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二十七歲的宛漢強,老家在湘北嶽陽,祖上幾代人都是以釀酒為生。到了父親這輩為了謀生移居江城,結果他便成了一個生在武漢、長在武漢的湖南人。

從小聞著酒香長大,所以在華中農學院上大學時選修的自然就是釀酒專業。走出校門,儘管也幹了一段時間的物流,但最終還是醮著酒缸裡的烈烈瓊漿,寫下自主創業的錚錚誓言。

父母在漢口鬧市區開有酒坊,但他卻選擇在次中心的後湖大道另起爐灶。他創立的“宛氏純糧酒坊”,是一間只有十幾個平方的臨街門面。廠店合一,產銷一體;一人打理,獨立經營。媳婦在婚紗店上班,用雙手美化新娘的容顏;自己在酒坊打拼,以醇釀美化顧客的舌尖。

把糧食釀成酒,需要熱蒸、曲酵和時間;把日子過成詩,藉助知識、匠心和浪漫。把創業的路走彎了,無非是多看了幾眼道上的風景;把祖傳的手藝光大了,怎麼著也是在延綿一個有味道的故事。

用非常的口感俘虜酒客的胃口,用專一的信念窯藏醇美的秘訣。用知識的火焰蒸騰古老的工藝,用年輕的熱情陳釀祖先的夢想。

一個人,一縷光。一碗酒,一路香……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2019年元月五日。早晨八點半,宛漢強開啟了自已酒坊的大門。伴著卷閘門的徐徐升高,一股濃烈的酒香隨風飄散,把這位自主創業的小夥子無聲的吆喝,傳向四方。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先打掃門店的衛生,然後把先一天出酒後剩下的的幾筐酒糟擺在門外,等待有人收購用作豬飼料。當然,此處無聲勝有聲,滿筐的酒糟會說話:本坊白酒,那絕對是百分之百糧食精。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釀酒用的原料是高梁加小麥,反覆熱蒸幾次再加曲發酵,經過八至十天方可蒸餾出酒,然後甕藏待售。釀酒的工藝本不是什麼秘密,但過程裡的“竅道”,卻是不同的酒坊贏得市場的秘訣。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一年四萬多元的房租對於一個小酒坊來說也算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讓租來的門面房效益最大化,宛漢強以釀酒賣酒為主業,也搞多種經營,代銷一些和酒沾點邊的黃酒呀醪糟呀什麼的,增加一些營業收入。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宛漢強給悶料桶裡放熱水。酒坊雖小,生產與營銷的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各種雜活也很多,本來應該僱傭幾個小工,但為了節約成本,宛漢強硬是裡裡外外一手擔當,用自已年輕的肩膀,頂起一片自立自強的天。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早上的時光總是那麼緊緊張張忙忙碌碌,打掃、整理,再加上時不時還要接待顧客應付營業,忙到上午九點多才記起吃早點。把從家裡帶來的餃子放在電飯煲裡回熱,然後邊看手機邊狼吞虎嚥地填飽肚子。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來了一位顧客,來回幾句話就看出是個骨灰級酒友。小宛不厭其煩地讓人家一杯一杯地品鑑各種年份的佳釀,一不小心便把人家給征服的神魂顛倒,一次性就買了五百多塊錢的“宛白乾”。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許多酒友不太在意這裡親民的價格,而是衝著純糧酒而來。當今的市場,人們被假貨坑怕了,商業信譽名存實亡,反倒是小小酒坊貨真價實,生產工藝一目瞭然,買者放心,喝者開心。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又一位“回頭客”光顧。這位酒友看來是“宛氏酒”的忠實粉絲。不問價,不品嚐,指著一排酒甕中的一個,乾乾脆脆要灌10斤。宛漢強照例是十提過後再多打一點點,按價計費再少算一點點……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大學生創業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樣。一樣的酒文章,宛漢強整的是色香味俱佳。在他的酒架上,以白酒為母,派生出的各種藥酒、養生酒和保健酒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中午時分,第二次被熱水浸泡的熟料估摸著應該出桶再蒸了。宛漢強伸手撈起一把悶胖了的高梁小麥,仔佃地捏搓,根據它的柔軟度判斷著是否到了適合二次熱蒸的程度。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OK!再蒸。畢竟不是工業化生產,無需拿儀器測試,一切都靠釀酒師的經驗和感覺。宛漢強說啦,別看這些不起眼的過程把控,每一環節都生生地影響著出酒率和酒的品質。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正在蒸料的過程中,煤汽不足了。幸虧宛漢強及時發現,他二話不說,趕緊找來一個臉盆,用灌淋熱水的辦法給煤氣罐加熱,千方百計要保證二次蒸料不能半途而廢。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老天保佑,剩餘的煤氣總算把不鏽鋼蒸鍋燒的熱氣騰騰。宛漢強站在蒸鍋旁,密切注視著蒸料過程。白色的蒸氣瀰漫在紅色的酒坊,給冬日的下午帶來了盈盈暖意。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小小酒坊,最顯眼的是立在門口、熱氣騰騰、銀光閃閃的蒸鍋;最惹眼的是口扎紅布、烏黑鋥亮的酒缸和擺在貨架上的一個個酒罈;最順眼的是穿著工作服、一臉憨厚、人稱小宛的酒老闆……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宛氏純糧酒”遠不是名牌,甚至由於是手工釀的散裝酒嚴格地說也算不上是什麼品牌。但它因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傳承和一位大學生孜孜不倦的努力染上了濃濃的傳奇色彩,成為後湖大道上一首最醇的酒歌。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不是每一天都要蒸料,也不是每一天都能出酒,所有的作業都是按照銷量來籌劃。下午時分,經過幾輪蒸泡的酒料終於要出鍋啦。宛漢強再次把店裡的空地打掃乾淨,圍出一方拌料的地方,等待著出料的時刻。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揭開鍋蓋,蒸熟的高梁和小麥那特有的鮮熱和生香隨著蒸氣的瀰漫盡情地飄逸在空中。這一刻是小酒坊最夢幻的時刻,所有的可見都沉浸在了飄渺的濃霧之中。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把酒料攤開,晾到合適的溫度,再把額定的酒麴均勻地灑在上面。這個過程極其講究,每一步,都嚴格執行工藝流程,每一刻,都蘊含著神秘的不可捉摸。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翻來翻去,反覆攪拌,直至有限的酒麴均勻地分攤在每一粒高梁和小麥的身上,藉著微微的餘熱融入籽粒飽滿的夢境,演繹出不可思議的生化情節。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把拌了酒麴的蒸料堆起捂嚴,等待合適的時間入甕發酵。發酵的時間將是漫長的,就象一位意氣風發的小青年要嬗變成“酒業家”就必須在酒浸的時光裡慢慢洗禮、在酒渣鋪成的道路上長途跋涉才能如願以償一樣。




紀實攝影:一個人,一酒坊。一“宛”釀,一品香

晚上八點多了,路上的行人已經稀少,小酒坊依然燈火通明。年輕的“酒老闆”,或許在看書,或許在處理賬目,或許在微信裡和妻子竊竊私語,或許,在等待他今天的最後一個酒客……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每一段人生都值得紀錄

每一種平凡都蘊含精彩

每一寸時光都影動情懷



感知生活 感悟人生 感恩時代 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