有楹聯“但有龍吟何須別求洞府,雖無虎嘯即此便是蓬萊”;中部中間是匾,匾上刻著楹聯橫批“慈航普渡”;上部豎刻著“賽香山”三字。牌坊後據說是觀音廟,傳說廟門門柱上刻有一聯,內容是“龍洞普陀山奇崒,虎座洛伽水異晶”,但目前已無法找到。廟門石階上有一道石牆,牆上有道石門(鄉志記載為神龕),門柱上刻著楹聯 “洞口盤旋普陀岸,廟貌端座雲臺山”,橫批為“真波羅”。石門正面是左洞口,洞口供有觀音像。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小牌坊頂部為萬字頂,中部中間有一個高約2.5尺、寬約2尺的門框,左右刻有楹聯“德自配蒼天,路疑遊碧漢”;框中啄斜一塊長方形的石板,上面豎刻著“天開貝闕”四個大字。下部四柱著地。中間兩柱下部為入洞口門,兩柱下部門口兩邊刻著楹聯“用汝作霖雨故稱龍焉,承天而時行可以王矣”,兩柱上部中間一塊方形石頭上刻著楹聯橫批“澤潤群生”,落款是“鄰東貢生曾傳紱謹題”;左右兩邊石柱內下部各有四條石籤充填著地空框,上部各嵌同等石塊,分別刻著“修建小引”和“護洞規約。”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三教府 是鄰水、大竹、墊江三縣聞名遐邇的宗教文化勝地,位於今三古鎮三教村,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有利的地理位置。三教寺所處位置距鄰水縣城雖有六十公里,但卻處於鄰水、大竹、墊江三縣的交界處,當地方圓五十公里內均無像樣的寺廟,所以三教寺理所當然就成了當地人們的宗教聖地,後來三教寺被毀。1988年,三教寺遺址和古蹟遺存,被列為鄰水縣文物保護之列。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三教府,始建何時,無資可考。據說,湖廣填四川時,此處荊棘叢生一片荒蕪。先人墾土,發掘其中有三具石像,分明是孔子、釋伽牟尼和李老君,乃儒釋道之祖,人皆稱曰三教聖人,於是在此築廟,取名“三教府”。

三教府,規模巨大,全廟共有工整筆直高大的石柱108根。每座殿房皆搬鰲座脊,以壯外觀。

每歲陰曆的三月十五日和三月初三為集會之盛期。三月十五日名為拜“交天會”,所謂“三月三”盛會,連續三天,不分晝夜,人山人海,壅塞不通。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可惜三教府已毀,尚存幾根石柱和地基而矣!

尋找鄰水“最美鄉鎮”——三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