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封城”,英國首相還在ICU...1.5萬億美元有望回補?


日本“封城”,英國首相還在ICU...1.5萬億美元有望回補?

儘管隔夜美股大幅反彈,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依舊較高:日本宣佈“封城”、英國首相約翰遜仍在ICU接受治療......此背景下,各國政府繼續加碼財政刺激。

市場人士認為,刺激計劃短期有助緩解市場恐慌情緒,推動股市上漲,但長期而言,美股上漲或繼續承壓。A股方面,預計在4月將開啟今年的第二輪上漲。

海外新冠疫情拐點依舊未現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下午4時56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到1350841例,累計死亡74870例,累計治癒285437例。

日本“封城”,英國首相還在ICU...1.5萬億美元有望回補?

其中,美國確診病例累計接近37萬例,達到368449例,是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西班牙超過意大利,確診病例達到136675例,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數排名第二的國家,同時成為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

那麼,當前全球疫情到了什麼階段?拐點何時會出現?

摩根大通預計,儘管全球疫情整體仍在加速爬坡,但可能已經逐漸進入感染人數增速減緩的階段,兩個月內,全球疫情可能會逐漸出現拐點。但風險在於,放緩的跡象有可能導致相關國家提早解除嚴格的社會疏離措施,推動感染曲線又一次反彈。

日本“封城”,英國首相還在ICU...1.5萬億美元有望回補?

摩根大通預測稱,在感染數據峰值達到拐點後,新冠疫情未來可能面臨多輪爆發的局面;後幾輪的傳播威力將逐漸減小,完全解決病毒還需要等待疫苗。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4月1日接受專訪時曾表示,相信隨著各個國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全球疫情是能夠控制下來的。他預計,全球疫情4月底可能會出現拐點。

英國首相約翰遜仍在ICU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日晚間,英國首相府表示,首相約翰遜新冠肺炎病情惡化,轉入重症監護病房(ICU)。這則消息爆出後,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英鎊因此承壓走跌。

據最新報道,在重症監護室度過一整晚後,4月7日,與首相關係密切的兩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約翰遜的病情沒有變化。

英國內閣大臣戈夫在接受英國LBC廣播電臺採訪時表示,首相約翰遜目前沒有使用呼吸機,但是正在吸氧。此前《泰晤士報》消息也指出,來自醫院方面的消息人士稱,約翰遜目前沒有進行氣管插管治療,而他在重症監護中的吸氧量需求為4升,低於其他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所需的正常量15升,這也意味著約翰遜狀況好於一般重症患者。

此前,約翰遜於4月5日被送進倫敦一家醫院接受“例行檢查”,並在6日接受了氧氣治療,6日晚7時許,由於病情惡化約翰遜被轉移進重症監護病房。唐寧街表示,這只是在他的病情惡化後採取的“預防措施”。

據瞭解,英國外交大臣拉布會在“必要情況下”代行首相職責,他目前也負責主持內閣會議並主導英國抗疫工作。在被問到人們是否需要為此擔心時,拉布說道:“政府工作會繼續進行,首相也會得到優秀團隊的照顧。政府將會按照首相的計劃繼續執行工作,帶領國家戰勝新冠病毒。”

華威醫學院普通科醫生和榮譽臨床講師詹姆斯·吉爾則表示,約翰遜病情加重應該作為一個信號,即英國應加強現有的防疫措施,繼續保持社交距離,以遏制疫情。

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下午4時56分,英國確診病例累計達到52290例,死亡5385例。

各國繼續加碼財政刺激

為了應對疫情,多國繼續加碼財政刺激。

目前,美國正在規劃第四輪經濟刺激法案。最新消息顯示,這項刺激方案可能會在本月推出,但具體措施還在討論中。

4月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曾透露稱,新一輪刺激方案中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預算將是在5年內投入逾7600億美元用於水、寬帶和道路項目。但在週末的講話中,佩洛西稱她希望本月晚些時候將要出臺的這項刺激方案總額至少1萬億美元,將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急需的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佩洛西當天並沒有提到任何與基建有關的內容。此前,美國先後推出了三輪經濟救助法案,金額超過2.3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計劃出臺規模空前的經濟刺激計劃。4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承諾,將推出一項規模空前的經濟刺激計劃,該計劃相當於日本經濟產出(GDP)的20%。

報道指出,該計劃將於7日獲得日本內閣的批准,總規模為108萬億日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2009年金融危機後日本出臺的總額為5.6萬億日元、財政支出為15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方案。

4月7日傍晚,安倍晉三發佈緊急事態宣言,這是日本首次發出緊急事態宣言。緊急事態宣言的對象為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和福岡,這七地將採取“日式封城”措施,一直到5月6日為止。

此外,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成員國也在積極推出刺激計劃。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新冠病毒是歐盟自成立以來面臨的最大考驗,歐盟成員國必須展現出更大的團結,以使歐盟能夠從這場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中變得更強大。默克爾表示,德國將支持一項針對歐元區和整個歐盟的危機後刺激計劃。

市場後市怎麼走?

在財政政策的持續刺激下,近期美股市場風險情緒逐漸升溫。摩根大通數據顯示,美股散戶投資者上週放慢了出售債券基金的步伐,同時開始買入股票型基金,這是2月市場大跌以來的第一次,投資者恐慌性階段或許已經結束。

日本“封城”,英國首相還在ICU...1.5萬億美元有望回補?

摩根大通分析認為,現在大約有1.5萬億美元的資金仍在觀望,隨著“散戶投資者空頭回補以及其投資行為正常化”,這部分資金可能會重新進入債券和股票市場。

不過長遠來看,美股後市上漲或繼續承壓。本月初,高盛發佈報告稱,過去兩週,近50家美國公司暫停了股票回購的授權,標普500成份指數中公司整體暫停了1900億美元的交易量,大約佔去年回購總額的25%。對此,華創證券分析稱,可能來說,推動美股持續上漲的“回購邏輯”正在被破壞。

國泰君安證券則指出,在疫情持續發酵和美國經濟衰退的雙重衝擊下,僅靠政策刺激難以改變美股進入熊市的格局。隨著刺激政策引發情緒高漲的風波平息之後,市場會重新迴歸基本面,而接下來的宏觀數據和企業財報可能會不斷打擊市場信心,不排除美股二次探底甚至跌破前低的可能。從確定性的角度出發,未來數月內,做多以債券為代表的避險資產仍然是投資者的首選。

A股方面,中信證券認為,A股見底的三大信號逐漸明確,在全球資金再配置中的價值也逐步得到認可。其一是外部信號,全球“美元荒”的流動性風險緩解,風險資產定價機制修復,市場從恐慌期切入冷靜期。其二是國內流動性信號,配置型資金主導北向資金恢復淨流入,產業資本回購和增持日益頻繁,未來以戰投渠道入場意願增強。其三是政策信號,中央政治局會議凝聚共識後,貨幣、財政等一攬子政策落地提速。

A股上行的拐點將至,主要關注兩大因素。其一是海外疫情,預計歐美疫情不會失控,歐洲大部分國家日增確診高點已逐步明確;美國疫情傳播壓力大,但基準假設下日增確診拐點預計4月中也能確認。其二是國內基本面,當前市場對國內一季度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一季報已有充分預期,數據落地對市場衝擊有限;而在政策託底下,國內經濟的拐點會在二季度確認,且年內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綜上所述,全球資金再配置重啟、國內基本面快速回補、產業資本和外資流入加強3大因素驅動下,A股在4月預計將開啟今年的第二輪上漲。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日本“封城”,英國首相還在ICU...1.5萬億美元有望回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