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主要城市智能快件(信包)箱已達40.6萬組

1月6日,2020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我國郵政業制度供給加強,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中央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全國主要城市智能快件(信包)箱已達40.6萬組


中央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

2019年,郵政業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成果豐碩。中央部署的55.6萬個建制村直接通郵任務提前一年完成,西藏、新疆、青海、四川、內蒙古、重慶、雲南、甘肅等地攻堅克難,為目標實現作出積極貢獻。農村地區快遞網點超過3萬個、公共取送點達6.3萬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6.6%。

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

2019年,郵政業改革加快推進,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健全,行業發展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國家郵政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快遞業務場地使用證明等3項證明事項,全面實現許可審批一網通辦,精簡備案手續,末端網點備案實現常態化。新業態准入邁出實質性步伐,山東、河南等7個省份為快遞服務站開辦企業和智能快件(信包)箱運營企業發放許可。協調落實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免稅費15億元以上,在黨報黨刊發行、主題郵局設置等方面積極爭取政策。郵政企業公司制改革順利完成。

同時,制修訂《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智能快件(信包)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等規章,服務鄉村振興、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深化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寄遞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快遞與電子商務數據互聯共享等一批政策文件相繼出臺。

基礎能力建設和科技創新不斷加強

2019年,國家郵政局繼續實施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改造網點和縣局房382處。全國已建成快遞物流園區402個。主要城市智能快件(信包)箱已達40.6萬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到8.2萬個。273個城市出臺了規範快遞車輛通行政策,遼寧等12個省份實現全覆蓋。國內快遞專用貨機達126架,高鐵快遞開通線路達451條。

同時,全行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智能客服、智能倉、北斗導航等迅速普及,無人機、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加快應用,智能安檢系統樣機已進入試產階段。行業首批18家技術研發中心得到認定,電子運單等39個項目榮獲首屆郵政行業科學技術獎,快件航空運輸信息交換規範等2項國家標準、快件處理場所基礎數據元等4項行業標準制訂完成。

產業融合深入推進

2019年,國家郵政局深化交快、郵快合作,制定郵政快遞合作下鄉進村框架協議,在5省、區開展合作試點。深化警郵、稅郵、政郵合作,8000多個網點開辦交管業務,近1.7萬個網點開辦代繳稅款業務,對接27個省級政務平臺和2815個市縣級政務大廳,安徽、浙江、吉林、貴州、上海等地郵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成效明顯。全國打造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年業務量超百萬件項目163個,新增昆明鮮花、煙臺蘋果、南寧沃柑、成都柑桔和五常大米等20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快遞+”金牌項目,農村地區年收投快件超過15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8700億元。新增快遞服務先進製造業項目675個,年支撐製造業產值超1萬億元。深入推進快遞與電商協同發展,與商務部共同舉辦“雙品網購節”,促進品牌消費和品質消費。全年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超五分之一。

——邯鄲市郵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