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在山東省臨沂市有這麼一個小縣城,它的文化歷史悠久,上古為東夷之地,春秋時期被稱為費邑,後又改為費縣,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就是費縣人,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也誕生於此。


鄪國古城規劃平面圖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近日,這個小縣城有了一個大動作,一家外地的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總額60億元,建造費國古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據瞭解,費國古城的項目位於費縣縣城西北部,該項目是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總體設計,分為三期開發,第一期計劃投資15億元,打造佔地460餘畝的鄪國文化園區,包括費縣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季文子府、六藝書院、鄪國老街、青銅文化展覽館等。二期建設乾隆行宮片區,還原古代帝皇的生活。三期建設中華長壽養生文化園區,弘揚當地的文化特色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費過古城項目通過充分挖掘費國古城文化、青銅冶煉文化、長壽養生文化、費縣民俗文化,打造一個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從而拉動當地的旅遊經濟。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回望費國,人們的目光總是穿過現實的太陽,在時光隧道中飄蕩,幾頁發黴的《縣誌》引起了人們對的費國的嚮往,幾行殘留在瓦礫上的詩文,彷彿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幾個被王朝的變遷演繹成多種版本的文人軼事,漫不經心地給故鄉幽靜的山水點綴出幾分神往……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費國故城遺址坐落在費縣城西北10公里處的上冶鎮南,浚河的西岸,這個看似荒涼的小山丘,便是費國故城的遺址所在。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從遠方看去,費國故城遺址外觀呈長方形,規模宏大,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公里,周長6公里,面積約234平方公里。僅從這殘存的遺址規模來看,就可以斷定當時古城主人季友當時擁有大量私田和大量擁護他的民眾,也讓我們深信史書中講述他擁有7000多人的私家武裝,其力量甚至可以匹敵魯國國君的說法所言不虛。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釐公元年,以汶陽、封季友”。這座古城原是一個古老的東方姬姓封國的國都。《沂州志·藩封志》載:“鄪國,姬姓,伯爵,文武之後,春秋時去‘阝’為費。”後被魯國吞併,成為魯國大夫季孫氏,即季友的封邑。季友,春秋魯桓公季子,即魯桓公最小的兒子,魯莊公弟,名友,號成季,故稱季友,又稱公孫友”,這就是季王城的來歷。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穿過田間地埂,幾經徒步,可以望見遠處突兀出現的古城牆,它靜默矗立卻又生機盎然,儘管已經殘破但仍窺得見它遠古的英姿。經過2600年的風雨侵蝕,這座遠古宏偉的工程仍矗立在人們面前,2600年的時間讓他失去了往日的雄偉風采,但是站在古城牆上我們仍可俯瞰腳下的風景,仍可翹望護城的浚河。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大動作,預計投資60億,再現2600年前的古城

古老的文明,歷經風雨洗禮,讓我們唏噓不已的同時,更感動震撼和愛惜。

歷史一直都在,楊儀廷《詠懷古蹟 古鄪城》:

數村煙火夕陽中,有人民社稷空

鑿井惟餘恆子跡,誓師猶緬魯候功

龜蒙遙亙山俱北,祊浚合流水自東

莫問廢興無限事,古今時地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