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1942年6月4日、中途島西北海域,由一航戰和二航戰四艘主力航母組成的日本聯合艦隊機動部隊正向北逆風全速前進,準備起飛轟炸機和戰鬥機。執行護航任務的零式戰鬥機剛剛降落,無奈的南雲忠一隻能再次推遲執行攻擊任務的轟炸機起飛。這幾艘航母的的飛行甲板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各型作戰飛機,飛機的油彈都已裝好,飛行員已經在艙內就位,開始預熱發動機。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正在航母上準備起飛的日軍機群


航母上充斥著引擎的轟鳴聲,這種熱鬧景象吸引了日本水手的注意,尤其是機動部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等高官,看到這樣的陣容,都感到莫名振奮。奇襲珍珠港以來半年多的時間裡,日軍在太平洋和南洋作戰中所向無敵,尤其現在參戰的4艘航母從未遭到挫折,航母上的飛機都是由日本最精銳飛行員駕駛的,一旦出擊,必能一舉擊破敵軍,“赤城”號航母的飛行調度官輕搖小白旗這是允許起飛的旗號。機群中最前面的一架“零戰”立即鬆開剎車,加大油門,輕快地飛離了甲板。看來美國艦隊將要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了。是突然間,望哨上發出了短促的警報:“敵機!敵機!”人們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一枚大炸彈就落到了密集的機群中,接著又是一枚。炸引爆了飛機上的汽油、炸彈和魚雷,整個航母上所的航空機在不到一分鐘內幾乎全部殉爆,“赤城”號籠罩在一片大火中。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正在起飛戰機的赤城號航母,在中途島之戰中被一顆重磅炸彈命中,炸彈引爆了甲板上的彈藥


與此同時,近旁同屬第1航空戰隊的航母“加賀”號也遭到了俯衝攻9架俯衝轟炸機各向它投下了一枚炸彈,有4枚均勻地命中了飛行甲板各殉爆隨即發生,整艘航母幾乎找不到可以躲避的地方。突如其來的打擊使日本人目瞪口呆。不遠處的第2航空戰隊立即抓緊時間起飛,但只過了11分鐘,13架俯衝轟炸機向它所屬的航母“蒼龍”號發起攻擊,有3枚炸彈命中。當時飛機尚未起飛完畢,被引煙後引起大火,“蒼龍”號在5分鐘內就成了一條火龍。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正在向下俯衝攻擊的SBD-3俯衝轟炸機,僅僅幾分鐘就宣告了日本人的失敗


就這樣,在短短15分鐘內,日本海軍遠離了似乎唾手可得的勝利,而且是永遠的離開了。不止是日本海軍,整個日本的命運也在這15分鐘被逆轉了,日本帝國從順利的擴張開始轉入持續的失敗。在此後,戰爭又持續了3年零2個月,但日本人的努力和犧牲最終都成為徒勞。決定了日本命運的僅僅是33架SBD俯衝轟炸機,它們屬於“企業”號的第6轟炸機中隊和“大黃蜂”號的第8轟炸機中隊。

在上午的出擊中,它們在預定攻擊海域並沒有發現日本艦隊,第6中隊中隊長麥克拉斯少校臨時決定向北搜索,這才發現日本航母。當時4艘航母上的戰鬥機都進行了長時間空戰,大都已經降落補給。而新的警戒機又沒有那麼快起飛,所以SBD在空中沒有遭到攔截。當時日本軍艦上沒有雷達,無法發現來襲的敵機,所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日本艦隊沒有雷達,防禦來襲的轟炸機全靠戰鬥機和瞭望哨,被轟炸時戰鬥機正在補充油料,瞭望哨發現得又太晚


艦載俯衝轟炸機這個機種“資歷”是比較深的。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海軍決定裝備一種新型的俯衝轟炸機,諾斯羅普公司(Northrop)承擔了設計任務。設計中途,該公司被併入道格拉斯公司(Douglas),因此新機被命名為SBD(Scout(偵察)、Bomb(轟炸)、Douglas (道格拉斯)的縮寫)。1939年初,研製工作完成,4月8日海軍簽訂了訂購合同。SBD的基本數據如下:發動機最大功率1000馬力;翼展127米、機身長9.8米、高41米;空重2878千克、起飛重量4717千克;最大平飛速度402千米/時、升限8260米、航程2165千米;裝2挺127毫米前向機槍、1挺雙聯裝7.62毫米後座機槍(以上為SBD-3數據)。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SBD無畏俯衝轟炸機的初期型,性能一般。機輪還不能放進機翼中


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和戰爭初、中期,這樣的性能算是一般。跟它的對手“九九艦爆”相比,速度較慢,航程大些。但從SBD-3開始,改裝了自閉油箱,增加了座艙裝甲,因此在防護性和航程方面勝過了日機。而且,SBD通常攜帶454千克炸彈,而“九九艦爆”一般只能攜帶250千克。在打擊威力方面,SBD大大勝出。太平洋戰爭的實戰證明,命中同樣數量的炸彈,美艦受的創傷明顯比日艦輕,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差異是決定性的。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在航空母艦上空正在回航的SBD-2型俯衝轟炸機


其實,日本早已研製成功“封星”艦載爆擊機。這種飛機在中途島海戰中第一次參戰,被當作高速偵察機使用,它的綜合性能遠優於SBD,尤其速度很快,令美軍艦載戰鬥機無法攔截。但諷刺的是,該機在戰役的關鍵時刻發現美航母編隊,卻因為發報機故障而無法通知己方,等飛行員急忙飛回來口頭報警的時候,日本航母早已被炸起火了。後來“彗星”在上艦訓練中,因為著艦速度快,新手難以適應,造成了大量事故傷亡,沒有發揮出艦載機應有的威力,最後淪為神風飛機。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彗星俯衝轟炸機,在中途島時首次參加戰爭,最初作為偵察機使用,就是他發現了美軍航母艦隊但發報機損壞了


二戰末期更先進的“流星”艦載機,能勝任俯衝轟炸和魚雷攻擊雙重任務,號稱太平洋戰爭中最好的艦載轟炸機。但當時日本已經沒有可用的艦上飛行員了,因此它根本沒有上艦戰鬥過。在從陸上出發進行的戰鬥中,它難以穿越美軍火力網,最後也淪為神風飛機。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更先進的流星攻擊機,但此時日軍航母已經損失殆盡,最後作為神風飛機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用於取代SBD的SB2C在1943年11月11日參加了戰鬥,它更重也更堅固。但SB2C攜帶同樣載荷的情況下,航程與SBD相當。更不幸的是,SB2C是“笨重”這個詞的最好註解。它儘管擁有一副“大得足以操縱一艘軍艦”的方向舵,仍然操縱困難,因此起降很危險,投彈也不夠精確。在1944年6月20日的馬里亞納大海戰中,51架SB2C出戰,損失了43架,其中30架是因油盡或事故墜海。相比之下,同一天參戰的27架SBD,1架被擊落,3架故障損失。因此,飛行員們很難看出新機的好處在哪裡。直到1945年,改進後的SB2C才真正超越了SBD。儘管SBD於1944年6月初停產,並在同年夏末退出航空母艦轉為陸基飛機,但它們一直戰鬥到戰爭結束。作為一種老飛機,它的聲譽和實戰威力超過後來性能遠比它高的同行和對手。究其原因,主要是達到了作戰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良好結合。任何武器都是如此,光有先進性是不夠的,還要有實用性。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即便有更先進的飛機取代了這種轟炸機,但也不能磨滅SBD在太平洋戰場的貢獻


二戰中的日本攻擊機與轟炸機不像戰鬥機那麼落後,這似乎很奇怪,但細們考察,也並沒什麼神秘之處。日本戰鬥機之所以落後,一是設計思想的問題:一開始走了小型化的路子,不容易轉過彎來,而且陸軍內部又一直存在高速派和機動派的爭論,無謂的彎路浪費了不少時間;二是工業能力和技術基礎的薄弱造成設計指標難以達到,即使達到了也難以量產,生產了也無法保證可靠性。

而對於攻擊機與轟炸機,日本的設計思路一直是明確的:強調大航程、高飛行性能,為此不惜犧牲載彈量和防護性。當技術上達到要求以後,這兩項也得到了強化。另外,攻擊機與轟炸機對飛行性能的要求不如戰鬥機高,即使理設計指標有差距,勉強飛出去問題也不大,因此設計和投產都比較順利。儘管如此,可靠性不高的問題仍困擾著戰爭後期的所有日本飛機。日本轟炸機的成名作是“九六陸攻”。該機是三菱公司於20世紀30年代初研製的,型號G3M。當時考慮到廣闊太平洋戰場的作戰需要,日本海軍提出要裝備一種超遠程飛機,不僅可以偵察敵人的深遠後方。而且可以轟炸廣大地區內的敵人。尤其是艦船。這樣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逐漸削弱敵艦隊,到它們接近日本領海的時候,已經損失重大,日本艦隊就可以一舉擊破了—這實際上是總結對馬海戰經驗產生的戰略。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正在進行試飛的九六陸攻,在當時他算得上是一種非常先進的飛機


當時,世界上的大多數飛機還是固定起落架的雙翼機,以數百千米的航程為滿足,要達到軍方的要求,非採取革命性設計不可。G3M總設計師本莊季郎是日本傑出的飛機設計師,他率領和協調大批專家,成功地把全金屬結構、大功率發動機(所謂大功率是當時而言,其實最大功率只有790馬力)單層機翼、可收放起落架、埋頭鉚釘等高新技術融為一體,創造出了當時世人難以想象的超高性能轟炸機。

1936年,G3M以“九六陸攻”的名稱投入生產。“陸攻”的意思是從陸上起飛的攻擊機,跟“艦攻”相對。“九六陸攻”的最大平飛速度為350千米/時,航程4000千米。在攜帶一枚魚雷時,仍有1000千米以上的作戰半徑。在30年代末,這些數字都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九六陸攻”的最大平飛速度為350千米/時,航程4000千米。在攜帶一枚魚雷時,仍有1000千米以上的作戰半徑。


服役前夕,“九六陸攻”曾作為宣傳品到歐美展出,當時歐美一些國家認為日本是個落後的傳統國家,設計不出先進飛機。“九六陸攻”令他們為之震驚。

“九六陸攻”研製成功以後並沒有按預想的方式與敵交戰,而是首先投入到侵華的戰爭中。從1937年到1941年,“九六陸攻”都是日本海軍的主力轟炸機由於航程大,可以深入內陸作戰,造成了大量設施的毀壞和大量軍民的傷亡,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為熟悉和痛恨的一種日本飛機了。

另一方面,它也被中國驅逐機擊落多架。這對日本人來說是一個預警:即使速度比“九六陸攻”只快一點的戰鬥機,都會對它構成嚴重威脅。指望轟炸機靠飛行性能來逃避敵方戰鬥機是很難的,乃至不可能。可惜日本人沒有重視這個警告,所以後來極端化設計的“一式陸攻”在太平洋戰場遭到了慘敗。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九六陸攻被作為轟炸中國大後方的主力機型,但也被中國空軍擊落多架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九六陸政”才真正和強敵交手。在對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廣大地區的空襲中,它成功地炸燬了大量軍事設施。不過最出名的戰果,還得數12月10日擊沉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這種龐大笨拙而且脆弱的飛機,成功地抵禦了密集的高射炮火,只損失了3架。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20多架九六陸攻攻擊了反擊號和威爾士親王號將這兩艘英國在東南亞地區最強大戰艦送入了海底


二戰前日本設計的“九七艦攻”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比美國的TBID和英國的“劍魚”性能都要高。至於“九九艦爆”和擊軍的轟炸機/攻擊機就比較平常,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二戰爆發後,航空技術的發展加速,日本人覺得要及時更新飛機才能與美國抗衡,除了戰鬥機外,轟炸機和攻擊機的發展也不能落後。

1941年,日本陸軍開始招標研製下一代轟炸機。也許是海軍“九六陸攻”的成功刺激了陸軍,他們鉚足了勁要搞出一種同樣領先世界的飛機出來,以挽回面子,這個重任被交到了“九六陸攻”的創造者三菱公司的手裡。由於三菱同時負擔著好幾個機種的研製工作,因此工作進展緩慢。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戰爭中舊飛機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以發現和排除,讓新飛機盡善盡美。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ki67“飛龍”中型轟炸機又稱四式重爆,在當時也是性能非常先進的中型轟炸機


1943年下半年,陸軍新轟炸機以Ki67“飛龍”之名投入生產。跟“疾風”一樣,“飛龍”也飽受可靠性不足的困擾,因此產量很低。到戰爭結束也只生產了727架,其中606架來得及交付部隊。其基本數據如下:裝兩臺Hal04氣冷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1900馬力,翼展225米、機身長18.7米、高7.7米,空重8649千克、起飛重量13755千克,最大平飛速度537千米/時(6000米高度),升限9470米,航程3800千米,裝一門20毫米尾炮和4挺13毫米機槍,標準攜彈量800千克。總的來說,“飛龍”的優點在於:操縱性好、速度快、機動性好。而且在擁有良好飛行性能的同時,還有完善的裝甲和自閉油箱等防護措施。比起從前性能平平的陸軍轟炸機,它是一個很大的提高。跟海軍的“一式陸攻”比起來,它飛得更快,也更堅固。而跟美軍的B-25、B-26比,載彈量美機佔優、飛行性能“飛龍”大大勝出、其他方面美日大體相當。因此,“飛龍”被公認為太平洋戰爭中最好的中型轟炸機。

一錘定音,飛龍在天——太平洋戰場那些各具特色的轟炸機

裝備部隊的飛龍轟炸機,其出色的性能值得一提


儘管如此,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再好的轟炸機也不能發揮威力。戰爭後期,日本陸海軍的新型轟炸機/攻擊機要麼是在強行突防時被絕對優勢的火力擊落,要麼就淪為了神風飛機。技術上的高度成就沒有轉化為戰鬥力,這些各有特色的好飛機最終都成了廢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