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明


生活就像一個鐘擺,左邊是痛苦,右邊是無聊,只有中間那短暫的一刻才能讓我們享受到快樂,感覺到幸福。貧困令人感到痛苦,富裕也會使人覺得無聊。

幸福生活_作者:邵明


叔本華說:“處在社會底層的階級在不斷地為謀取生活必需品、為擺脫痛苦而疲於奔命,上流社會則不斷地受到厭倦情緒的侵襲。”

因貧窮而產生的痛苦還有救藥,因富有而出現的厭倦、無聊和抑鬱卻難以治療。對於前者我們只需讓他們在物質上充足即可,對於後者卻還要醫治他們的精神。

所以我們現在是兩手都要抓,雖要防左,更要防右。對於左擺我們要脫貧,解決溫飽。對於右擺我們要治病救人,使他們不再無聊,因為無聊往往會無事生非。

你看老美心理醫生特多,教堂特多,因為他們右擺的人特多,所以老美精神不正常的也特多。上至不靠譜的川普,下至異想天開的馬斯克,老美右擺的連新冠病毒都不怕,真是無聊的厲害。

北韓是左擺的國度,特別安穩,精神飽滿,身體健康。全身心的投入脫貧的工作中,他們是否有痛苦,我想應該有,但他們肯定沒時間無聊,也沒有“三高”,更不會無事生非。

感到無聊,無非是因為精神陷入了貧乏、理智變得麻木的緣故,需要用酒色、歌舞、毒品和賭博的刺激,這些刺激又偏偏損害健康,進而破壞快樂,失去了幸福感。為了救治無聊,我們一定要發楊朝陽區大媽的防右擺精神,發楊大數據和天眼的信息收集功能,防止無聊者無事生非。

《呂氏春秋·本生》說:——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

簡介——“招蹶之機”,要鍛鍊身體。“爛腸之食”,不要暴飲暴食。“伐性之斧”,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這是古人對右擺的忠告,時至今日仍有它的現實意義。現在人們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與之有關。所以說,防左擺,更要防右擺,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什麼是幸福的生活?

叔本華說——“幸福的生活並不是去追求錢財充盈,也不是去在乎他人的對我們的評價,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名,都不如修行自己的人格來得實在。”

叔本華還說——“保持健康,培養我們的各種能力,顯然要比一心聚斂財富的行為更明智。”

要保持健康,就得拒絕一切殫精竭力,無休止的壓榨性工作,也要排斥一切短暫性的刺激;要培養能力,就得保證能夠擁有閒暇時間——“閒暇,即一個人充分享受自己意識和人格的時間,乃是生存得以休息的產物。”

不用壓榨性的工作,又有閒暇的時間,好像我們退體工人最符合條件,不用左擺,又不用右擺是最幸福的中間那短暫的一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人到花甲已黃昏,養老就醫成了主題,詩和遠方成了奢侈,這幸福確實成了一刻。

要做到不左擺,也不右擺,保持健康,獲得閒暇,是我們所需要的生活方式,關鍵還必須趁早。人道惡盈而好謙,儘可能的保障物質充足,榮辱不驚,同時不斷地提升自我人格,並保持到臨終那一天,這便是叔本華幸福論的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