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分數夠一本,卻報考二本大學,是“真傻”還是“另有所謀”?

電視劇《知否》正在熱播,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會對劇中的林小娘恨得牙根發癢。這個女人區區一介妾室,卻憑著在盛紘面前的各種“哭嬌鬧”演技,讓自己在盛家的風頭和地位力壓孃家背景深厚的正頭大娘子王若弗。所幸被盛明蘭用計除去,方才大快人心。

明明分數夠一本,卻報考二本大學,是“真傻”還是“另有所謀”?

林小娘劇照

其實古代妾與妻在地位上相差懸殊,一日為妾,終身為奴。妾可轉賣,亦可送人,所以巴結正室還來不及,哪還敢與其爭鋒?因此古代“明媒正娶”過來的“妻”,可不像當前大學頭銜中的一本、二本那樣,幾乎沒有徒有虛名的時候。

難道一本二本還有徒有虛名的時候嗎?是的,在高考志願填報時,總會看到這樣一些考生,明明可以報考一本大學,卻最終選擇了二本大學。這是為什麼呢,他們是不是傻?在我看來,這其中很多人,非但不傻,還很聰明呢。

下面就說說他們聰明的理由:

雖然一本大學基本都是985、211、雙一流以及省部共建、省屬重點大學,它們師資較好,科研實力強,社會認可度高。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值不值得報考還要看考生選擇的專業以及學校的地理位置如何。

明明分數夠一本,卻報考二本大學,是“真傻”還是“另有所謀”?

一二本院校的表象差異

“一本大學”這個概念,含金量最高的時候,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當時的一本是指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的面向全國招生的約100所高校。而現在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一本大學的不斷增加,其含金量也在逐年下降。而不少二本大學中的熱門專業,也通過向省級招辦申請,晉升到了一本來招生。對於這樣的高校,就不能準確地說它是一本大學還是二本大學了。說不定過幾年其所有專業都晉升到一本招生呢,那它也自然就變成一本大學了。

伴隨著新高考的逐步推行,去年的高考招生中浙江、上海、天津、遼寧、山東、海南、廣東這7個省級行政區已不再區分一本、二本了,只有一個“本科”批次。不僅如此,還有17個省份合併了二本、三本的錄取,統一為“二本”批次。預計5年之內,全國各地應該陸陸續續都會合併為一個本科批次的,到時將再無一本、二本之分了。因此對於分數上不佔優勢的考生來說,大可不必再為一本二本而糾結,即使現在以二本身份考入,到畢業時可能就沒有二本這個標籤了。

其實關於一、二本的劃分,國家也並無統一界定,就拿國家明確公佈的在一本批次錄取的院校來說,有一部分是含有行業照顧或西部扶持政策性質的高校,這其中特別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一本院校,儘管國家加大了投資扶持,其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也難與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二本院校相抗衡。

對於那些高考分數剛到一本線或是高於一本線20分之內的考生而言,報考志願時若能在二本院校裡多下點功夫,很可能帶來意外收穫。

此時要重點從專業地域這兩個方面來考慮。

明明分數夠一本,卻報考二本大學,是“真傻”還是“另有所謀”?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考慮專業時,要看報考專業在該二本院校中的地位、在整個行業中的排名。比如是否該校的優勢專業(師資口碑等強於校內其他專業,社會認可度高),是否國家重點學科(科研經費、設備及圖書資料等方面有良好保障,利於人才培養及學術研究),是否在行業內的整體排名居於前列(畢業後更受企業歡迎,就業率高)等。

考慮地域時,要多想想“求學要到北上廣”這句話為何會廣為流傳。因為一線城市經濟、文化發達,意味著這裡有更好的學習氛圍和更多的發展機遇。這些城市的二本院校,身價借城市之名而水漲船高,其中一些錄取分數甚至超過一本線(尤以北京、上海為甚,兩地堪稱華夏大地政治和經濟上的南北霸主,在這裡求學,數年薰陶之後,你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不一樣的優雅,不一樣的氣質,不一樣的風範,不一樣的大氣。這樣的性格特質是其他二線城市的畢業生所難以企及的)。

綜上,這就是那些考生寧上二本也不勉為其難將就一本高校的“聰明”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