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一、現狀

作為一名接地氣的人民教師,我和寶媽們基本以姐妹相稱。於是疫情期間,我便收到了以下為代表的,無數家長的吐槽!!

這位家長先是一改交流常態,發了幾個崩潰蒙圈的表情。剩下的就是無盡的吐槽...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除了她,還有另外一位家長...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這還不算完,網課開通地區的家長,更是搖身一變,從上班族變成了趕作業的學生黨!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多虧了網課,讓我重拾童年回憶~

二、反思及方案

看到這裡,相信以上三位家長多多少少說出了寶爸寶媽們的心聲,那麼咱們冷靜下來反思總結,這些問題大概可以分幾類,解決方案又有哪些呢?今天花花教給大家一些管用又接地氣的方法!

教育難題1

來自“隔輩疼”的過分溺愛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這個不用多解釋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怕化掉的寶,怎麼可以哭鬧呢?一旦哭鬧立刻心軟,這對很多爸媽來講是件非常棘手的事,甚至從教育問題上升到了家庭矛盾。

對此我們的解決方法是【為老人提供反例】溺愛與疼愛是有區別的,所以他們造成的結果也是有區別的,不必講道理,直接上結果!溺愛之下的“熊孩子”各種驚人反應,就是赤裸裸的真相啊!

教育難題2

孩子不再堅持練琴、讀書、舞蹈...等課外班訓練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這件事兒您絕不能賴孩子,學習氛圍沒有了,孩子沒有了堅持的動力,自然不願意繼續為此努力。

那什麼是【沒有學習氛圍】呢?

就是不再有夥伴一決高下、不再有老師的誇獎鼓勵和批評指正、不再有“別人不會我卻會”的小驕傲、不再有任何的成就感...

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花花為大家提供以下思路:

【建群打卡】和同課外班的家長約好每天打卡演奏/朗讀/舞蹈....視頻到群裡,讓孩子們看看其他夥伴的聯繫成果,甚至可以點評、互贊。

【視頻錄製】告訴孩子,媽媽會把你演奏/朗讀/跳舞...的視頻錄下來,發到朋友圈和小視頻平臺,讓更多的人成為你的小觀眾~

【和任課老師溝通】是否可以定期錄製新課視頻,讓孩子學習到新課,有了新的挑戰,就會有更多的練習了!

【成為孩子的夥伴】沒有學習氛圍,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角色的方式製造學習氛圍~如果我們是孩子的夥伴,讓孩子教我們唱歌,練琴,下棋,跳舞,那麼“小老師”這份榮譽感,將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動力哦~

教育難題3

主科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不想把網課作業變成親子關係的枷鎖?

不想開學落後太多?

想成為全班第一?

...

習慣至關重要

培養任何習慣,都需要牢記:

【定時定點】不是說10:00必須做什麼,而是飯後必須做什麼。因為計劃總在變,所以定具體時間,突發事件就會很多。我們要把“10:00去讀古文”變為“早飯後去讀古文”。這樣的定點計劃更有效果~

【獎懲結合】孩子天天堅持卻沒有獎勵,這件事等於你天天努力工作卻不發工資!做得好為什麼沒獎勵,按時上班完成業績憑啥沒工資!!

因此,孩子表現好,一定要有獎勵,獎勵一定要引導在特定範圍內,比如媽媽陪睡覺一次,講故事一次,陪孩子玩玩具一次等等你平常很少滿足孩子的那種心理需求。

這樣做的好處以後會發專題詳解,簡單的說就是省錢+精神富有

同樣,天天遲到,業績完不成的員工,我們也會扣工資的,那麼如何扣孩子的“工資”,也就是完不成目標時如何懲罰呢?

這次可千萬不能是精神上的,一定要是物質上的,比如最愛的洋娃娃歸媽媽了,每日加餐沒有甜甜圈了,剝奪一週吃糖的權利等等。

【計劃合理】為孩子做計劃前,想想你這麼大的時候,是否能做到。這是至關重要,卻容易忽略的一點!

三、寫在最後的話


在疫情之下“崩潰”的家長該怎麼辦?

傻家長對孩子使用“情緒”

聰明家長對孩子使用“花花的套路”

更多問題請留言,如果您想分享自己的獨家秘訣,也歡迎批評指正o(∩_∩)o

這裡是人見人愛的孩子王郭花花,不會教語文的音樂老師不是優秀的兒童心理引導者。

額...我的slogan好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