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連載」鹿特丹港口城市發展:港城聯合發展的典範(三)

馬丁·阿爾茨,鹿特丹市

Tom Daamen,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Menno Huijs,鹿特丹市

沃爾特·德·弗里斯,鹿特丹市

翻譯:

彭婉瑩

第三篇——鹿特丹自1980年以來的海濱再開發

在鹿特丹,市議會需要統籌考慮城市的經濟、空間利用和社會發展。近年來,港口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增強港口和物流行業的實力,實現港口經濟的多元化和設施的擴張。戰略的重點是讓鹿特丹對“信息產業"”和“知識工作者”更有吸引力。

鹿特丹同其他港口工業城市一樣,面臨的另一個主要挑戰是需要增加其公民的經濟參與程度(即工人數量佔總人口的數量的比例)。與荷蘭其他主要城市相比,鹿特丹的年輕人失業率很高。這些年輕人通常受教育水平較低,主要居住在馬斯河(Maas)以南的社會住房區。

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鹿特丹如何通過海濱重建項目來應對上述挑戰。

3.1城市的發展野心

鹿特丹市政府態度鮮明:國際港口可以幫助改善解決該市的一些社會問題。在鹿特丹,勞動力市場不匹配問題突出。目前,鹿特丹港口主要活動(物流和碼頭運營)需要的是低技能勞動力,只有1/4~1/3的工作機會是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提供的。同時,港口的形象建設較差,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或培訓的勞動力不願意留在港口工作。工作機會少,高素質工人意願低,導致高素質的工人面臨的就業機會比荷蘭其他城市要少。

與此同時,市政府認為城市中產家庭不足,因此吸引高收入居民、確保鹿特丹畢業的學生留在本市成為明確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是在鹿特丹創建新的住宅區,以滿足這些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即大型豪華公寓和獨棟住宅。

另一個問題是港口的持續發展,自動化貨物處理設施的增長導致貨物吞吐量增多,巨大的交通流量通過高速公路、鐵路和河流,直通居民區。越來越多的市民認為港口的進一步發展會對當地社區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道路擠塞、景觀破壞、噪音和空氣汙染以及土地稀缺。公眾越來越不支持港口進一步發展,港口運營的增長空間十分有限。

儘管港口業務範圍已經覆蓋全球、運營效果較好,但重新建立港口與其當地環境之間的關係這一問題仍不容忽視。除了提升公眾支持度的原因外,還因為港口的發展需要當地培育出一個強大的、有創新能力的港口產業集群作為支撐。港口城市具備種類多樣的公司能夠刺激經濟增長和創新,保持地區的經濟活力。此外,收入結構和自身素質多元化的人口可以更好地抵禦外部衝擊和經濟危機。

3.2第一次開發:拓展內城和打破馬斯河南北兩岸的屏障

在2004年港務局公司化之前,市政府負責城市和港口的發展。如前所述,市議會一直在港口擴建上投入巨資。毫無疑問,港口的成功也使鹿特丹發展成為一個大城市。這是一種共生關係,即大港口創造大城市。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港口的地理位置不斷遷移和擴增。港口的運動削減了市中心附近區域的大部分港口功能。從20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鹿特丹市的大部分地區受到了港口向外遷移的影響。同時,城市規劃者開始注意到市中心附近廢棄港口地區的潛力。換言之,這是一個城市角色重新定位的絕佳機會。迄今為止,位於馬斯河北岸的廢棄港區一直是城市中心和馬斯河以南地區之間的地理屏障。表面上這條河把城市分成了富裕的北岸和貧窮的南岸,從社會角度講,也把城市一分為二。儘管人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但是馬斯河阻止了城市居民的共同富裕。

當舊港區被廢棄後,城市採取了海濱再開發戰略,這種情況慢慢開始改善。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市政府進行大規模的總體規劃,以振興位於市中心和河流之間的老港區。鹿特丹海濱項目建立於此時期,旨在實現馬斯河區域的發展與市中心相同步(見下圖)。


「原創連載」鹿特丹港口城市發展:港城聯合發展的典範(三)


圖 5 2009年馬斯河附近老港區原貌(從西向東看)

馬斯河區域發展的兩大重要工作為:(1)將市中心的範圍向河流延伸,恢復河流與市中心之間的聯繫;(2)打破河流北部和南部的地理屏障和經濟交流壁壘。當內城和河流不再被港口地區分割時,第二個工作將容易達成。

經過了長時期的發展,內城和老港區各自具備自己的經濟和人文環境獨特性。這就需要城市規劃部門充分考慮這些獨特性,保持居民的歸屬感,制定適宜的海濱再開發戰略。這導致了至少四個不同區域的不同區域規劃。

(1)Oude Haven舊港區

“舊港區”指的是在1590年到1615年之間發展起來的鹿特丹港區。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人們認為這裡最適合填海。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城市規劃者認為正是這些港區(開放水域、碼頭、橋樑)的存在給這些地區賦予了獨特的地方特色。因此,開放的水域以及一些歷史性的港口建築仍然存在。例如,歐洲最古老的摩天大樓“白宮”(始建於1896年)被修復,現在它是舊港區的地標之一。在改造老港區的過程中,創新型建築很受關注,1984年建築師Piet Blom設計了著名的立方體房屋。此外,該地區非常適合休閒活動,酒吧和餐館密集。2012年,Oude Haven成為鹿特丹內城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人們在這裡吃喝玩樂,享受著造型奇特的建築美景(見下圖)。


「原創連載」鹿特丹港口城市發展:港城聯合發展的典範(三)


圖 6 2009年鹿特丹舊港區改造後的景象

(2)Leuvehaven, Wijnhaven和Zalmhaven三大港區

與此同時,另外三個毗鄰Oude Haven的舊港區也得到了振興。在這些地區,沒有太多的休閒活動,但住房和工作更加符合當地居民的需求。為了加強內城建設,更多的人被要求住在三個港區,以創造一個真正有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當地大部分居民缺乏住房且收入一般,這類居民對住房的需求很高,由此住房成為這些舊港的主要功能區域。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幾座可以俯瞰馬斯河的摩天大樓在這些老港區拔地而起,構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際線(見下圖)。


「原創連載」鹿特丹港口城市發展:港城聯合發展的典範(三)


圖 7以Wijnhaven港區為背景,在新建scyscrapers大廈後,Leuvehaven港區的概貌

(3)Scheepvaartkwartier住宅區和Parkhaven港區

Scheepvaartkwartier或者叫“Shipping Quarter”已經是這個城市最有名的住宅區之一。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經營這個港口的企業家們都住在這裡。現在,他們宏偉的紀念性住宅已被修復,世紀末的氛圍仍在。一些美麗的長廊已經建成,如今鹿特丹的“富人和名人”就住在這裡。周圍樹木環繞、林蔭濃密,是一個極佳的居住區。毗鄰的Parkhaven港區現已成為城市公園,不僅是家庭娛樂的場所,也是繁華都市中重要的寧靜之地(見下圖)。


「原創連載」鹿特丹港口城市發展:港城聯合發展的典範(三)


圖 8 Scheepvaartkwartier和Parkhaven (2009)

(4)南方首腦城市Kop van Zuid

海濱重建計劃涵蓋在馬斯河北側和南側的舊港區,該部分港區位於Kop van Zuid城市,其中Wilhelmina碼頭預計2020年完工,如下圖。


「原創連載」鹿特丹港口城市發展:港城聯合發展的典範(三)


圖 9 Kop van Zuid城市的Wilhelmina碼頭2020年完工預期藍圖

總之,在20世紀80年代,基於在保護當地港口遺產和獨特特徵,鹿特丹建立了海濱再開發計劃,致力於實現馬斯河附近區域的發展與市中心發展的協同。到2012年,計劃取得階段性成功,一方面,馬斯河現在已經完全融入了內城的城市發展肌理,另一方面,城市南北兩翼之間的屏障正在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