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來源:掌門1對1(id:zmlearncom)

最近,郭麒麟憑藉電視劇《慶餘年》大火。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個會說相聲的德雲社少班主,演起戲來也有模有樣,令人刮目相看。

他在劇中飾演的範思轍,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愛財如命,憨憨傻傻,卻一點都不讓人討厭,一出場就圈粉無數,風頭甚至蓋過了主角張若昀。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郭麒麟,老爸是大名鼎鼎的郭德綱,又師從相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于謙。

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星二代”、“富二代”,也一度被調侃為“娛樂圈混得最慘的富二代”。

如今,郭麒麟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逆襲:有了屬於自己的作品和角色,演技也得到了圈內很多前輩的認可。這一切,與郭德綱對他的嚴格教育分不開。

01

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心狠

郭麒麟也不是一開始含著金湯匙出身。

四歲那年,父母離婚,郭德綱還是個標準的北漂青年,郭麒麟便被留在天津,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後來,郭德綱在相聲界有了名氣,也慢慢站住了腳,便接郭麒麟到了北京。

郭麒麟到了北京,以為來到老爸身邊,就可以過上好日子,誰知道郭德綱不僅不順著寵著他,對他的要求還異常嚴厲。

郭德綱有多“狠”?

在郭麒麟小時候,他就給兒子立下了一系列的規矩。

如,在父親面前不能蹺二郎腿;在家裡絕對不能說髒字;晚輩見了長輩要說您;家裡有外人時好吃的要緊著外人先吃等等。

在做客《魯豫有約》節目時,郭德綱就直言:

“師兄們來家裡吃飯,他必須站起來打招呼,打了招呼還不算,還得給師兄們端茶倒水;

師兄們跟著老爸坐著談話,他是小輩就必須站著聽,站著聽還不算,必須得安安靜靜;

吃飯的時候,什麼好東西,要先緊著師兄們吃,師兄們吃完了,才輪到他去吃。”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之前有人對郭德綱的教育方式有過質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談到了自己的教育,

他說:“天下爹孃沒有不疼孩子的,你寵著孩子但是外面的人不全是他親爹,你把他罵夠了,他出去之後就沒人再罵他了,你說是你罵他好還是讓外人罵他好?還是得把他管好了,大了就知道好處了。”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在這樣的嚴厲教育下,郭麒麟從小就懂規矩,對人謙卑恭敬,處事低調。

03

父母有多“心狠”

孩子有多優秀

之前郭麒麟參加華少的一檔訪談節目。

他帶華少參觀了德雲社在北京的相聲園子,兩人在園中喝茶聊天,郭麒麟在給華少斟茶時不小心讓茶水溢出來了。

“滿杯酒半杯茶”,是表達客人的尊敬,但如果倒茶倒太滿,則是對客人的輕蔑,郭麒麟因為一直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懂得其中的禮數。

馬上對華少說:“不好意思,這杯我喝”。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給華少重新倒了一杯。

細節之處體現了他的禮數和家教,讓人稱讚。

郭麒麟不僅懂禮數懂“規矩”,還非常的自律和節儉。

20歲之前的郭麒麟,是一個實打實的胖小子。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那時候他190多斤,白白胖胖,後來被問到是如何減肥成功的。

他說這其中也沒有什麼訣竅,無非是管住嘴邁開腿。

決心減肥後,他用一年時間,瘦了60斤。

這次在《慶餘年》爆紅,不少網友說他簡直就是本色演出。

因為,在生活中,他也是“摳摳搜搜”的,像極了劇中的“範思轍”。

16歲時,郭麒麟就自己出來租房住,從此沒向家裡伸手要過一分錢。

就像一個剛踏上社會的普通年輕人一樣,他每一筆花銷都精打細算,不浪費錢。

他住在北京東四環,卻每天橫穿整個北京,跑去西四環健身,再跑到六環上音樂課。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有人問他怎麼不找個近一點的健身房?

他心直口快的說:“都辦卡了,不去就浪費了啊”

小S曾經採訪他:“你爸是郭德綱,你怎麼不自己買套房?”

他開玩笑說,“我爸是郭德綱,他的錢是他的錢,我要他也不給啊,我23歲,買不起房不丟人啊。”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郭麒麟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都忘了自己是個富二代、星二代,而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當郭麒麟被問及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他爸對他的教育時,他說:“打小,我家裡這種挫折教育,就讓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別把自己當回事兒,你什麼都不是。”

有人說,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放到最低,才會知道什麼叫尊重,什麼謙卑,才會讓自己永遠保持在學習的狀態,融入周圍的人群。

這樣的人,會粉碎自己的自尊,放下心裡包袱,日後再遇到侮辱和質疑的時候,會百毒不侵。

郭麒麟就是如此,也正是這樣,我相信,未來,他的路會越走越穩,也走越寬。

04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

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當我們在談論明星子女如何優秀時,可能會有人說那是明星家的孩子,無論是精力還是財力,都是我們普通家庭沒法比的。

不可否認,有錢人家的孩子確實要比一般孩子接觸的資源更多。

但是孩子自己不努力,父母不上心,先天性資源條件也是浪費,甚至會慢慢毀掉一個人。

所以,我們絕不能因此選擇性忽視他人成功背後的努力。

還記得前段時間看了一期《幸福三重奏》,郎朗夫妻倆和張國立夫婦聊天,張國立就提起過郎朗父親對郎朗的嚴厲。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小時候,郎朗和其他孩子一樣,也不想練琴,郎朗的父親卻堅持要郎朗學習,給郎朗了三個選擇:“給你三個選擇,第一是回瀋陽,第二是跳樓,第三是吃藥”。

郎朗心裡雖然不滿父親的嚴厲,但還是堅持下來了,最後成了世界頂級鋼琴家。

後來,每談及父親時,郎朗都會感激父親的“殘忍”。

他說:“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步走下來的,興趣是練下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可能我們會覺得,這樣的教育,會讓孩子失去一個快樂的童年。

但人生就是先苦後甜,他們的快樂只是不是及時的,而是延緩了幾年。

央視主持人董卿,已經成為很多心中的才女。

詩詞歌賦信手拈來,作為央視主持人,給人的感覺永遠是優雅淡定、從容不迫。

離不開她小時候,父親對她的嚴格教育。

因為父親對她過於嚴厲,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親生的。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從識字開始,父親就督促她抄成語,古詩,然後背下來。

上中學後,父親開始讓她讀名著,指定要讀的書,一定能看完,書中的精彩句子還要摘抄下來。

慢慢地,不需要父親督促,她自己已經養成閱讀的習慣,一天不讀書,渾身都會覺得不舒服。

小時候對父親的埋怨,現在都化成了感激。

《慶餘年》爆紅,郭德綱的教育引熱議!郭麒麟,你太不富二代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

正如郭德綱所說,天底下哪個父母會不疼自己的孩子,正是因為愛孩子,父母才更要為孩子考慮得更為深遠長久。

孩子總歸是孩子,愛玩是天性,遇到困難就會想要放棄,這就需要父母的引導,適時地逼孩子一把。

05

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曾經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傑出人物的童年。

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傑出人物在孩提時代,他們的父母都曾想過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

有句話說,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優秀的孩子都是逼出來的。

深以為然。

愛不是替孩子包辦一切,也不是寵溺嬌縱,而是對孩子有管有教有罰,給孩子立規矩,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過度寵愛孩子,是在剝奪孩子未來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

你不捨得教育孩子,社會就會狠狠地教育他。

與其等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自己從小教育孩子。

《人民日報》曾說:“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