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在改革開放之初,主持人被等同於報幕員、傳聲筒。慢慢的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主持人成為了節目的靈魂。他們不僅要有全程把握節目方向的控制力,還需要有在直播時面對突發事件的領導力和控場力。這也需要主持人自身基本的主持修養和應急能力,還需要節目組團隊對主持人的準確定位和充分信任。《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的直播中,汪涵在處理孫楠突然宣佈退賽的那機智救場的7分鐘,不卑不亢,撫慰觀眾,表明態度、擲地有聲。短短7分鐘,堪稱主持人教科書案例了。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現在很多綜藝節目中,似乎主持人這個角色在漸漸的弱化。不少節目讓主持人僅僅充當報幕員,甚至幕後音與旁觀者。彷彿除了念幾句廣告贊助,節目已經不需要他們。還有的綜藝節目甚至不啟用科班出身的專業主持人,而是用一些連普通話都很蹩腳的明星充當這個原本很重要的角色。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除了在節目的間隙播放廣告外,現在主持人也開始念起了廣告。華少大家應該都認識,他出名是因曾在節目上面把一段廣告念得特別的快,並且咬字準確發音標準被大家熟知,彷彿快速念廣告已經成了華少的標籤,不過其他的特點還真是讓人找不出來。

在某衛視的兩個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2》和《女兒們的戀愛》中,每次播出之前都會讓主持人念很大段的廣告語,節目需要有贊助,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廣告也要和節目契合才是,尤其是節目一開播,就讓主持人不停的念,感覺很搞笑同時也很無奈。​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發覺李靜在唸這些廣告語的時候,還是比較專業,但是廣告語實在是有點長,觀眾們很想看節目,但節目一直在唸廣告,看到張智霖、汪峰、買超和包貝爾都在儘量控制不要爆笑。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好像現在在節目中由主持人口播廣告已經成為了慣例,每個主持人都在做這件事情。

我看過一檔節目,主持人不斷地在節目中抓住一切機會巧妙地穿插贊助產品,凡是吃的,必定會聯繫到贊助商“某品牌牛奶”,凡是喝的,一定要帶上“某咖啡”,交通工具必定是“某汽車”,而某APP的名字更是時常掛在嘴邊。除此之外,在開頭結尾的固定廣告時間,也是巧妙鋪墊,不知不覺地進入廣告,當大家發現原來是在唸廣告時,皆是忍俊不禁,開懷大笑。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這種節目本身就帶有些搞笑的性質,在插念廣告的時候有些痕跡也無傷大雅,甚至有些人還認為是非常巧妙。能夠把枯燥無味的廣告巧妙地融入節目甚至做成包袱,觀眾看得津津有味,忍俊不禁,贊助商更是開懷大笑,深表滿意,也算是皆大歡喜之事。

但也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做到這點,如果經常在節目中插念廣告,也就會使得節目不倫不類,斷斷續續之感。

主持人口播廣告令人厭煩 節目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大幅降低

目前,綜藝節目中的廣告形式趨向於冠名、口播、鏡頭的形式,與天價冠名費相對的是更多的口播頻次、更多的鏡頭等,這本質上是一種強營銷的手段,與消費者在觀看綜藝節目的放鬆心態相背。

其實,儘管節目為廣告主帶來了可觀的曝光量,知名度或許有了,但名譽度卻降了,每次植入廣告的生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綜藝節目的好評率和商品的美譽度。有許多綜藝節目在播放後都遭到消費者的強烈吐槽,這樣就達不到廣告應該起到的效果。

小編以為,現在的眼球經濟時代鋪天蓋地的廣告降低了節目的質量,滿眼廣告也引起了觀眾朋友們的反感。趨同的廣告風格處理也使得人們厭煩,業內人士應該尋找更加生動多樣的廣告形式,提高用戶的觀看流暢度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