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英國長期與歐洲大陸處於一種若即若離的曖昧關係,英倫三島的足球更是如此。

甚至到二十一世紀初期,英式踢法都是以粗糙著稱,勇悍的身體對抗,強力的頭球爭奪,做好防守再抓住對手漏洞得分是很多人眼中英式踢法的精髓。但是隨著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特別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深入,英格蘭的聯賽也逐漸從“英糙”變成了“英超”,歐洲大陸的理念在英超聯賽的優良制度土壤中長出了新的花朵。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而2016年瓜迪奧拉北上英格蘭執掌曼城帥印,就是近年來英超聯賽在戰術理念上得以提升的標誌性事件。當然提升了英超整體戰術認知的不止瓜帥,昔日的溫格和現在的穆里尼奧都曾做到,作為一個普通球迷,我們更容易去欣賞瓜迪奧拉更為主動的戰術構思,因為他的用兵總是能出人意料,讓人有腦洞大開的感覺,即便是波切蒂諾在戰勝曼城後,也承認某場比賽的失敗並不能影響瓜迪奧拉的偉大,能看到西班牙人有神鬼莫測之機的排兵佈陣,是我們這代球迷的幸運。

鉅變2016-2020的第二篇,我們就來詳細解釋瓜迪奧拉第一個賽季的核心戰術思路。

內鋒回撤接球破整體防守

內鋒回撤接球這個概念在冬天內容的過往的節目中提起了無數次,今天我們來專門解釋一下這個戰術概念。所謂的內鋒,多出現在多前鋒(4前鋒)的情況下,他們處在鋒線中路,與中鋒依靠身體獲取進攻空間、影鋒跟在中鋒身後利用其獲取的進攻空間不同,內鋒有自己創造空間能力,但更多是回撤尋求中場配合。

將這個問題具體到曼城的情境之下,我們可以發現,瓜迪奧拉是想要用進攻來壓制對手以實現輸出,這和巴薩、拜仁時期的傳控是遞進的關係,曼城的思路是以控球和壓迫來減輕防守,丟球后立刻就地反搶,繼續施加壓迫。但是從後來的情況來看,他低估了英超球隊的應變能力。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從陣型上來看,當時曼城的常規形態是2-3-2-3,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變成2-3-3-2或2-3-1-4,而4前鋒的那個形態,就是要施展內鋒回撤的狀態,當阿圭羅或者熱蘇斯回撤中場必定能帶走一箇中衛的防守注意力(另一名內鋒有可能是因為邊後衛前壓而併到中路的斯特林,或前插的德布勞內),回撤的內鋒能與前腰球員形成短時的短距離配合狀態,讓中場球員形成不同的向前進攻機會,就能演化出非常豐富的進攻套路。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歸根結底來說,內鋒回撤是將對手整體防守打破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對4後衛的整體防守進行毀滅性的解構,鑑於曼城球員的技術優勢本來一對一防守都很困難,一旦球隊防線因為進攻球員這種靈巧的變化而被拉開距離,進攻的空間必然被拉開,即使中場防守球員能補位,也只能彌補人數,而不能讓混亂減輕。

技術中場的運轉思路

內鋒回撤扯開了對手的防守陣型,就好像石頭投入水中激起的漣漪,必然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回撤內鋒選擇配合的對象主要是席爾瓦和德布勞內兩個人,當時的曼城主要打左肋部進攻,大衛-席爾瓦的進攻戲碼自然就比較多,當他和回撤的內鋒做完傳球配合後,能形成他拿球向前的空位推進機會,鑑於西班牙人不俗的帶球、傳球甚至射門能力,席爾瓦的向前能夠直入禁區形成威脅,也可以吸引中衛注意後給位置更好的內鋒傳威脅球,還可以再往邊路發展與邊鋒尋求配合,席爾瓦是當時藍月軍團的核心,他的進攻選擇是最有威脅的戰略方向。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當然和德布勞內配合也有不同的進攻思路。丁丁的特點是善於出其不意的快速精準傳球,製造空位拿球后,比利時人不具備席爾瓦強大的拿球能力,他會利用短暫的空位拿球機會,用平抽的方式,打一個快速的、弧度小的精巧傳球,找到對手後衛線和中場線的結合部,讓對手本身就處於人盯人狀態的防線,更難以分出精力去照顧這個區域。之所以這個時期瓜迪奧拉喜歡用熱蘇斯,就是看中他能與兩位中場特點都比較合拍,主要是他在狹小空間裡的移動能力強、到位率高,能更好利用到德布勞內傳遞到對手中場和後場之間狹小區域的機會。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這裡要誇獎一下阿圭羅,當他發現主教練需要熱蘇斯這種特點後,他能及時開發出自己類似的能力,體現了一個巨星的應變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熱蘇斯到了現在還不能搶班奪權的原因。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言歸正傳,正是得益於曼城隊強大的中場控制能力,才能實施這樣的精密打擊,用中前場球員的連續操作導致對手混亂的積累,並取得了進球。那麼這種控制力從何而來呢?

用後衛引領後場出球

後場出球是一個出現不久的概念,在高位逼搶成為常規武器之前,大家覺得後場出球不存在問題。中後衛能解圍、能把球傳給中場就行了,精準傳球甚至能帶球向前,都屬於錦上添花甚至畫蛇添足的技能。

在英格蘭更是如此,長久以來他們的中後衛似乎更看重對抗和防空能力,重視後衛特別中後衛出球能力的球隊少如鳳毛麟角。瓜迪奧拉的到來一下子提高了大家對後場出球的重視程度,因為瓜迪奧拉的球隊需要極其穩定的後場出球質量,以便建立穩定的中場控制和高質量的向前傳球。打個比喻,後場出球就類似於排球的一傳,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進攻的成敗。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看到這裡我們就理解了瓜迪奧拉重金購買斯通斯的邏輯,斯通斯有著一定的向前帶球能力,是英格蘭後衛中的異類,在埃弗頓時期他就出現過帶球失誤被對手斷下打反擊的情況,在沒有特定的條件下,斯通斯的這項能力就是雞肋。但是到了曼城之後,瓜帥為他量身打造了後防體系,配一個能拿球、傳球且能回撤後衛線協助防守的費爾納迪尼奧,配一個同樣有出球能力的奧塔門迪,甚至還有一個有控球能力的門將布拉沃(一年後升級為埃德森),形成一個三角甚至菱形的接球網絡,將對手的前場壓迫溶解掉,為斯通斯的帶球向前清除了隱患。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除了斯通斯的帶球,邊後衛的向前串聯也很重要,承擔這項任務的主要是科拉羅夫和拿到邊後衛位置上的德爾夫,雖然科拉羅夫有帶球和傳球能力,但是整體上限還達不到瓜迪奧拉的要求,德爾夫中場出身出球問題不大,但存在著防守的一些問題。這也為此後瓜帥繼續在邊後衛高消費埋下了伏筆。

結語

足球的技戰術發展是螺旋式向前的,從最開始的極度重視進攻到逐步的重視防守,瓜迪奧拉剛開始登陸英超使用的陣容,有人僅僅從表面上看說是學習了阿森納傳奇教頭查普曼的“WM”體系,其實瓜迪奧拉的新陣和查普曼的理論基礎完全不同,槍手功勳教頭是認識到了防守的作用後進行的改變,可以說是基於防守的先進改良;而瓜迪奧拉則是基於進攻和壓制的優先考慮。

鉅變2016-2020(2):瓜迪奧拉執掌藍月軍,英超戰術理念再升級

借用一個美術學的理念,任何一種審美的迴歸它都收了上個時代的優點,新古典主義在對古典主義進行致敬和迴歸的同時,你不能忽視它從中間時代中繼承的優點。瓜迪奧拉的足球也是如此,宇宙巴薩的Tiki-Taka、拜仁的德意志傳控都是他新思路的來源,但是他同樣吸收了對手們遏制傳控的經驗。

下一篇,我們就將寫英超球隊針對曼城的遏制,穆里尼奧要出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