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之最初的相遇

有一種選擇叫風雨兼程,

有一種勇敢叫奮不顧身。

楊曉天是在幹了一年多外賣之後,才掂量出這句話沉甸甸的分量的。外賣行業應該算所有行業門檻比較低的了,一張健康證,一輛電動車,外加一副好身板就行。儘管如此,王曉天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初,還是比較忐忑的。他一米六五的小個兒,七八百度的近視,內向靦腆的性格,對於風裡來雨裡去的外賣行業,都是不可忽略的短板。

楊曉天是在面試三天後,接到去公司上班的通知的。到了公司後,老同學李林建議,公司的業務員人數稀缺,要不你先跑段時間業務吧!楊曉天遲疑一下,詢問一些業務員的具體工作情況,道:“行,幹啥不是幹!”在公司待了一上午,兩個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女人,四十來歲,說話底氣十足,精明強幹,比男人還霸氣;另一個是個男人,說話有點兒娘娘腔,愛擺蘭花指,比女人還要嫵媚。女的叫李梅,李林的姐姐,這家外賣公司的真正老闆。男的叫李曉明,新招的業務員,勉強算是他的搭檔。

進入公司以後,先是為期五天的培訓學習,前期主要是看視頻,後來總公司派了兩個講師講課學習。課堂上三個人表現迥然不同:李梅好學不倦,遇到問題追問不斷;李曉明愛出風頭,遇到實戰機會往往自告奮勇;楊曉天則低調內斂,很少發言。培訓學習結束後,三人開始走上街頭尋求商家簽約。最先簽到商家的是李梅,她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再加上初中畢業就出來歷練,社會經驗豐富,很快就說動兩個商家加盟合作,一個拉麵館,一個快餐店。三個人每天開個碰面會,反饋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商討解決應對的方法,分享談判技巧,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幾天後,李曉明那兒也得到了進展,三天拿下了五個商家,也算是不小的收穫。反觀,楊曉天則工作進展緩慢,三天才簽下兩個商家。後來,他一分析,外賣是一個新興行業,要多找年輕人談,年輕人意識超前,容易接受新事物,往往三言兩語就能談成合作。上了歲數的人,思想保守不說,還不願嘗試,往往你說的天花亂墜,他還是一塌糊塗。工作有了針對性,楊曉天的情況也慢慢有了好轉!

一個月後,隨著宣傳力度不斷加大,簽訂商家的難度也一點點兒降了下來,李曉明和楊曉天二人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