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囧媽》這部電影的主題不在囧。既然主題不在囧,那麼自然在媽了。
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每個人只有一個媽媽,很多人對不止一個人喊過”媽媽“,但真正的媽媽只有那一位。
也許有的媽媽不稱職。沒辦法,很多人可以選擇,但媽媽不可選擇。
其實我已經記不清故事情節了
《囧媽》在今日頭條免費播放,讓條友大飽眼福。疫情暴發,人們只能呆在家裡打發時間,《囧媽》可以說是及時雨。
看完整部《囧媽》,我沒有一氣呵成。事實上,第一次觀看,大約只看了30%。看著看著,睡著了。
不是因為《囧媽》不精彩,實在是我太困了。
疫情暴發後,我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白天黑夜。
我不是醫護人員,沒有能力救死扶傷。但疫情之下,沒有前後方,我們都在前線。
看完剩餘的70%,已經是在十天以後了。
在我的印象中,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盧小花和徐伊萬的一趟長途旅行。
有些人說電影情節處理得不好,其實我已經記不清故事情節了。
有網友吐槽,伊萬的手機壞了,他在火車站的電話亭竟然能接到表弟郭貼打來的電話,這樣的情節太不靠譜了。
我也認為不靠譜,但導演讓這麼做,你能咋的?
人家徐伊萬自己就是導演,接個電話怎麼了?
這些不靠譜的情節,咱們作為旁觀者,過濾一下,很難嗎?
所以,我記不清所有不靠譜的故事情節。哦,對了,接電話時,伊萬可能凍壞了。
媽媽難當啊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媽媽付出的精力最多。還是那句話,不稱職的媽媽不在列。
我以為,不稱職的媽媽確實有,但畢竟是極少數。
天底下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是好媽媽。
儘管,每一位媽媽都不是完美的。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人,媽媽也是一樣。
但媽媽生下了孩子,她就是當之無愧的好媽媽。
毫無疑問,伊萬的媽媽盧小花是十分疼愛伊萬的。和這份愛匹配的是,伊萬也十分愛媽媽。
但是母子之間相處得並不融洽。在旅途中,伊萬把媽媽的小西紅柿一顆一顆都扔了。在媽媽心裡,小西紅柿有營養,所以即使伊萬不想吃,也要一顆一顆塞進兒子的嘴裡。
媽媽都是這樣,她們總是把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不論孩子喜不喜歡。
如果你是一位未婚未育女性,你可能會說,我將來不會做這樣的母親。
但是你可知道,那些母親在未做母親之前,也曾和你有過一樣的想法?
媽媽難當啊!道理誰不懂?道理我們都懂,但我們未必都講道理。
你若不是劇中人,體會不到劇中意
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就像我們當年看《大話西遊》,樂得哈哈大笑,沒心沒肺。
過了二十年再看《大話西遊》,笑過之後,是滿滿的酸楚。
“那個人好怪啊,他好像一條狗哎。”人到中年,再聽這句話,縱使你是鐵石心腸,也會潸然淚下。
生活讓我們錯過很多。
盧小花自認對伊萬盡責,但伊萬記得的,是媽媽對自己從小到大無所不在的控制。
甚至,媽媽還逼死了爸爸。
盧小花不委屈嗎?伊萬所理解的控制,恰恰是盧小花認為的愛。
伊萬看到的、想到的,是媽媽逼死了爸爸。在盧小花心裡,則全部是婚姻的不幸福。儘管,在婚姻的初始幾年,他們也有過短暫的幸福。
但婚姻再不幸福,盧小花始終沒有放棄愛伊萬。她為他打點一切,看著他成人、成家、立業。
現在,她最放不下的,是伊萬還沒有孩子。
所以,她打電話給張璐,低頭。
她知道兒子和兒媳感情出了問題,但依然為兒子的幸福不顧一切。
我們不知道伊萬和張璐會不會破鏡重圓,但我們知道媽媽已經做了她所能做的。
媽媽缺少的只是陪伴
這趟陰差陽錯的旅途,讓母子二人都檢討自己,重新審視自己。
父母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並不全是錯。作為過來人,父母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麼。
父母需要的、想要的,未必是孩子需要的、想要的。但孩子承載著父母對生活所有的期望,讓父母欣慰是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作為人子,你不能因為看不慣父母的某些行為,或者認為父母存在某些過失,就對父母不聞不顧。
尤其是父母沒有過失,只是因為他們老了,你就嫌棄他們。
在生活中,有些人忤逆的藉口只是父母分配財產不公。即使父母已經儘量一碗水端平,但總有孩子認為父母偏向某位兄弟姐妹。
其實,那些認為父母偏心的,恰恰是父母最疼愛的。
父母最疼愛的,往往不是最孝順的。父母冷落的,很可能是最孝順的。
很多人就是這樣,得到的越多,越是不滿足。得到很少的人,卻懂得感恩。
所以,父母溺愛孩子,結果就是兩代人都沒好結果。
慣子如殺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父母可以為子女付出所有,他們最想要的,只是子女的陪伴而已。
人,越到老年,越是需要陪伴。
趁著父母還在,多做些讓他們欣慰的事
《囧媽》給我們的啟示可能有很多,但核心的一點,還是提醒我們要做一個孝順的人。
不要提什麼大愛。愛自己的父母,讓父母開心,能做到這一點就很不錯了。
別等父母不在了,再說那些什麼早知道怎麼怎麼的之類的廢話。
孝順,焦點在順。讓父母順心,就是孝。
父母缺什麼,就給他們什麼。
其實,他們不缺什麼——只要子女陪伴在身邊,生活就是美好的。
閱讀更多 謝二先生拉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