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遊玩得更舒暢|破解扎堆遊難題

預約遊玩得更舒暢|破解扎堆遊難題

文化和旅遊部2月25日印發的《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明確指出,要有效採取門票預約、智慧引導等手段,科學分流疏導遊客,做好遊客流量關口前置管控。

此前,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遊部等九部門在2019年年底聯合發佈《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其中就提到了要實施景區流量控制和門票預約制度。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重要關口,採用預約、限流、分流等手段,是旅遊行業復甦中的明智之舉。

预约游玩得更舒畅|破解扎堆游难题

4月6日,江蘇省句容市芝櫻小鎮400餘畝芝櫻花陸續進入盛花期,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向遊客開放。

預約旅遊漸成常態

通過線上預約,提前購票後進入景區遊覽,並不是新的舉措。

早在2015年,原國家旅遊局就已經下發《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要求各大景區核算出遊客最大承載量,並制定相關遊客流量控制預案,導則指出,景區可以逐步推廣門票預約預售,採用預先支付享受折扣等方式引導旅遊者提前訂票,以有效預估旅遊者流量,通過分時入園、高峰限時逗留,減少景區內旅遊者數量等。

近年來,全國許多景區,如故宮、拙政園、都江堰等,都採取了網上預約購票的方式。2019年8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景區尤其是資源脆弱型景區推行門票預約,到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

受此次疫情的影響,景區的預約、分流、限流等管理方式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說:“今天我到西溪溼地去了,那裡是預約。預約旅遊,現在一律要求在定額的30%,我覺得這些還都是需要的,這也是一個國家治理水平的表現。”

據瞭解,西溪溼地以實名預約模式對遊客進行分流遊覽,避免人群聚集。遊客可以在景區官方網站查看預約情況,合理安排行程。

不只是西溪溼地,越來越多的景區也開啟了預約模式。3月31日,四川九寨溝景區恢復開園,每日限流1萬人次,景區不受理現場購票,遊客需提前進行實名網絡購票,並持身份證檢票入園。4月1日,山西省文旅廳發佈提示,山西省部分景區僅限提前預定或者網絡購票才能遊覽。清明假期,杭州西湖開放了16個景點,均採取限流、遊客預約的措施。

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也發佈了《等級旅遊景區有序恢復開放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景區開放後將嚴格控制遊客流量。疫情防控期間,等級旅遊景區日接待量和瞬時接待量分別不得超過景區日最大承載量和瞬時最大承載量的30%。為有效疏導客流,要鼓勵實行實名制、分時段網絡預約購票,限量有序入園,支持採用掃碼支付、電子門票等非接觸服務技術手段進行購驗票,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和排隊聚集。

预约游玩得更舒畅|破解扎堆游难题

3月24日,浙江杭州西溪溼地洪園景區的保安佩戴上了智能測溫AR眼鏡,只需看一眼,便知遊客的體溫。

遊客喜歡 景區需要

黃山景區清明假期第二天進入人數達到流量上限,停止接待遊客入園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有遊客在微信朋友圈表示,自己驅車幾個小時來到景區,卻被告知已經不能進入了,這樣的體驗不能說是美好。

而更多的網友呼籲:“真心希望以後所有景區都實行預約制,限制每天的人數,減輕景區負擔,防止人口密集帶來的風險。”

所以,景區實行預約和限流制度,也正是遊客對提升旅遊體驗的呼喚。景區限流預約是對景區、遊客的雙保護,在保護景區文物和自然資源的同時,讓遊客獲得更安全、更有尊嚴的遊覽體驗,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

通過網上預約,景區可以掌握遊客遊覽的相關數據,更清晰地瞭解遊客的特徵。通過分析相關的數據,可以給遊客進行“畫像”:什麼年齡段的人更願意來這個景區遊覽?年輕人喜歡逛什麼路線?哪個省的遊客最多?景區內哪些景點更吸引遊客?有了這些數據,景區更容易實現精準推廣。

不僅如此,對景區的管理來說,諸多問題也需要數據為決策提供幫助。基於對景區內人流、車流數據的採集,景區可以繪製精準的基礎地圖數據,發現目前運營中存在的不足,給改進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同時,通過分析景區內的遊客消費等相關數據,能提供遊客更喜歡的產品和服務。

预约游玩得更舒畅|破解扎堆游难题

3月8日,上海外灘,來自重慶的觀光客在玩“老鷹抓小雞”遊戲。

更多舉措需探索

預約和限流、分流管理,是智慧景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雖然很多景區已經完成了智慧景區的硬件設施建設,但對實施環節的很多軟件環境,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調試。

預約和限流是景區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也要穩步推進,針對不同景區的不同情況,要有相應的管理措施。同時,更要制定好預案,並不是採用了在線預約購票的智慧景區就能給遊客帶來更好的體驗了。

記者曾在“十一”假期去慕田峪長城,就遇到了景區驗證購票二維碼進園機器速度太慢,導致了檢票口前排起了長隊,造成聚集。更關鍵的是,景區缺乏對排隊人群的有效疏導和管理,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預約和限流是景區管理的方法之一,並非最終的目的,也並非一勞永逸。景區在推進相關服務的時候,仍然要做足功課。

今年清明假期黃山停止接待遊客的舉動給許多景區提了個醒,如何處理好限流與免費遊覽的關係,也很重要。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辦法還是有的。若只是單單實行限流,景區在管理中將處於滯後與被動的境況,如果能夠與預約購票相結合,景區的管理主動作為,才能提升遊客的旅遊品質,若是能在預約購票中再下些功夫,比如分時預約,及時調控,避免大量人群扎堆進園,這對於疫情防控和旅遊業復甦十分重要。

圖片:鍾學滿、張映鋼、人民圖片(許康平、楊建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人民日報行天下,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