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是我迄今做過最正確的事

逃離北上廣是我迄今做過最正確的事


不得不說,命運無論是好是壞,它迄今賜給我最寶貴的禮物,乃是接受現實、接納生活。
  我相信,不止於我,許多女孩,無論男孩和女孩,最開始都是用生存的本能來適應社會;逐漸是用努力和焦慮來對抗命運;可能臨近中年,他們和我一般,懂得用豁達和堅強來笑對以往,面對真實的人生。
  真實的人生是什麼?
  一言難盡。
  對於生下來就站在了終點線的王思聰一流,與隨著千軍萬馬去擠獨木橋,以求換來一間戶主雖是自己,月供就消耗了三分之二的收入,同時繳納著各種不知所云的費用和去向不明的稅款養活著從業人員龐大但效率低下的體制內主子的草根階層,既沒有對比性,亦沒有合理性。
  對於戀愛談了十七八場、恃靚行兇、恃財傲物又能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粉絲雲集笑傲江湖的明星階級,與勤勤懇懇守著安穩工作,死心塌地地經營著小日子,終日考慮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與子女、老人和夫妻關係的煙火男女,更是談不上誰對誰錯,誰好誰壞。


  因為人人都是逐利的,現實就是勢利的。人類本屬於自然界裡的一個普通物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是自然法則,無可厚非,所謂的倫理與秩序無非統治者用來規範這個社會,更好地管理這個國度罷了。當網上網下的人們紛紛在罵公務員,年年的公務員錄入考試依然千軍萬馬。當國企私企近年來倒閉破產的數不勝數,中學生捧著政治課本依然要朗朗誦讀中考熱點“共同富裕”……當你見識的真相越多,你越無法欺騙自己的青春有多好。多少人的青春,在其成熟之後一扭頭,已是咬牙嘆氣不願識——那個誤信童話的二愣子,曾經錯過多少寶貴的機遇。
  然而我們撐過去了。能夠撐過去的人都是沒有被生活擊敗的勇士。放棄過生活的人都死了。或自殺,或作死,或病逝。還有些在抑鬱症的折磨下半死不活。當我活到三十歲之後,發現自己四肢健全、頭腦清醒、各項體檢指標都正常,除了體重比十年前多了十五斤,眉眼也舒展了,氣場也增強了,乃是發自真心的感恩生活。我已經把《滄海一聲笑》作為手機鈴聲了,“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這種灑脫開朗到望嶽境界的氣概,以及俗世獨立、卓然一笑到心無掛礙的境界,哪裡是未經世事磨礪的小兒女能夠體悟的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百年之後,黃土一抔。學會從心所欲不逾矩從來不是雞湯口號,乃是修行到一定程度的高人自然而然達到的境界。這個急不得。生活裡的痛苦、煎熬以及對未知的恐懼不會因為你翻了多少嶺、過了多少坎就能減少個一筐二斤,世態炎涼與滄海桑田,亦不會因為你齒增歲長就得以逾越和倖免。
  村上春樹曾說過:“詩人二十一歲死,革命家和搖滾樂手二十四歲死。只要過得此關,暫時便無大礙。”
  他指的是理想。理想屬於靈魂層面,理想死了靈魂也就死了。這是村上春樹32歲時候的認識。如今的村上68歲,諾貝爾獎尚未攬入懷中,我看他活得也是倍結實。
  我們大部分人,既不是詩人也不是革命家更不是搖滾樂手,我們只是如螞蟻一般生存於世的凡人。作為凡人,大多數嚮往的只是平淡生活裡的小小確幸,追求的不過是今生今世的家宅平安。若擁有浪漫纏綿的情愛體驗是極美,若沒有飛黃騰達的名人光環亦安然。畢竟,三十歲以後的人生,在乎的不是要不要死於一事無成,而是看清楚自己的長處短板,找到自己最合適的發展方向,扮演好自己該扮演的各種角色,按照命運給你規定的軌道,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我在三十歲那年,做得迄今為止最正確的選擇,乃是逃離北上廣。
  北上廣曾經是我的彼岸、我的方向、我的國,我的夢、我的光、我的價值實現之所在地。那裡彙集著全國各地湧來的精英人物以及三四線城市不敢想象的優質資源,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勤奮,一定可以大開拳腳、大展宏圖。
  我在三十歲以後,卻是苦逼地發現,北上廣著實彙集著全國各地湧來的精英人物以及二三線城市不敢想象的優質資源,然而我無論再努力再勤奮,依然只是孤獨、迷茫、捉襟見肘、筋疲力盡的外鄉人罷了。畢竟,專業背景和工作單位的優勢並不明顯,在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隨著年長,考慮的事情也多了。若在北京安營紮寨,將來若有孩子,上公立幼兒園,除了要有學區房,還有要戶口。若無北京戶口,就是掏著高額的學費,讓孩子在北京上完小學,上完初中,到了高中還要返回原籍去讀書。因為沒有北京戶口沒辦法在北京參加高考。而且北京非京籍子女的高考只能在北京考高職院校。而在家鄉,作為本市土著,我不用糾結房子的問題,也不用操心將來有了孩子去不去上私立學校。
  此外,我不再迷戀上海。上海曾是我眼裡平臺大、機會多、工資高的最理想去處。下了班日式韓式西餐火鍋自助餐,吃得豐富亦方便。若圖省錢,回郊區租住的房子裡自己做飯,營養科學又衛生。小區出門就是便利店。無論加班到幾點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關東煮。從松江區到浦東新區坐地鐵亦花10塊錢足夠。有時候晚歸,一個人走在午夜的街道,根本不必擔心搶劫與強暴。上海稱得上是全國最安全最精緻最先進的城市。除了房價讓人望洋興嘆,讓人無力消除的惆悵乃是這裡人際關係的冷漠、物質、不近人情。涉及婚嫁更是不利。上班族們工作時朝9晚6甚至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其它大多數時間消耗在地鐵公交上。每到過年回家,看著老人的鬢邊白髮,臉龐皺紋,佝僂腰背,更是為自己盡不到孝心而自責。這個時候就會想,事業是一個人生命的全部嗎?未必。何況,只不過是滿足於衣食溫飽的打工,又稱得上什麼事業。

  廣州沒去過。這裡不談。
  我想談的是,一個人在30歲以前,應該轟轟烈烈的去愛,熱血沸騰地去闖,渾身流血應無懼,跌斷骨頭別害怕。拍拍腿上的灰,相信你還是能夠站起來。可是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父母老邁多病,如果此時還不能在北上廣成為高級管理人員,不能持續獲得高薪,缺少明顯的機會,不能為下一代打好良好的物質經濟和人脈基礎的時候。最好還是理智地選擇回老家更好。“回到那個生你養你的地方,回到父母經營了幾十年的地方去。同自己的鄉親朋友同學一起,用自己在大城市打工掙下的資金基礎,用自己在一線城市獲得的思維模式和成功經驗,再加上父母親人遺留下來的一些人脈基礎。做點你自己喜歡而有成就感的‘小事’,掙點小錢,過點小日子,照顧好父母和孩子。”——知乎網友如是說。我贊同,這種放棄未嘗是失敗,稱得上是覺悟。
  另外,過了30歲,有沒有錢不甚放在心上。會不會得病成了我最大的恐懼。我怕自己生病,更怕家人生病。我的母親每年去醫院體檢,我接過她體檢報告的一瞬間往往心驚膽戰。特別在我老爸去世之後,我深切體悟了那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何其令子女內疚的感受。除去對生死苦的恐懼,我也有“不得病即是省錢”的私心。作為工薪階層,我的家境也僅是小康,收入水平遠不達富裕到隨意買買買的程度。單我個人除去衣服包鞋、護膚品與日常開銷、移動交通之類的,算上一年的兩次長線旅遊,算下來剩餘不多。再有人情往來與紅白喜事,更是感慨節儉的重要性。可是這些在北上廣,能否與父母相聚,能否承歡膝下,能夠工作與家庭兼顧,甚不好說。

  所以,我愈發慶幸命運對於我的成全。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吵鬧太多的喧擾,常常令人迷失令人恐慌令人招架不住。我卻在而立之年,懂得人生擁有不同的階段,到哪個階段選擇哪種對自己最有利的生活。
  急流勇退的逃離北上廣,並不羞恥。
  可恥的是,我雖然逃離了北上廣,卻不得不敬佩那些依然死磕在北上廣的奮鬥一族,他們的堅守,需要給自己更多的勇氣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