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會多掏錢

這幾年來,很多人不再追隨消費崇拜,而把熱情獻給“新的節儉”。

我們忽然處在這樣的經濟氛圍中,生活被迫作出調整,迅速變得樸素。

待在家裡,不再去餐廳吃飯。賣掉地下室和儲物櫃裡的垃圾。用優惠券,買特價品,看《斷舍離》、《輕斷食》,理智地想,我們是怎麼陷入消費怪圈的。

所以,我們不再信仰物質的話,下面出場的會是什麼?

答案:任何公司都無法定價,甚至無法貼上折價標籤的事物:寧靜、樸素、均衡、幸福、平衡、美德。

簡而言之,就是可供購買的精神開悟。

在這樣一個日益超高速連接且總是“在線”的世界,我們對連自己也並不瞭解的簡單生活的渴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返璞歸真”的情緒變得無處不在,以至於事實上催生了各種流行風潮,從城市農耕到“不消費主義”再到“潔淨飲食”。

營銷者和公司正好搭上了順風車。

有如此多的產品都會以強調大地母親的方式來作營銷的原因。這些產品的包裝都塗抹著像“健康”、“天然”、“環境友好”等字眼(對女性有特定的意義和重要性,她們影響了80%左右的消費行為)。

諷刺的是,“綠色”產品、“道德”產品、“有機”產品通常更貴。

嘿,美德、慈善、健康、仁慈以及社會責任可不便宜!

尤其是女性,都說他們願意多花些錢來買“對環境負責”的產品,她們相信,不僅“消費者有保護地球的個人義務”,而且“環保對你的健康和幸福也有好處”。

公司深諳此理,並且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這一點。

就拿寶潔的汰漬洗衣粉來說吧,這款產品使用社會責任作為營銷手段,發起了極為成功的“滿載希望”運動。

在卡特里娜颶風肆虐之時,寶潔決定要組建一支“汰漬滿載希望”的隊伍,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其他受災地區為無家可歸的居民提供乾淨(當然,用汰漬洗過的)的衣物。

在兩三週內,穿著亮橙黃色的汰漬T恤的隊伍將會免費洗淨、烘乾和摺疊各家庭及援助工人的床單、毛巾和衣服。

這對無家可歸的人而言將是巨大的慰藉。將來,這也會使任何在雜貨店貨架上看到汰漬的人產生愉快的聯想。

真的對社會有所幫助嗎?

或者,他們不過是要讓我們覺得自己更有道德,就跟飲用巴西莓果汁讓我們覺得自己更加健康一樣?

當我們購買這種類型的商品時,我們傾向於允許自己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作出不那麼負責的決定。

一項研究發現,混合動力汽車車主開車更多,也更有可能收到罰單和發生事故,甚至更可能撞向行人。

今天,購買“負責任”的產品,比如混合動力汽車,包括電動車如特斯拉,其實是一種炫耀性消費,一種獲得同儕的尊敬和羨慕的方式。

豐田汽車就是故意這麼策劃的。把普銳斯打造成一個徹底的地位象徵。26輛普銳斯運到2003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然後,像卡梅隆•迪亞茲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樣的明星就和他們的普銳斯一起進入了攝像鏡頭(看,我們多麼環保啊),這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

豐田還把車租給洛杉磯一家公關機構,以確保能拍到像哈里森•福特和卡莉斯塔•弗洛克哈特這種明星開著普銳斯的快照,它同時為《犯罪現場調查之邁阿密》、《單身毒媽》、《冒牌天神》和《超級壞》這樣的電視劇和電影提供普銳斯汽車,這些車都會被隆重地給個特寫(居然通常都是主角開的車)。

還有其他為豐田的環保成就大唱讚歌的人,以及塞拉俱樂部以及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有了這些人給普銳斯做代言。

現在有些消費者研究把豐田列為世界上對環境最友好的品牌之一。但是,豐田不是一個汽車公司嗎?

如果沒有人看到他們那無私的、留心的行為,就連表面上最為注重環保的消費者也不會購買綠色產品。

舉例,如果有人在網上買電燈泡,他們傾向於選擇不環保的、也更便宜的燈泡。

但如果他們是在商店裡,在其他人看得到的情況下,他們一般就會購買環保包裝的、壽命更長的LED燈泡。

如果人們考慮自己的身份,他們實際上就會花更多的錢,以顯示他們不僅注重環保,而且付得起錢來注重環保。

根據CNW市場調查機構收集的數據顯示,當被問及為什麼購買普銳斯時,絕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正是營銷者希望聽到的。

據57%的車主說,是因為“它就是我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