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點贊山東:“家門口”變成“出海口”——山東加快建設內陸港推動大開放

“以往採用汽車運輸,通常需要8個小時或者更多,現在只需要4個小時貨物就能從淄博市保稅物流園區運抵青島市黃島港。”齊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外貿部負責人李潤生說起淄博內陸港的開通,滿懷喜悅之情。

3月2日,淄博內陸港開通運行,首趟淄博至黃島“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五定班列滿載貨值1100萬美元貨物從淄博保稅物流園區開出,齊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德國的44噸特種紙貨物就在其中。

李潤生說,有了內陸港,企業可在淄博實現快速通關,相當於“家門口”有了“出海口”,大大便利了企業出口業務。

據瞭解,淄博內陸港是繼去年棗莊內陸港開通後,山東建成的又一重要內陸港。淄博內陸港項目能夠實現港口功能前置,此前淄博貨物從沿海港口出口,需要先將貨物運至港口再辦理通關手續,期間堆存、裝卸均需要時間和費用,而通過“內陸港”,貨物可在淄博實現快速通關。

同時,淄博內陸港項目以淄博保稅物流園區為核心區,具有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功能和政策優勢,可實現國際貨物生產、加工、分撥、銷售和國際貨物的多式聯運以及海運公司、碼頭、國際貨代公司信息的互聯互通,從而能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綜合性物流服務。

不少出口企業表示,在嚴峻的國際疫情影響下,海外業務面臨明顯壓力,“內陸港”開通後,將大大提升通關效率、節約物流成本,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

“綜合考慮,物流成本將節約10%-20%。”山東中外運弘志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五林說,此前淄博的出口貨物一般要通過公路運輸到沿海港口,班列運輸相對公路運輸有著明顯成本優勢,並且遇到大霧、大雪天氣,汽車可能停運,班列仍可正常開行。

作為山東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借港開放”是淄博多年的目標和追求。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表示,內陸港為淄博市打造出大通關、大物流、大開放的國際化平臺,將進一步引領加快開放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和經濟外向度,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未來的經貿競爭不再只是產品的競爭,而是供應鏈等綜合能力的比拼。”山東金冠國際貨運公司經理劉學英說,內陸港這一大開放平臺的建設,可使更多內陸企業擁有“港口”優勢,從而提升綜合競爭力,加速融入全球市場。

淄博市商務局表示,下一步淄博將繼續完善配套鐵路場站、倉儲分撥、監管場所等基礎設施,提高業務自動化水平,實現海關、稅務、貨代、船公司等“一站式”服務,吸引全市以及魯中地區外貿企業通過內陸港開展業務。

據瞭解,通過建設內陸港、開通歐亞班列等措施,當前山東諸多內陸城市的大開放格局正加速形成。目前,濟南、青島、煙臺、濰坊、臨沂等地均已開通歐亞班列,2019年“齊魯號”歐亞班列累計開行1054列,直達“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41個城市,初步建成東連日韓、西接歐亞、北至俄羅斯、南到東南亞的海鐵聯運國際物流大通道。

據淄博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太鬆介紹,去年“齊魯號”淄博歐亞班列累計開行198列,滿載率95%以上。

內陸港的建設和順利運營,離不開港口的密切協作,山東港口也在藉助發揮港口資源、海鐵聯運、陸港建設等優勢,進一步助推內陸城市開放。據山東港口青島港介紹,目前青島港已經在全國內陸城市推動建設內陸港16個,在全國33個城市開通50條海鐵聯運班列,“一市一線、一地一港、覆蓋山東、面向世界”的網絡佈局正加快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